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609801B
公开(公告)日:2018-04-20
申请号:CN201510763298.6
申请日:2015-11-10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H01M8/02 , H01M8/0202 , H01M8/025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247 , H01M8/0256 , H01M8/0276 , Y02P70/5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燃料电池用的端板及其制造方法、以及燃料电池。在燃料电池的端部配置的燃料电池用的端板具备:贯通孔,贯通该端板,供燃料气体、含氧气体及冷却水中的至少一个向所述燃料电池单电池流通;及密封件,覆盖所述贯通孔的内周面和贯通孔周围的周缘面。从贯通孔的内周面起与周缘面相连的角部的切削加工痕形成为曲面加工痕与直线加工痕连续的加工痕,该曲面加工痕是从所述内周面或周缘面中的任一方的面起朝向另一方的面侧以曲面形成的加工痕,该直线加工痕是从所述曲面加工痕起到另一方的面形成的在所述贯通孔的轴向截面中为直线的加工痕。
-
公开(公告)号:CN104969398B
公开(公告)日:2017-03-08
申请号:CN201480007608.5
申请日:2014-01-24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nventor: 武山诚
IPC: H01M8/2465 , H01M8/247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2475 , H01M8/2465 , H01M2008/1095 , H01M2250/20 , Y02E60/50 , Y02T90/32
Abstract: 提供一种实现低成本化且以体型、质量减小的方式构成并能够抑制引起单电池相互的气体泄漏那样的位置错动的燃料电池组。燃料电池组(2);及外部约束部件,抑制多个单电池(20)在与多个单电池(20)层叠的第一方向垂直的第二方向上相互错动位置。外部约束部件具有:角约束部件(303、304),遍及沿着第一方向的、层叠体(2)的至少两个角部的整个角部而设置;及旋转抑制部件(305),与层叠体(2)的一侧面相向地设置,该层叠体(2)的该一侧面位于与以下方向相交的位置,该方向为当从外部对层叠体(2)施加了沿着第二方向的冲击力时层叠体(2)能够以角约束部件(303、304)为旋转轴旋转的方向。(10)具备:将多个单电池(20)层叠而成的层叠体
-
公开(公告)号:CN105591119A
公开(公告)日:2016-05-18
申请号:CN201510740820.9
申请日:2015-11-04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H01M8/02 , H01M8/0400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0267 , H01M8/04067 , H01M8/04104 , H01M8/24 , H01M8/0202 , H01M8/0407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用于燃料电池的端板、燃料电池和燃料电池系统。端板包括:第一表面,该第一表面包括发热器接触区域,该发热器接触区域被设定成使得发热器接触该发热器接触区域,该发热器被包括在燃料电池系统中,该燃料电池系统包括燃料电池;以及与第一表面相反的第二表面,第二表面包括冷却介质流路和至少一个流路肋部,冷却介质流过该冷却介质流路,并且该至少一个流路肋部被设置在冷却介质流路的内部。
-
公开(公告)号:CN105576274A
公开(公告)日:2016-05-11
申请号:CN201510728000.8
申请日:2015-10-30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nventor: 武山诚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L11/1896 , B60K1/04 , B60K2001/0422 , B60K2001/0438 , B60L11/1883 , H01M8/0206 , H01M8/0273 , H01M8/2475 , H01M8/248 , H01M8/2483 , H01M8/2484 , H01M2008/1095 , H01M2250/20 , Y02T90/32 , H01M8/2465 , B60L11/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具备:燃料电池,具有将多个燃料电池单体层叠而成的电池组和配置在该电池组的一端部的端板,该端板承受沿层叠方向按压电池组的按压力并且具有抵抗该按压力的强度;及车辆侧电池组架,以燃料电池单体沿水平方向层叠的搭载姿势将上述燃料电池搭载于车辆地板下区域。燃料电池以上述搭载姿势在上述车辆地板下区域所占据的占有区域中,该车辆侧电池组架沿燃料电池单体的层叠方向从端板这一侧架设到上述电池组的另一端部这一侧,在假定为在端板的周边外力波及上述占有区域的区域中,该车辆侧电池组架与端板之间的最短距离小于该车辆侧电池组架与在端板的周边构成上述燃料电池的其他构件之间的最短距离。
