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207452A
公开(公告)日:2022-10-18
申请号:CN202210355047.4
申请日:2022-04-06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nventor: 萩原英辉
IPC: H01M10/0562 , H01M4/3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负极浆料。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给予约束压力的变动得到抑制的全固体电池的负极浆料。本公开提供下述负极浆料从而解决上述课题,其为全固体电池用的负极浆料,含有Si系负极活性物质、第一分散介质和第二分散介质,满足:(i)将Si系负极活性物质、第一分散介质和第二分散介质的汉森溶解度参数的氢键项σH分别设为σHSi、σH1和σH2,设为ΔσH1=σHSi‑σH1、ΔσH2=σHSi‑σH2时,ΔσH2/ΔσH1为0.96以下,(ii)将第一分散介质的沸点设为T1、第二分散介质的沸点设为T2时,T2‑T1≧‑3℃,(iii)将第一分散介质的含量设为W1、第二分散介质的含量设为W2时,0.1≦W2/(W1+W2)≦0.25。
-
公开(公告)号:CN109119633B
公开(公告)日:2021-05-11
申请号:CN201810562867.4
申请日:2018-06-04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H01M4/62 , H01M10/05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非水电解液二次电池,是在正极活性物质层中添加了Li3PO4的非水电解液二次电池,其电压上升时的电池温度的上升被抑制。这里公开的非水电解液二次电池具有正极、负极和非水电解液。上述正极具有正极活性物质层。上述正极活性物质层含有正极活性物质、Li3PO4、和皂化度为86摩尔%以上的聚乙烯醇。上述正极活性物质层中的Li3PO4的含量为1质量%以上15质量%以下。上述正极活性物质层中的上述皂化度为86摩尔%以上的聚乙烯醇的含量为0.05质量%以上0.2质量%以下。
-
公开(公告)号:CN109119629B
公开(公告)日:2021-05-11
申请号:CN201810600582.5
申请日:2018-06-12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H01M4/58 , H01M10/42 , H01M10/0525
Abstract: 提供一种非水电解液二次电池,其是在正极活性物质层中添加有Li3PO4的非水电解液二次电池,抑制了电压上升时的电池温度的上升。在此公开的非水电解液二次电池,具备正极、负极和非水电解液。所述正极具有正极活性物质层。所述正极活性物质层含有正极活性物质、Li3PO4和乙酸酐。所述正极活性物质层中的Li3PO4的含量为1质量%以上且15质量%以下。所述正极活性物质层中的乙酸酐的含量为0.02质量%以上且0.2质量%以下。
-
公开(公告)号:CN109119633A
公开(公告)日:2019-01-01
申请号:CN201810562867.4
申请日:2018-06-04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H01M4/62 , H01M10/05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非水电解液二次电池,是在正极活性物质层中添加了Li3PO4的非水电解液二次电池,其电压上升时的电池温度的上升被抑制。这里公开的非水电解液二次电池具有正极、负极和非水电解液。上述正极具有正极活性物质层。上述正极活性物质层含有正极活性物质、Li3PO4、和皂化度为86摩尔%以上的聚乙烯醇。上述正极活性物质层中的Li3PO4的含量为1质量%以上15质量%以下。上述正极活性物质层中的上述皂化度为86摩尔%以上的聚乙烯醇的含量为0.05质量%以上0.2质量%以下。
-
公开(公告)号:CN106981662A
公开(公告)日:2017-07-25
申请号:CN201710017666.1
申请日:2017-01-11
IPC: H01M4/62 , H01B1/24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即使分散树脂的配合量较少也具有容易涂布的粘度的锂离子电池正极用导电浆料以及锂离子电池正极用复合材料浆料。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用导电浆料,其含有分散树脂(A)、导电炭(B)和溶剂(C),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散树脂(A)含有树脂(A1),所述树脂(A1)将以特定式表示的含聚合性不饱和基的单体(A1‑1)作为构成成分之一。
-
公开(公告)号:CN103022421B
公开(公告)日:2015-02-25
申请号:CN201210369363.3
