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757018A
公开(公告)日:2022-07-15
申请号:CN202210306664.5
申请日:2022-03-25
Applicant: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
Abstract: 本申请属于电磁兼容及雷电防护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飞机雷电附着点仿真评估方法。本申请的飞机雷电附着点仿真评估方法,利用电磁建模及仿真手段,可以在飞机设计的任意一个阶段开展,仿真评估结果生成迅速,支撑飞机设计方案的迭代收敛。该方法不需要制作实物模型,经济代价小,仿真结果经过多个型号的试验验证,适用于不同飞机构型以及不同飞机状态的雷电附着点评估。本申请为飞机的雷电附着点快速评估以及飞机雷电分区提供高精度仿真工具,支撑飞机的迭代设计。
-
公开(公告)号:CN118410652A
公开(公告)日:2024-07-30
申请号:CN202410866493.0
申请日:2024-07-01
Applicant: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
IPC: G06F30/20 , G06F30/15 , G06F30/18 , G06F113/16
Abstract: 本申请属于飞机机载设备电磁环境效应仿真及评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飞机机载线束电磁样机建模方法,以其可以快速高精度构建出飞机任何系统的机载线束电磁样机,在机载线束敷设通路、共路径线缆集束以及线束分支路径等方面,均与飞机实际装机的线束状态高度一致,可为仿真模拟飞机机载设备交联线束的电磁耦合效应奠定模型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18294709A
公开(公告)日:2024-07-05
申请号:CN202410103382.4
申请日:2024-01-24
Applicant: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 , 西安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基于阻容分压器的电磁脉冲输入信号反演系统及方法,包括阻容分压器、示波器和波形测量装置,其中,所述阻容分压器的输入端连接有脉冲源,所述阻容分压器的输出端连接被测长电缆,所述被测长电缆的自由端和阻容分压器的输出端均连接示波器;本发明能够在对被测信号不产生影响的同时在线监测输入的电磁脉冲信号,且具有紧凑的结构。
-
公开(公告)号:CN116776566A
公开(公告)日:2023-09-19
申请号:CN202310641285.6
申请日:2023-05-31
Applicant: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
Abstract: 本申请属于飞机上电子电气设备线缆布局设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飞机上电子电气设备线缆串扰分析方法,构建线缆二维横截面等效电磁模型;根据干扰线缆内部的传输信号,建立波形参数;基于线缆二维横截面等效电磁模型,根据线缆走向,建立线缆间等效电磁场景;对等效电磁场景进行网格剖分;仿真计算各个干扰线缆、受扰线缆间距下,受扰线缆内部的电流/电压幅值,分析不同间距下受扰线缆内部的串扰效应。
-
公开(公告)号:CN113704883A
公开(公告)日:2021-11-26
申请号:CN202110905181.2
申请日:2021-08-08
Applicant: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电磁仿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算法结合的电磁仿真方法,该方法包括步骤S1、将电磁平台电尺寸按从小到大依次分为电小尺寸、电中尺寸、电大尺寸和超电大尺寸;步骤S2、对电小尺寸的电磁平台,通过在喇叭天线正面辐照一个矩形金属实体进行电磁仿真,对电中尺寸、电大尺寸和超电大尺寸的电磁平台,依次采用更大尺寸的矩形金属平板进行电磁仿真;步骤S3、通过仿真分析分别确定对电小尺寸、电中尺寸、电大尺寸和超电大尺寸的速度优先的适用算法、精度优先的适用算法、误差最小的适用算法;步骤S4、根据飞机设计的项目周期、误差要求确定选用的电磁仿真算法。本申请能够缩短整体飞机设计的项目周期,提升飞机设计的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3641186A
公开(公告)日:2021-11-12
申请号:CN202110905183.1
申请日:2021-08-08
Applicant: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