-
公开(公告)号:CN110040008B
公开(公告)日:2022-07-15
申请号:CN201910018637.6
申请日:2019-01-09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移动体,在行驶时等也能够防止内部冷却器的安装状态被破坏。在移动体(1)的内部冷却器托架(4)形成有从电池组框架(2)起延伸出的一对臂部(4a、4a),在各臂部(4a)的前端侧,对各臂部(4a)安装有内部冷却器(23),在各臂部(4a)的基端侧,内部冷却器托架(4)被固定于电池组框架(2),将一对臂部(4a、4a)连结的连结部(4b)与一对臂部(4a、4a)一体形成。
-
公开(公告)号:CN108736046B
公开(公告)日:2021-05-25
申请号:CN201810343778.0
申请日:2018-04-17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nventor: 武山诚
IPC: H01M8/04089 , H01M8/0402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燃料电池系统,具备:蝶形阀,设置于燃料电池与其他的构件之间的配管;及整流网,相对于蝶形阀设置于在所述配管中流动的气体的下游侧,并形成有对所述气体的流动进行整流的网。整流网还在铅垂方向的下端部具有未形成网的第一开口部。
-
公开(公告)号:CN108621822B
公开(公告)日:2021-03-12
申请号:CN201810224340.0
申请日:2018-03-19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nventor: 武山诚
IPC: B60L50/70 , B60L50/72 , B60L58/33 , B60L3/00 , H01M8/04014 , H01M8/04029 , H01M8/0408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燃料电池车辆,能够降低空气压缩机发生损伤的可能性。燃料电池车辆具备:燃料电池,配置于前舱内;空气压缩机,在前舱内配置于燃料电池的下方,向燃料电池供给阴极气体;及制冷剂供给泵,在前舱内配置于比燃料电池靠下方处,向燃料电池供给制冷剂。制冷剂供给泵配置于空气压缩机的前方。
-
公开(公告)号:CN110040008A
公开(公告)日:2019-07-23
申请号:CN201910018637.6
申请日:2019-01-09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移动体,在行驶时等也能够防止内部冷却器的安装状态被破坏。在移动体(1)的内部冷却器托架(4)形成有从电池组框架(2)起延伸出的一对臂部(4a、4a),在各臂部(4a)的前端侧,对各臂部(4a)安装有内部冷却器(23),在各臂部(4a)的基端侧,内部冷却器托架(4)被固定于电池组框架(2),将一对臂部(4a、4a)连结的连结部(4b)与一对臂部(4a、4a)一体形成。
-
公开(公告)号:CN109494387A
公开(公告)日:2019-03-19
申请号:CN201810885058.7
申请日:2018-08-06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nventor: 武山诚
IPC: H01M8/0432 , H01M8/04664
Abstract: 提供了一种燃料电池系统和用于燃料电池系统的异常诊断方法。燃料电池系统包括:燃料电池;空气通道,包括空气供给通道和空气排出通道;空气进口阀,被配置成打开和关闭空气供给通道;空气出口阀,被配置成打开和关闭空气排出通道;氢气通道,包括氢气供给通道和氢气排出通道;氢气进口阀,被配置成打开和关闭氢气供给通道;氢气出口阀,被配置成打开和关闭氢气排出通道;氢气压力传感器,被配置成获得布置在氢气进口阀的下游和氢气出口阀的上游的氢气通道中的气体的压力;以及控制器。
-
公开(公告)号:CN105591119B
公开(公告)日:2018-09-07
申请号:CN201510740820.9
申请日:2015-11-04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H01M8/04007 , H01M8/0267 , H01M8/24 , H01M8/0408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0267 , H01M8/04067 , H01M8/04104 , H01M8/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用于燃料电池的端板、燃料电池和燃料电池系统。端板包括:第一表面,该第一表面包括发热器接触区域,该发热器接触区域被设定成使得发热器接触该发热器接触区域,该发热器被包括在燃料电池系统中,该燃料电池系统包括燃料电池;以及与第一表面相反的第二表面,第二表面包括冷却介质流路和至少一个流路肋部,冷却介质流过该冷却介质流路,并且该至少一个流路肋部被设置在冷却介质流路的内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