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隧道衬砌欠厚补强构造及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372543B

    公开(公告)日:2024-01-23

    申请号:CN201811598564.4

    申请日:2018-12-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隧道衬砌欠厚补强构造及施工方法,补强构造包括在隧道衬砌欠厚区域设有的新建二次衬砌和新建初期支护,新建二次衬砌和既有二次衬砌相连接,新建初期支护和既有初期支护相连接,还包括在新建初期支护和既有初期支护的连接处设有的若干根砂浆锚杆,以及在隧道衬砌欠厚区域设有的若干根注浆钢花管;施工方法包括设置临时钢架支护;采用注浆钢花管对围岩进行加固;拆除隧道衬砌欠厚区域的拆换段,在拆换段架设永久钢架支护,并喷射混凝土,形成新建初期支护;打设砂浆锚杆,施工新建二次衬砌和既有二次衬砌连接面的钎钉、止水胶,并在新建二次衬砌和新建初期支护之间铺设衬砌防水层,然后立模并浇筑新建二次衬砌。

    一种特长陡坡隧道送排风道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950682A

    公开(公告)日:2023-10-27

    申请号:CN202211415066.8

    申请日:2022-11-11

    Abstract: 一种特长陡坡隧道送排风道结构及其施工方法,以确保隧道施工安全及运营通风质量,提高隧道施工效率,有效解决陡坡特长隧道运营通风及施工问题。包括作为上坡隧道的左洞和作为下坡隧道的右洞,还包括通风斜井、左洞联络排风道和右洞联络排风道,通风斜井的外端通往地面,在其中部设置中隔墙分隔形成斜井送风道和斜井排风道;所述右洞联络排风道一端与右洞连接,另一端与通风斜井连接,右洞采用纵向射流式送风,通过右洞联络排风道进行排风;所述左洞联络排风道一端与右洞联络排风道连接,另一端与左洞连接,在左洞内设置吊顶送风道,由左洞联络送风道连接吊顶送风道和斜井排风道,左洞通过左洞联络送风道、左洞联络排风道进行送排风。

    一种无砟轨道隧底上拱的控制装置的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316062B

    公开(公告)日:2020-04-21

    申请号:CN201810143798.3

    申请日:2018-02-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砟轨道隧底上拱的控制装置及其施工方法,其中控制装置包括在道床板施工完成后,从道床板竖直打入隧底围岩处的若干根竖直钻孔,竖直钻孔的设置位置与无砟轨道的铺设位置相对错开,且在竖直钻孔内壁设有支护管;其中施工方法包括在轨道道床板施工完成后,将竖直钻孔从道床板竖直打入隧底围岩,且竖直钻孔的设置位置与无砟轨道的铺设位置相对错开;在竖直钻孔内壁铺设支护管;支护管上设置应变片,并定期检测;当应变片的应力结果趋于稳定时,对竖直钻孔进行灌浆封闭。本发明利用隧道结构支护体系与竖直钻孔刚度的差异,通过竖直钻孔的内缩变形,来给隧底围岩提供变形空间,从而可达到消除隧底上拱、控制隧底变形的目的。

    一种可预防无砟轨道隧底变形的装置的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316943B

    公开(公告)日:2019-07-26

    申请号:CN201810144687.4

    申请日:2018-02-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预防无砟轨道隧底变形的装置的施工方法,其中装置包括设置在隧底围岩的若干根横向钻孔,每根横向钻孔沿隧道横向方向设置在隧道仰拱初期支护的正下方,且横向钻孔的内壁设有支护管;施工方法为在隧道一侧设置钻孔工作室;在工作室内沿着隧道横向进行打孔,从而形成若干根横向钻孔;在横向钻孔内壁铺设支护管;在支护管上设置应变片,用以定期检测;当应变片的应力值趋于稳定时,对横向钻孔进行灌浆封闭。本发明通过设有的横向钻孔的内缩变形,来给隧底围岩提供变形空间,从而可减少因围岩应力调整引起的围岩体积增量,达到消除隧底上拱、控制隧底变形的目的,有效的控制了复杂地质隧道基底上拱的施工及运营风险。

    一种隧道衬砌欠厚补强构造及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372543A

    公开(公告)日:2019-02-22

    申请号:CN201811598564.4

    申请日:2018-12-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隧道衬砌欠厚补强构造及施工方法,补强构造包括在隧道衬砌欠厚区域设有的新建二次衬砌和新建初期支护,新建二次衬砌和既有二次衬砌相连接,新建初期支护和既有初期支护相连接,还包括在新建初期支护和既有初期支护的连接处设有的若干根砂浆锚杆,以及在隧道衬砌欠厚区域设有的若干根注浆钢花管;施工方法包括设置临时钢架支护;采用注浆钢花管对围岩进行加固;拆除隧道衬砌欠厚区域的拆换段,在拆换段架设永久钢架支护,并喷射混凝土,形成新建初期支护;打设砂浆锚杆,施工新建二次衬砌和既有二次衬砌连接面的钎钉、止水胶,并在新建二次衬砌和新建初期支护之间铺设衬砌防水层,然后立模并浇筑新建二次衬砌。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