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用自动变速器
    1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5190098A

    公开(公告)日:2015-12-23

    申请号:CN201480016462.0

    申请日:2014-01-07

    Abstract: 一种车辆用自动变速器,具备:第一行星齿轮组(1),以与共通速度线图上的齿数比相对应的排列顺序具有第一元件(11)、第二元件(14)及第三元件(12);拉维瑙型的第二行星齿轮组(2)。输入轴(I)总是与第二元件(14)连结,并且通过第一离合器(4)的联接而可与第二太阳齿轮(21)连结,且通过第二离合器(5)的联接而可与第三太阳齿轮(26)联接。输出部件总是与第二齿圈(22)连结。第一元件(11)通过第一制动器(3)的联接而可固定于静止部(8)。第三元件(12)总是与第二行星架(25)连结,并且通过第二制动器(6)的联接而可固定于静止部(8)。第三太阳齿轮(26)通过第三制动器(7)的联接而可固定于静止部(8)。

    自动变速器
    1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817973A

    公开(公告)日:2012-12-12

    申请号:CN201210181104.8

    申请日:2012-06-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自动变速器,其可提高输出部件的音振性能,且抑制控制阀体和共用行星齿轮架的大型化,实现成本降低。该自动变速器采用拉维瑙式行星齿轮(PGU)和五个摩擦联接元件(13R/C、234/C、12/B、4/B、R/B),并通过将五个摩擦联接元件(13R/C、234/C、12/B、4/B、R/B)中的两个元件同时联接的联接组合,实现前进4速及后退1速。将输出齿轮(OUT)直接支承于油泵壳体(30)的圆筒部(30a)。在输出齿轮(OUT)的后侧集中配置五个摩擦联接元件(13R/C、234/C、12/B、4/B、R/B)。相对于设于共用行星齿轮架(C)的两端部的前载板(23)和后载板(24)连结第一轮毂部件(31)和第二轮毂部件(32)。

    单元
    13.
    发明公开
    单元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9856005A

    公开(公告)日:2025-04-18

    申请号:CN202380058710.7

    申请日:2023-07-05

    Abstract: 在内部具有动力传递机构的单元中,减小变速时的级间比。单元具有:输入部件;输出部件;齿轮装置,其在速度线图上依次并排有第一旋转部位、第二旋转部位、第三旋转部位以及第四旋转部位。输入部件能够与第一旋转部位连接,并且能够与第二旋转部位连接,输出部件与第三旋转部位连接,第四旋转部位能够对旋转状态以及非旋转状态进行切换。齿轮装置具有第一行星齿轮机构、以及第二行星齿轮机构,第一旋转部位由第一旋转部件构成,第二旋转部位通过将第二旋转部件与第六旋转部件结合而构成,第三旋转部位由第五旋转部件构成,第四旋转部位通过将第三旋转部件与第四旋转部件结合而构成。

    组件
    14.
    发明公开
    组件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9768626A

    公开(公告)日:2025-04-04

    申请号:CN202380061635.X

    申请日:2023-06-14

    Abstract: 在内部具有动力传递机构的组件中,可减小变速时的级间比。组件具备:输入元件;输出元件;齿轮装置,其通过使第一行星齿轮机构和第二行星齿轮机构在一处结合彼此的旋转元件而构成,且在共线图上,作为所结合的所述彼此的旋转元件的第二旋转部分配置于第一旋转部分与第三旋转部分之间、第五旋转部分配置于所述第二旋转部分与第四旋转部分之间,其中,所述输入元件与所述第一旋转部分连接,所述输出元件与所述第五旋转部分连接,所述第三旋转部分被固定,所述第四旋转部分能够选择性地与固定元件或所述第一旋转部分连接,所述第五旋转部分能够与所述第一旋转部分连接。

    组件
    15.
    发明公开
    组件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9744330A

