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838123A
公开(公告)日:2015-08-12
申请号:CN201280077496.1
申请日:2012-12-06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nventor: 西田秀之
IPC: F02F1/2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2F1/242 , F02B69/00 , F02B69/02 , F02F1/4235 , Y10T29/49272 , F02F1/24
Abstract: 缸盖的预成形品(10A)包括第1部分(11)和第2部分(12a),该第1部分(11)形成有第1通孔(15),该第1通孔(15)从上壁部(18)达到中央部(19a),该中央部(19a)是底壁部(19)的形成内燃机的燃烧室的部分,该第2部分(12a)形成有第2通孔(16),该第2通孔(16)从外壁部(例如上壁部18)达到中央部(19a),所述外壁部位于比在中央部(19a)开口的进气口(14)靠上方的位置。部分(11、12A)是未形成冷却水通路W的部分。
-
公开(公告)号:CN101278106B
公开(公告)日:2010-12-01
申请号:CN200680036838.X
申请日:2006-10-05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F01L9/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1L9/04 , F01L2009/0436 , F01L2009/0469
Abstract: 当获得根据内燃发动机的运转状态确定的目标气门正时时,执行基于目标气门正时和预计延迟时间设定气门体的命令正时的前馈控制,并且执行将之前循环中的实际延迟时间设定为下一循环的预计延迟时间的反馈控制。气门正时(打开,关闭)被指定在气门体到达基于缓冲机构的缓冲高度与预定位置隔开的位置的正时。这使得能够在反馈控制中精确地检测实际延迟时间,并且允许在前馈控制中适当地设定命令正时。
-
公开(公告)号:CN1963165A
公开(公告)日:2007-05-16
申请号:CN200610145104.7
申请日:2006-11-10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F02B37/1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2B37/16 , F02B3/06 , F02B37/10 , F02B37/12 , F02B39/10 , F02D23/02 , F02D41/0007 , F02D41/10 , F02D41/2464 , Y02T10/144
Abstract: 披露一种内燃机控制装置,其装配了具有电马达28的涡轮增压器26。所述内燃机控制装置根据加速器开度和加速器开度变化率判断驾驶者的电动辅助要求水平,并根据所述电动辅助要求水平改变所述电马达28的扭矩特性(MAT 26的增压压力特性)。
-
公开(公告)号:CN111120531B
公开(公告)日:2022-04-19
申请号:CN201911044672.1
申请日:2019-10-30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爱信艾达株式会社 , 爱信艾达工业株式会社
IPC: F16D3/12 , F16H45/02 , F16F15/12 , F16F15/123 , F16H57/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扭转振动减轻装置,其能够在不使装置在半径方向上大型化的条件下,使为了减轻被输入的转矩的振动而所需的惯性力矩增大。在扭转振动减轻装置(1)中,在第三旋转要素(22)的外周部且以在旋转中心轴线方向上从第三旋转要素(22)突出的方式,而在第三旋转要素(22)上附加有追加惯性体(27),行星旋转机构(20)具有中心旋转要素(21)、内啮合旋转要素(22)和行星齿轮架旋转要素(24),第一旋转要素被设为中心旋转要素(21)和行星齿轮架旋转要素(24)中的一方,第二旋转要素被设为中心旋转要素(21)和行星齿轮架旋转要素(24)中的另一方,第三旋转要素被设为内啮合旋转要素(22)。
-
公开(公告)号:CN110905969B
公开(公告)日:2021-10-29
申请号:CN201910859638.3
申请日:2019-09-11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F16F15/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降低因旋转体与惯性体的半径方向上的抵接而产生的撞击声的扭转振动降低装置。旋转体(11)被输入扭矩而进行旋转。惯性体(12)在旋转体(11)的半径方向上以可旋转的方式被配置于外侧。支承部(20)被设置于旋转体(11)的外周面(27)上的多个位置处,并以在旋转体(11)的旋转方向上进行约束且能够在旋转体(11)的径向上移动的方式对滚动体(13)进行卡合。滚动面(26)成为在偏离了旋转体(11)的旋转中心的位置处具有曲率中心的圆弧面。惯性体(12)的内周面(29)与外周面(27)的间隙(C)被设定为,与滚动体(13)被按压在滚动面(26)中的在旋转体(11)的半径方向上最远离的最外周位置(26a)时的滚动体(13)与支承部(20)的半径方向上的间隙(A)相比先堵塞的间隙。
