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220571A
公开(公告)日:2024-06-21
申请号:CN202410540832.6
申请日:2024-04-30
Applicant: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
Abstract: 本申请属于飞机总体设计领域,涉及一种面向战勤人员的无人机起飞前检测故障上报方法,该方法包括:步骤S1、进行无人机上电自检,获得各机载系统的第一自检结果;步骤S2、将第一自检结果下传至地面站;步骤S3、由战勤人员通过地面站向无人机发送详细故障查询指令,确定放飞决策,进行发动机起动前后的自检,获得第二自检结果;步骤S4、将第二自检结果下传至地面站;步骤S5、由战勤人员通过地面站向无人机发送详细故障查询指令,修订所述放飞决策。本申请直接将机上功能状态信息通过地面控制站推送至战勤人员,取消地勤人员起飞前检测的步骤,缩短了起飞前检测时间,提高了无人机出动率,增强了无人机的任务执行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4967738B
公开(公告)日:2023-06-20
申请号:CN202210544914.9
申请日:2022-05-19
Applicant: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
IPC: G05D1/10
Abstract: 本申请属于用于与飞机配合设备设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无人机故障的应急处置方法,包括:配置无人机飞行阶段;为各个无人机飞行阶段的故障配置故障级别;为各个无人机飞行阶段的各个故障级别配置处置原则;为各个无人机飞行阶段各个故障级别配置处置权限;为各个无人机飞行阶段各个故障级别配置处置方法;获取无人机飞控参数,判断并显示无人机飞行阶段、故障级别、处置原则、处置权限、处置方法;根据故障处置方法向无人机发送相应的控制指令。此外,涉及一种无人机故障的应急处置系统,用以实施上述无人机故障的应急处置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4967738A
公开(公告)日:2022-08-30
申请号:CN202210544914.9
申请日:2022-05-19
Applicant: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
IPC: G05D1/10
Abstract: 本申请属于用于与飞机配合设备设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无人机故障的应急处置方法,包括:配置无人机飞行阶段;为各个无人机飞行阶段的故障配置故障级别;为各个无人机飞行阶段的各个故障级别配置处置原则;为各个无人机飞行阶段各个故障级别配置处置权限;为各个无人机飞行阶段各个故障级别配置处置方法;获取无人机飞控参数,判断并显示无人机飞行阶段、故障级别、处置原则、处置权限、处置方法;根据故障处置方法向无人机发送相应的控制指令。此外,涉及一种无人机故障的应急处置系统,用以实施上述无人机故障的应急处置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4743131A
公开(公告)日:2015-07-01
申请号:CN201510173598.9
申请日:2015-04-13
Applicant: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
IPC: B64D47/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雷达安装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机载米波雷达发射天线空中收放机构,能够在飞机飞行过程中实现米波雷达发射天线的收放。收放机构安装在飞机机翼上,三角形的支架通过第一顶点铰接在所述机翼上;第一作动筒与支架位于同一平面内,其一端与述机翼铰接,另一端与支架的第三顶点铰接;连接杆与支架位于同一平面内,其一端与支架的第二顶点铰接,另一端与发射天线固定连接;第二作动筒与支架位于同一平面内,其一端铰接在支架的第一顶点与第二顶点之间的横梁上,另一端与连接杆铰接。本发明的机载米波雷达发射天线空中收放机构,能够通过第一作动筒带动支架以及发射天线转动,从而实现飞机飞行过程中米波雷达发射天线的收放。
-
公开(公告)号:CN112173122A
公开(公告)日:2021-01-05
申请号:CN202010994884.2
申请日:2020-09-21
Applicant: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
IPC: B64D3/00
Abstract: 本申请属于无人机空中回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无人机空中回收装置及方法。装置包括:载机、回收硬杆、电磁吸盘、柔性拖缆、无人机以及对接锥头。所述回收硬杆的中心开设有贯穿的通孔,所述回收硬杆的一端安装在所述载机上;电磁吸盘呈片状,所述电磁吸盘沿航向安装在所述回收硬杆的另一端;所述柔性拖缆嵌套在所述回收硬杆的通孔中,其一端与收放机构连接,另一端设置有电磁对接锥套;所述无人机的背部表面布置有对接磁吸点,能够与所述电磁吸盘吸合;所述对接锥头安装在所述无人机的背部,能够与所述电磁对接锥套吸合。本申请的无人机空中回收装置及方法,可满足不同级别无人机回收要求,还具有姿态稳定可控,结构简单,故障概率低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3641186B