    公开(公告)日:2025-04-01

    申请号:CN202380059812.0

    申请日:2023-07-05

    Abstract: 在内部具有动力传递机构的组件中,可减小变速时的级间比。该组件具备:输入元件;输出元件;齿轮装置,其在速度线图上依次排列有第一旋转部分、第二旋转部分、第三旋转部分及第四旋转部分。输入元件能够与第一旋转部分连接,且能够与第二旋转部分连接,输出元件与第三旋转部分连接,第四旋转部分能够切换旋转状态和非旋转状态。齿轮装置具备第一行星齿轮机构和第二行星齿轮机构,第一旋转部分由第四旋转元件构成,第二旋转部分由第一旋转元件与第五旋转元件结合而构成,第三旋转部分由第二旋转元件与第六旋转元件结合而构成,第四旋转部分由第三旋转元件构成。

    组件
    16.
    发明公开
    组件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9731452A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380060487.X

    申请日:2023-07-05

    Abstract: 在内部具有动力传递机构的组件中,可减小变速时的级间比。该组件具备:输入元件;输出元件;齿轮装置,其在速度线图上依次排列有第一旋转部分、第二旋转部分、第三旋转部分及第四旋转部分,输入元件能够与第一旋转部分连接,且能够与第二旋转部分连接,输出元件与第三旋转部分连接,第四旋转部分能够切换旋转状态和非旋转状态。齿轮装置具备第一行星齿轮机构和第二行星齿轮机构,第一旋转部分由第三旋转元件与第四旋转元件结合而构成,第二旋转部分由第二旋转元件构成,第三旋转部分由第一旋转元件与第五旋转元件结合而构成,第四旋转部分由第六旋转元件构成。

    组件
    17.
    发明公开
    组件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9731451A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380059803.1

    申请日:2023-07-05

    Abstract: 在内部具有动力传递机构的组件中,可减小变速时的级间比。该组件具备:输入元件;输出元件;齿轮装置,其在速度线图上依次排列有第一旋转部分、第二旋转部分、第三旋转部分及第四旋转部分。输入元件能够与第一旋转部分连接,且能够与第二旋转部分连接,输出元件与第三旋转部分连接,第四旋转部分能够切换旋转状态和非旋转状态。齿轮装置具备第一行星齿轮机构和第二行星齿轮机构,第一旋转部分由第三旋转元件构成,第二旋转部分由第二旋转元件与第六旋转元件结合而构成,第三旋转部分由第五旋转元件构成,第四旋转部分由第一旋转元件与第四旋转元件结合而构成。

    单元
    18.
    发明公开
    单元 审中-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677974A

    公开(公告)日:2025-03-21

    申请号:CN202380059265.6

    申请日:2023-06-14

    Abstract: 在内部具有动力传递机构的单元中,减小变速时的级间比。单元具有:输入部件;输出部件;齿轮装置,其构成为将第一行星齿轮机构以及第二行星齿轮机构在一处结合彼此的旋转部件,在共线图上,第二旋转部位配置在被结合的所述彼此的旋转部件即第一旋转部位与第三旋转部位之间,第五旋转部位配置在所述第一旋转部位与第四旋转部位之间,所述输入部件与所述第一旋转部位连接,所述输出部件与所述第五旋转部位连接,所述第三旋转部位被固定,所述第四旋转部位能够选择性地与固定部件或所述第二旋转部位连接,对于所述第一旋转部位、所述第四旋转部位、所述第五旋转部位而言,能够将其中任意指定的两个部位相互断开/连接。

    车辆用自动变速器
    20.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5190098B

    公开(公告)日:2018-01-05

    申请号:CN201480016462.0

    申请日:2014-01-07

    Abstract: 一种车辆用自动变速器,具备:第一行星齿轮组(1),以与共通速度线图上的齿数比相对应的排列顺序具有第一元件(11)、第二元件(14)及第三元件(12);拉维瑙型的第二行星齿轮组(2)。输入轴(I)总是与第二元件(14)连结,并且通过第一离合器(4)的联接而可与第二太阳齿轮(21)连结,且通过第二离合器(5)的联接而可与第三太阳齿轮(26)联接。输出部件总是与第二齿圈(22)连结。第一元件(11)通过第一制动器(3)的联接而可固定于静止部(8)。第三元件(12)总是与第二行星架(25)连结,并且通过第二制动器(6)的联接而可固定于静止部(8)。第三太阳齿轮(26)通过第三制动器(7)的联接而可固定于静止部(8)。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