长度可自调式鱼类放流槽
    1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8464264B

    公开(公告)日:2023-07-25

    申请号:CN201810312912.0

    申请日:2018-04-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长度可自调式鱼类放流槽,包括:放流槽本体为一可伸缩的长条形槽体,在放流槽本体的长度方向上形成一弧形的放流槽;放流槽本体包括多个分槽体,其中,任一个分槽体的底部设置有一端开口的U形套接筒,多个分槽体通过其内的U形套接筒依次套设,以使得多个分槽体的U形套接筒的内侧U形侧壁相互拼接成放流槽;以及伸缩推杆,其一端设置在放流槽本体的最外侧的第一分槽体的底部,伸缩推杆的每一级推杆的另一端依次与多个分槽体的底部可拆卸的连接设置。本发明能够根据实际放流水域的堤坝的长度和地势的不同,调整放流槽的长度,以满足多水域鱼类放流的需要;并且由于放流槽的长度可以调节,也极大的提高其运输的便利性。

    贝雕磨型用除尘一体机
    1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3352195B

    公开(公告)日:2022-05-20

    申请号:CN202110649756.9

    申请日:2021-06-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贝雕磨型用除尘一体机,包括:工作台;砂轮套设在电机驱动的轴上,砂轮对应吸尘口设置;除尘组件包括箱体;沉淀槽Ⅰ和多个沉淀槽Ⅱ;多个导流板;多个引流槽;多个引流罩;导水管,其下端延伸入沉淀槽Ⅰ的水面以下,导水管的上端分别延伸至多个引流槽内;导气管,其进气端连通至吸尘口,导气管的另一端封闭设置,导气管的主体延伸设置在箱体内,且导气管呈蛇形依次蜿蜒途径多个导流板的至少两个暂存槽设置;多个出气孔均匀布设在导气管的主体上,且多个出气孔朝向多个引流槽设置;出气口设置在箱体的侧壁上。本发明公开的贝雕磨型用除尘一体机,在达到有效的水雾除尘效果的同时,有效缩小箱体的体积,节约水资源和除尘成本。

    贝雕磨型用除尘一体机
    1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3352195A

    公开(公告)日:2021-09-07

    申请号:CN202110649756.9

    申请日:2021-06-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贝雕磨型用除尘一体机,包括:工作台;砂轮套设在电机驱动的轴上,砂轮对应吸尘口设置;除尘组件包括箱体;沉淀槽Ⅰ和多个沉淀槽Ⅱ;多个导流板;多个引流槽;多个引流罩;导水管,其下端延伸入沉淀槽Ⅰ的水面以下,导水管的上端分别延伸至多个引流槽内;导气管,其进气端连通至吸尘口,导气管的另一端封闭设置,导气管的主体延伸设置在箱体内,且导气管呈蛇形依次蜿蜒途径多个导流板的至少两个暂存槽设置;多个出气孔均匀布设在导气管的主体上,且多个出气孔朝向多个引流槽设置;出气口设置在箱体的侧壁上。本发明公开的贝雕磨型用除尘一体机,在达到有效的水雾除尘效果的同时,有效缩小箱体的体积,节约水资源和除尘成本。

    小头虫室内种群培养方法
    1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3243323A

    公开(公告)日:2021-08-13

    申请号:CN202110632292.0

    申请日:2021-06-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小头虫室内种群培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野外采集含小头虫活体的新鲜沉积物铺设在培养缸的培养槽上,铺设厚度3‑5cm;步骤二、在培养缸中加入人工海水,直至人工海水的水位没过沉积物3‑4cm;之后,充氧培养,并保持每天至少10小时光照处理;步骤三、每间隔25‑35天,将培养缸内1/5体积~1/3体积的沉积物更换为人工培养基,直至将沉积物都更换为人工培养基;步骤四、每间隔25‑35天,更换培养缸内1/5体积~1/3体积的人工培养基。本发明提供的小头虫室内种群培养方法,能够在短期内建立小头虫室内种群,成功率高,且可长期保持种群正常世代更迭,为小头虫的生活史观察、毒理学实验以及室内和现场生态修复试验奠定基础。