申请日:2012-09-27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H01M4/13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139 , B05D5/12 , C23C18/1262 , H01M4/0404 , H01M4/0416 , H01M4/621 , H01M10/0525 , Y02E60/1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用于蓄电装置的电极的制造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制造用于形成电极活性材料层的浆糊,在所述浆糊中,固体分材料的聚集体被分散在溶剂中,所述固体分材料至少包含电极活性材料和粘合剂;将所述浆糊涂敷在集电体的表面上;以及对涂敷有所述浆糊的所述集电体进行干燥,以形成由所述固体分材料形成的所述电极活性材料层。以如下方式制造所述浆糊:所述固体分材料在所述浆糊中的含量比为60-80质量%,具有等于或小于20μm的颗粒尺寸的所述聚集体的丰度比为至少99%,并且在25℃和40s-1的切变速率下的粘度为200-5000mPa·s。
-
公开(公告)号:CN103380519A
公开(公告)日:2013-10-30
申请号:CN201180067749.2
申请日:2011-02-18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nventor: 萩原英辉
IPC: H01M4/133 , H01M4/1393 , H01M4/587 , H01M10/0525 , H01M10/0566 , H01M10/058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0431 , H01M4/04 , H01M4/133 , H01M4/1393 , H01M4/587 , H01M10/0525 , H01M2004/021 , Y02E60/122 , Y02P70/54 , Y02T10/701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抑制内阻的增加的锂电子二次电池。该电池具备卷绕电极体(50)和电解液,所述卷绕电极体(50)是正极(64)和负极(84)隔着隔板(90)卷绕而成的,所述负极具备长条状的负极集电体(82)、和在该负极集电体上形成的至少含有石墨材料(85)的负极合剂层(88)。所述负极合剂层中的石墨材料的至少50质量%,被配置为该石墨材料的(002)面(85A)与所述负极集电体的表面正交并且与所述长条状的负极集电体的纵向平行。
-
公开(公告)号:CN103022421A
公开(公告)日:2013-04-03
申请号:CN201210369363.3
申请日:2012-09-27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H01M4/13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139 , B05D5/12 , C23C18/1262 , H01M4/0404 , H01M4/0416 , H01M4/621 , H01M10/0525 , Y02E60/1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用于蓄电装置的电极的制造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制造用于形成电极活性材料层的浆糊,在所述浆糊中,固体分材料的聚集体被分散在溶剂中,所述固体分材料至少包含电极活性材料和粘合剂;将所述浆糊涂敷在集电体的表面上;以及对涂敷有所述浆糊的所述集电体进行干燥,以形成由所述固体分材料形成的所述电极活性材料层。以如下方式制造所述浆糊:所述固体分材料在所述浆糊中的含量比为60-80质量%,具有等于或小于20μm的颗粒尺寸的所述聚集体的丰度比为至少99%,并且在25℃和40s-1的切变速率下的粘度为200-5000mPa·s。
-
公开(公告)号:CN119133642A
公开(公告)日:2024-12-13
申请号:CN202410600338.4
申请日:2024-05-15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H01M10/42 , H01M10/44 , H01M10/052 , H01M10/0525
Abstract: 电池系统具备电池和ECU。ECU执行用于消除电池的极化的极化消除控制、以及在极化消除控制之后计算电池的SOC的计算处理。在电池被放电后执行极化消除控制的情况下,极化消除控制是对电池进行充电的充电控制。在电池被充电之后执行极化消除控制的情况下,极化消除控制是使电池放电的放电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19108683A
公开(公告)日:2024-12-10
申请号:CN202410567180.5
申请日:2024-05-09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H01M10/48 , H01M10/052 , H01M10/615 , H01M10/625 , H01M10/52 , B60L58/27 , B60L58/10
Abstract: 电池系统具备电池单元、加热器单元和传感器单元。电池单元收容于电池壳体,包含硫化物系全固态电池。加热器单元构成为对电池单元进行加热。传感器单元构成为测定电池壳体内的硫化氢气体浓度。加热器单元在传感器单元的测定值超过第一阈值的情况下开始驱动。在加热器单元开始驱动后测定值超过比第一阈值高的第二阈值的情况下,执行用于对来自硫化物系全固态电池的硫化氢气体的产生进行应对的应对控制。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