IPC: G05D1/10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飞机总体设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无人机编队射频兼容性设计方法,该方法包括步骤S1、获取编队内的多个无人机平台所使用的信号收发设备的射频频谱,确定存在干扰的信号收发设备;步骤S2、根据编队内各无人机平台的信号收发设备的传感器特性,确定各无人机平台的收发设备的传感器的最小影响距离和角度限值;步骤S3、确定在给定任务模式下各无人机平台的信号收发设备的传感器使用情况;步骤S4、根据既定的无人机编队构型,确定各无人机平台在当前位置条件下,各无人机平台的信号收发设备的天线端干扰耦合情况。本申请可以有效提高飞机基于各个任务模式下的频谱利用率,解决了编队系统射频兼容性。
-
公开(公告)号:CN111029789B
公开(公告)日:2021-10-22
申请号:CN201911350591.4
申请日:2019-12-24
Applicant: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
Abstract: 本申请属于隐身材料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正蜂窝10°结构吸波材料,包括由上至下以此层叠的:透波层,采用复合纤维材料制成,且具有第一预定尺寸;吸波层,采用磁微米线材料制成,且成正蜂窝10°结构,具有第二预定尺寸;反射层,采用金属制成,且具有第三预定尺寸。本申请的正蜂窝10°结构吸波材料,采用新型吸波介质的非常规结构的正蜂窝状吸波结构,通过增加透波层实现阻抗匹配,减少电磁能量反射,再充分利用结构引起入射电磁波极化与磁化,通过吸波介质损耗作用,实现对2GHz‑18GHz电磁波的良好吸收效果,达到电磁兼容屏蔽或隐身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2596010A
公开(公告)日:2021-04-02
申请号:CN202011343424.X
申请日:2020-11-26
Applicant: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
IPC: G01R33/12
Abstract: 本申请属于能量选择表面电磁性能试验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能量选择表面电磁性能试验装置,包括:电磁脉冲发生器,用以产生电磁场;电磁屏蔽箱,置于电磁场中,其上具有窗口;示波器;内场探头,在电磁屏蔽箱内设置,与示波器电连接,以能够监测屏蔽箱内的电磁场强度。此外,涉及一种能量选择表面电磁性能试验方法,基于上述的能量选择表面电磁性能试验装置实施,包括:通过示波器记录窗口中无任何覆盖时屏蔽箱内的电磁场强度E1;通过示波器记录窗口中覆盖能量选择表面时屏蔽箱内的电磁场强度E2;计算E1、E2的差值,得到能量选择表面的实际屏蔽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2596009A
公开(公告)日:2021-04-02
申请号:CN202011343400.4
申请日:2020-11-26
Applicant: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
IPC: G01R33/12
Abstract: 本申请属于能量选择表面电磁性能测试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能量选择表面电磁性能测试装置,包括:墙体,其上具有开口;发射天线,在墙体一侧设置,对准开口;接收天线,在墙体另一侧设置,对准开口;矢量网络分析仪,与发射天线、接收天线电连接。此外,涉及一种基于上述装置实施的能量选择表面电磁性能测试方法,包括:通过矢量网络分析仪记录开口中无任何覆盖的电磁传输系数S1;在开口中覆盖能量选择表面,通过矢量网络分析仪记录电磁传输系数S2;计算S1、S2的差值,得到能量选择表面的插入损耗。
-
公开(公告)号:CN112329154A
公开(公告)日:2021-02-05
申请号:CN202011348362.1
申请日:2020-11-26
Applicant: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
IPC: G06F30/15 , G06F30/20 , G06F119/02
Abstract: 本申请具体涉及一种电磁环境仿真方法,包括:构建电磁仿真激励源;构建电磁仿真模型;对电磁仿真模型进行网格剖分校验;布置电磁场仿真监测器,记录电磁仿真模型在电磁仿真激励源辐射下的电磁响应。上述方法可用于对飞机电磁辐射评估,在用于对飞机电磁辐射评估时,其所述构建的电磁仿真模型为飞机电磁仿真模型,其所构建的电磁仿真激励源可以是高空核电、雷电等强电磁脉冲的电磁仿真激励源,布置相应的电磁场仿真监测器,记录飞机电磁仿真模型在电磁仿真激励源辐射下的电磁响应,从而能够实现对飞机电磁辐射的评估,为飞机电磁防护提供数据支撑,高效、可靠。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