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身前部结构
    1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5008213B

    公开(公告)日:2017-09-26

    申请号:CN201480011243.3

    申请日:2014-01-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R19/34 B62D21/152 B62D25/08 B62D25/082

    Abstract: 得到能够防止或抑制前侧梁对碰撞性能的影响并通过将该前侧梁与挡泥板部连结的连结部件来抑制微小外壳碰撞引起的车身变形的车身前部结构。车身前部结构(10)具备:前侧梁(12),在车辆前端形成有前凸缘(30);吸能箱(14),在形成于车辆后端的后凸缘(40)处与前凸缘(30)接合;及连结部件(46),车辆后端接合于挡泥板部(44),并且形成于车辆前端侧的接合板部(52)以夹于前凸缘(30)与后凸缘(40)之间的状态接合于前凸缘(30),并且,相对于前侧梁(12)位于车宽方向外侧的部分的前端侧以在俯视图中与车辆前侧相比后侧向车宽方向外侧离开前侧梁(12)的方式倾斜。

    车身下部结构
    1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8116500B

    公开(公告)日:2021-05-25

    申请号:CN201711159934.X

    申请日:2017-11-20

    Inventor: 鲇川达也

    Abstract: 一种车身下部结构(10),包括:下框架部件(20),该下框架部件形成为在车身前后方向上延伸的腔室,该下框架部件在构成所述腔室的壁部的内表面处具有引导部(25),下框架部件(20)设置在车身下侧处;以及强化部件(30),该强化部件形成为在车身前后方向上延伸的第二腔室,该强化部件在构成第二腔室的壁部的外表面处具有多个凸起(34),强化部件(30)以使得所述多个凸起(34)接触所述引导部(25)的状态设置在下框架部件(20)的腔室内。

    车身前部结构
    1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9263455B

    公开(公告)日:2021-05-18

    申请号:CN201810730195.3

    申请日:2018-07-05

    Inventor: 鲇川达也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身前部结构。车身前部结构具有:车厢前壁横梁,其作为第一框架部件,并在被设置于车身前部的对动力单元室与车厢之间进行划分的车厢前壁的车辆上下方向的下部处沿着车辆宽度方向而延伸,且在沿着车辆前后方向而切断时的截面形状中在与所述车厢前壁之间形成第一封闭截面部;以及电池组,其在构成所述车厢的地板部的地板面板的车辆下方侧沿着车辆宽度方向以及车辆前后方向而延伸,并且车辆前后方向上的前端部被结合于所述车厢前壁横梁上。

    车辆前部结构
    1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0816675A

    公开(公告)日:2020-02-21

    申请号:CN201910682303.9

    申请日:2019-07-26

    Inventor: 鲇川达也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前部结构。在构成连结部件的一部分的内中央部与仪表板横向构件的后壁部之间设置有加强板。该加强板为锻造材料,并经由结合部件而分别与内中央部、仪表板横向构件的后壁部相结合(结合部)。由于锻造材料的拉伸强度较高,因此通过在连结部件的结合部上设置加强板,从而能够利用加强板来负担作用于结合部上的拉伸载荷,从而能够抑止连结部件的断裂。因此,能够经由连结部件而将从前侧面构件传递的冲击载荷向仪表板横向构件或下边梁进行传递。

    车辆下部结构
    1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9229207A

    公开(公告)日:2019-01-18

    申请号:CN201810400181.5

    申请日:2018-04-28

    Inventor: 鲇川达也

    Abstract: 本公开内容提供一种车辆下部结构,具备:悬架部件,其以包括沿着车辆前后方向而延伸的左右的侧梁、和对所述左右的侧梁在车辆宽度方向上进行连结的前后横向构件的方式,而被形成为框状;非接触式充电器,其分别被紧固在所述悬架部件的前部以及后部的左右两侧,并被所述悬架部件支承;电子部件,其被配置在所述非接触式充电器的上方,并与所述非接触式充电器电连接,且分别被紧固在所述悬架部件的前部以及后部的左右两侧,并被所述悬架部件支承。

    车身下部结构
    1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9131592A

    公开(公告)日:2019-01-04

    申请号:CN201810661662.1

    申请日:2018-06-25

    Inventor: 鲇川达也

    Abstract: 一种车身下部结构,包括电池组和一对车门槛。所述电池组安装在车辆的地板面板的车辆下侧处。所述一对车门槛分别布置在地板面板的在车辆宽度方向上的两个外侧处。车门槛中的每个沿着车辆前后方向延伸并且在沿着所述车辆宽度方向剖切时的截面是闭合的。在每个车门槛内部,冲击吸收部分布置于在车辆侧视图中与所述电池组重叠的位置处,以便沿着车辆宽度方向横跨在所述车门槛的外壁和内壁之间,并且接合部分设置在所述冲击吸收部分处,将所述电池组接合至所述车门槛。

    车辆用外装部件以及车辆的后尾门

    公开(公告)号:CN105882363B

    公开(公告)日:2018-06-22

    申请号:CN201610082764.9

    申请日:2016-02-05

    Abstract: 一种车辆用外装部件以及车辆的后尾门,在树脂制的内板与树脂制的外板互相接合的结构中有助于变形方式的稳定化。在后尾门主体(10)中,在CFRP制的内板(20)的上部上接合有CFRP制的外上板(24),在该内板(20)的下部上接合有聚丙烯制的外下板(22)。该后尾门主体(10)的外缘部被设为上部侧通过外上板(24)而被加强的第一外缘部(10A),下部侧被设为与第一外缘部(10A)相比为低强度的第二外缘部(10B)。而且,这种具有耐力差的第一外缘部(10A)与第二外缘部(10B)的边界部(10C1、10C2)被设定为通过小车窗用开口部(28)的相邻而被弱化的部位。由此,在碰撞时等后尾门主体(10)容易在边界部(10C1、10C2)处发生变形,因此有助于变形方式的稳定化。

    车辆发动机罩结构
    2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5480305A

    公开(公告)日:2016-04-13

    申请号:CN201510640884.1

    申请日:2015-09-30

    Abstract: 一种车辆发动机罩结构包括发动机罩外板和发动机罩内板,其中所述发动机罩内板由树脂制成,布置在所述发动机罩外板的发动机罩下侧,接合至所述发动机罩外板,并且包括一般部、多个肋以及脆弱部,其中:所述一般部具有面对所述发动机罩外板的一般面,所述多个肋从所述一般部朝向所述发动机罩外板侧突出且沿着所述一般面延伸,并且沿着发动机罩宽度方向或发动机罩前后方向间隔设置,以及所述脆弱部形成在所述肋处并且沿着所述肋的延伸方向延伸。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