    雷氏七鳃鳗生境构建方法
    16.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8377938B

    公开(公告)日:2020-05-12

    申请号:CN201810175865.X

    申请日:2018-03-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雷氏七鳃鳗生境构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选定当前存活至少一条雷氏七鳃鳗的河段作为生境构建河段;在生境构建河段的上游河面上间隔开铺设多个高度可调控的河流底栖动物躲避装置;在生境构建河段的下游沿第一河岸带构建成河岸植被群落;在河岸植被群落和底栖动物躲避装置之间的缓流浅水水域的水面设置多个固定式鳅科鱼类栖息装置;同时在缓流浅水水域的河床上分区域投放天然卵石形成多个卵石斑块;以及在生境构建河段的中下游的缓流深水水域间隔开成排设置多个树根鱼巢。本发明方法充分地利用了河流的水质及地貌特点,借助人工措施,快速扩大雷氏七鳃鳗的栖息地面积和种群数量,同时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其它鱼类及底栖生物的栖息环境。

    一种寒冷地区砂质滨岸带洼地改造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07646404A

    公开(公告)日:2018-02-02

    申请号:CN201710859147.X

    申请日:2017-09-2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01G9/02 A01G17/005 A01K63/003 A01K63/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寒冷地区砂质滨岸带洼地改造结构,包括设置于主河道与河岸带之间的喇叭形的开口,所述开口的高程低于河流常水位线,以所述开口为起点,沿原有地势挖出一个倒梯形的生态沟渠,在所述生态沟渠的内部平铺客土,在所述客土表明种植湿中生植被,生态沟渠两岸坡扦插或移栽沼柳,生态沟渠的渠沿种植乔木,在所述生态沟渠的终端处利用原有的碟形洼地形成一倒梯形的生态池塘,在生态池塘的塘底客泥炭沼泽土,在所述生态池塘的塘底种植水生植被,生态池塘的塘底滨水区种植湿生植被,生态池塘的塘岸坡扦插或移栽沼柳;本结构可以改良砂质土壤,改善植被生境,保持水土。

    一种基于水生态功能分区的河流近自然状况评价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248041A

    公开(公告)日:2017-10-13

    申请号:CN201710440059.6

    申请日:2017-06-1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Q10/0639 G06Q50/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水生态功能分区的河流近自然状况评价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选择相应的进行近自然状况评价的河流;(2)参考点选取;(3)指标选取;(4)数据标准化;(5)权重的确定;(6)评分标准的确定;(7)河流近自然状况判断。本发明采用统计学方法确定指标层权重,确定方法较为客观、简便,既兼顾可持续发展和生态保护,又降低专家打分或技术人员经验可能带来的结果偏差,与我国水环境分区分级管理的理念一致。本发明通过直接在目标层设定河流近自然状况评价标准,简化了评价方法,便于环境管理者迅速建立不同水体的评分标准体系,扩大了方法的适用范围。

    小头虫室内种群培养方法及培养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3243323B

    公开(公告)日:2022-02-08

    申请号:CN202110632292.0

    申请日:2021-06-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小头虫室内种群培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野外采集含小头虫活体的新鲜沉积物铺设在培养缸的培养槽上,铺设厚度3‑5cm;步骤二、在培养缸中加入人工海水,直至人工海水的水位没过沉积物3‑4cm;之后,充氧培养,并保持每天至少10小时光照处理;步骤三、每间隔25‑35天,将培养缸内1/5体积~1/3体积的沉积物更换为人工培养基,直至将沉积物都更换为人工培养基;步骤四、每间隔25‑35天,更换培养缸内1/5体积~1/3体积的人工培养基。本发明提供的小头虫室内种群培养方法,能够在短期内建立小头虫室内种群,成功率高,且可长期保持种群正常世代更迭,为小头虫的生活史观察、毒理学实验以及室内和现场生态修复试验奠定基础。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