公开(公告)日:2023-11-28
申请号:CN202110905183.1
申请日:2021-08-08
Applicant: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
IPC: G05D1/10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飞机总体设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无人机编队射频兼容性设计方法,该方法包括步骤S1、获取编队内的多个无人机平台所使用的信号收发设备的射频频谱,确定存在干扰的信号收发设备;步骤S2、根据编队内各无人机平台的信号收发设备的传感器特性,确定各无人机平台的收发设备的传感器的最小影响距离和角度限值;步骤S3、确定在给定任务模式下各无人机平台的信号收发设备的传感器使用情况;步骤S4、根据既定的无人机编队构型,确定各无人机平台在当前位置条件下,各无人机平台的信号收发设备的天线端干扰耦合情况。本申请可以有效提高飞机基于各个任务模式下的频谱利用率,解决了编队系统射频兼容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937580A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510030153.9
申请日:2025-01-08
Applicant: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
IPC: G05D1/46 , G05D109/20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无人机编队防撞方法,包括:步骤一、实时获取本机周围态势信息,并对周围飞机进行水平和垂直冲突检测,筛选出可能与本机发生冲撞的入侵飞机;步骤二、按照入侵飞机对本机的威胁程度,进行排序;步骤三、根据入侵飞机与本机的相对位置,判断避让情形,根据避让原则,从策略全集中选取本机对入侵飞机的规避策略集,综合对应于各个入侵飞机的规避策略集,得到防撞策略集合T;步骤四、求解防撞策略集合T可执行的最小策略集合Tfinal;步骤五、若最小策略集合Tfinal为非空,则本机执行最小策略集合Tfinal中策略;若最小策略集合Tfinal为空,则从防撞策略集合T中,剔除对本机的威胁程度最低入侵飞机对应的规避策略集,重新进行步骤四~步骤五。
-
公开(公告)号:CN110474414B
公开(公告)日:2023-05-05
申请号:CN201910792688.4
申请日:2019-08-26
Applicant: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用于机载雷达的超级电容确定方法,所述方法包括:确定所述超级电容的容量;确定所述机载雷达的脉冲工作方式,根据所述机载雷达的工作方式确定所述超级电容的充放电时间;根据所述超级电容的容量及充放电时间确定所述超级电容的参数。与现有技术中直接采用发电机为机载雷达供电相比,本申请中使用超级电容作为飞机的能量储存设备,通过对其快速充电,大电流放电,实现脉冲式高功率密度输出,不但契合机载对空雷达的使用模式,更可以减小机载发电机峰值功率的需求,进而使发电机重量指标可减小约50%,从而机载系统在重量尺寸和能量/功率撷取之间达到平衡,效能达到最大化。
-
公开(公告)号:CN114154292A
公开(公告)日:2022-03-08
申请号:CN202111220284.1
申请日:2021-10-20
Applicant: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
IPC: G06F30/20
Abstract: 本申请属于机载系统总线仿真建模和评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petri网的1394总线负载仿真建模方法。包括:步骤一、构建1394网络模型,所述1394网络模型中包括多个petri网位置节点;步骤二、定义petri网位置节点数量以及含义;步骤三、定义各个petri网位置节点之间的变迁数量以及含义;步骤四、进行仿真分析。本申请能够实现对1394总线的动态仿真建模,可以比较准确的完成总线性能的分析,可以实现对系统综合性能的评价,极大的提高了总线性能评估的准确性和效率,优化了系统的顶层架构设计,减少系统设计过程中的迭代环节,极大节约设计成本,提高工作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3641186A
公开(公告)日:2021-11-12
申请号:CN202110905183.1
申请日:2021-08-08
Applicant: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
IPC: G05D1/10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飞机总体设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无人机编队射频兼容性设计方法,该方法包括步骤S1、获取编队内的多个无人机平台所使用的信号收发设备的射频频谱,确定存在干扰的信号收发设备;步骤S2、根据编队内各无人机平台的信号收发设备的传感器特性,确定各无人机平台的收发设备的传感器的最小影响距离和角度限值;步骤S3、确定在给定任务模式下各无人机平台的信号收发设备的传感器使用情况;步骤S4、根据既定的无人机编队构型,确定各无人机平台在当前位置条件下,各无人机平台的信号收发设备的天线端干扰耦合情况。本申请可以有效提高飞机基于各个任务模式下的频谱利用率,解决了编队系统射频兼容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