-
公开(公告)号:CN112855851A
公开(公告)日:2021-05-28
申请号:CN202011343430.5
申请日:2020-11-26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抑制由旋转体的旋转停止的状态下的惯性质量体的撞击等引起的异音的产生的扭振降低装置及扭振降低装置的控制装置。在扭振降低装置中,滚动体(4)以如下方式保持于旋转体(2):在铅垂方向上位于以旋转体(2)的旋转中心的正上方(RP)为中心的旋转体(2)的旋转方向上的预先确定的角度范围(A)内,在因惯性质量体(4)的重量而被按压于向旋转体(2)的旋转中心侧最下降的位置的情况下将惯性质量体(3)支承为悬吊的状态,旋转体(2)配置成以在与输出轴(26)一起在所述规定的旋转角度的位置停止的情况下任意的滚动体(4)都不位于预先确定的角度范围(A)内的方式决定与输出轴(26)的相对位置。
-
公开(公告)号:CN108691949B
公开(公告)日:2020-12-22
申请号:CN201810267651.5
申请日:2018-03-29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F16F15/134 , F16H57/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扭转振动降低装置,能够使作为惯性质量体发挥功能的旋转构件顺畅地旋转(摆动)而不会大型化。扭转振动降低装置(1)具有行星旋转机构(3)和将三个旋转构件(4、5、7)中的两个旋转构件连结成所述两个旋转构件能够相对旋转的弹性体(8)。该扭转振动降低装置具有将两个旋转构件中的至少任一方的旋转构件的旋转中心轴线和除行星旋转机构以及所述两个旋转构件以外的旋转构件的旋转中心轴线保持在同一轴线上的轴支承部件(15),轴支承部件具有保持部(20),该保持部配置于行星旋转构件(6)彼此之间且与行星旋转构件不接触的位置处,并且与除行星旋转机构以及所述两个旋转构件以外的旋转构件嵌合而抑制其向轴线方向的移动。
-
公开(公告)号:CN108571564B
公开(公告)日:2020-11-06
申请号:CN201810190942.9
申请日:2018-03-08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F16F15/134 , F16F15/30 , F16H57/08 , F16H57/0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不用降低用于振动衰减的惯性质量体的质量就能够抑制由共振引起的惯性转矩的增大的扭转振动降低装置。在扭转振动降低装置中,向行星旋转机构的第一旋转部件输入发动机的转矩,由于转矩的振动,第一旋转部件与第二旋转部件相对旋转而使得第三旋转部件旋转并产生惯性转矩,从而降低转矩的振动并向变速器传递所述转矩,其中,扭转振动降低装置具备:与第一旋转部件成为一体地旋转的连结构件;与第二旋转部件成为一体地旋转的中间构件;向变速器输出转矩的输出构件;连结连结构件与中间构件的第一弹性构件;以及连结中间构件与输出构件的第二弹性构件。
-
公开(公告)号:CN111692278A
公开(公告)日:2020-09-22
申请号:CN202010126679.4
申请日:2020-02-28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爱信艾达株式会社 , 爱信艾达工业株式会社
IPC: F16F15/134 , F16H1/32 , F16H57/08 , F16H57/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抑制在发动机转速高的情况下的减振性能变差的扭振降低装置。根据本发明,在扭振降低装置(1)中,具有第1区域(A)和第2区域(B),所述第1区域(A)是在发动机扭矩比预定的基准扭矩小的情况下,小齿轮(7)在行星齿轮架(8)的圆周方向上所位于的区域,所述第2区域(B)是在发动机扭矩大于等于基准扭矩的情况下,小齿轮(7)在行星齿轮架(8)的圆周方向上所位于的区域,位于第2区域(B)的小齿轮(7)与太阳轮(5)之间的齿隙、以及小齿轮(7)与齿圈(6)之间的齿隙中的至少任一方齿隙比位于第1区域(A)的小齿轮(7)与太阳轮(5)之间的齿隙、以及小齿轮(7)与齿圈(6)之间的齿隙大。
-
公开(公告)号:CN106335492B
公开(公告)日:2019-03-08
申请号:CN201610523354.3
申请日:2016-07-05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nventor: 西田秀之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的控制装置。抑制因从气门停止惯性行驶恢复到气门动作行驶时的过大的发动机转矩引起的振动。在具有气门停止模式控制部(53)的车辆中,该气门停止模式控制部(53)构成为,在输出轴的旋转期间使进气门和排气门以关闭状态停止,停止向发动机(14)供给燃料,使离合器(C1)成为接合状态而利用来自驱动轮(20)的旋转力并经由输出轴驱动活塞,其中,在产生了气门停止惯性行驶要求的情况下,通过真空泵(35)向进气通路供给负压。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