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主动指向超静平台的多级协同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619829B

    公开(公告)日:2022-04-22

    申请号:CN202010393092.X

    申请日:2020-05-11

    Abstract: 一种基于主动指向超静平台的多级协同控制方法,适用于天文观测、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等具有载荷超高精度确定需求的领域。在星体姿控系统+快反镜的两级控制系统的基础上,在航天器星体与载荷之间安装具有指向功能的超静平台,组成由一级星体姿控、二级载荷姿控和三级快摆镜组成的三级控制系统。实现对期望姿态的高精度控制。本发明针对新型航天器平台三级复合系统,提出了基于主动指向超静平台的多级协同控制方法,设计星体一级、载荷二级和快反镜三级系统控制律;在满足系统响应需求的前提下,实现多级多带宽复合控制,解决了星体‑载荷‑快速反射镜三者之间的协同控制问题。

    末端自由边界约束下的三轴姿态运动轨迹规划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162070B

    公开(公告)日:2022-04-12

    申请号:CN201910403180.0

    申请日:2019-05-1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末端自由边界约束下的三轴姿态运动轨迹规划系统及方法,用于解决指令姿态角、指令姿态角速率受限、姿态机动时间间隔过长且末端姿态角、姿态角速率和姿态角加速率受时间变量约束条件下的三轴姿态机动的平滑轨迹规划问题。本发明采用高阶平滑的权重函数连接姿态机动的首末状态,通过不等式缩放估计姿态机动需要的时间并满足指令姿态角速率、姿态角加速率幅值限制,通过根据微分关系生成姿态机动的指令姿态角速率和姿态角加速率,满足长时间间隔下末端自由边界约束条件。本发明较最优控制方法更易于星上代码实现,对于有同类机动需求的其它卫星也具有借鉴意义。

    一种试验场高精度实时定姿、定位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166115A

    公开(公告)日:2022-03-11

    申请号:CN202111265853.4

    申请日:2021-10-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试验场气浮台实时定姿、定位系统及方法,系统中转动平台安装在气浮台上,且转动平台的转轴与气浮台的姿态平台转轴重合,T‑probe固定安装在转动平台上,T‑probe滚动和俯仰的零位与气浮台的姿态平台所在平面平行;激光跟踪仪用于测量T‑probe的位置和姿态,将测量结果发送给控制计算机;转动平台实时测得自身转轴转角θz,发送给控制计算机;控制计算机,根据气浮台本体坐标系下T‑probe与单轴转动平台转轴的距离r0和转动平台转轴的转角θz将T‑probe在真北坐标系下的位置转换为气浮台在真北坐标系下的位置;根据零位姿态转换矩阵Tc→0、转动平台零位时T‑probe真北坐标系下的姿态与气浮台在真北坐标系下的测量姿态之间的转换矩阵T0→d,将T‑probe在的姿态Ac1转换为气浮台的姿态。

    一种航天器三超控制可变包络角动量分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605735B

    公开(公告)日:2022-03-04

    申请号:CN202010351874.7

    申请日:2020-04-28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航天器三超控制可变包络角动量分析方法,适用于兼具有敏捷机动要求与高精度指向控制需求的航天器姿态控制领域。现有的控制力矩陀螺群安装倾角固定不变,难以最大限度的发挥控制力矩陀螺群角动量能力。针对此,设计一种航天器三超控制可变包络角动量分析方法。在原有控制力矩陀螺群安装构型固定的基础上,引入安装倾角这一控制变量,实现控制力矩陀螺群角动量包络的进一步提升,分析结果表明安装倾角可变时,在XOY平面内控制力矩陀螺群合成角动量能够由250Nms提高到261Nms,在Z轴方向控制力矩陀螺群合成角动量能够由145Nm提高到279Nms,提高了航天器敏捷机动能力。

    一种航天器交会对接仿真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3626930A

    公开(公告)日:2021-11-09

    申请号:CN202110830743.1

    申请日:2021-07-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航天器交会对接仿真方法及系统,其中,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1:建立地月日空间场景模型;步骤S2:建立远场近场相机模型;步骤S3:建立姿轨动力学模型;步骤S4:建立交会对接碰撞动力学模型;步骤S5:根据地月日空间场景模型、远场近场相机模型、姿轨动力学模型和交会对接碰撞动力学模型构建交会对接仿真系统。本发明能够实现航天器弱碰撞交会对接仿真,为航天器交会对接设计提供参考。

    一种航天器交会对接最后逼近段相对轨道与姿态跟踪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485396A

    公开(公告)日:2021-10-08

    申请号:CN202110748227.4

    申请日:2021-06-29

    Abstract: 一种航天器交会对接最后逼近段相对轨道与姿态跟踪控制方法,为了解决现有预设性能控制方案中控制器设计对系统跟踪误差初值有依赖性,而且现有的方法在考虑相对轨道与姿态跟踪误差预设性能约束的情况下,不能保证满足实际交会对接任务中推力器、控制力矩陀螺、动量轮等执行机构的物理结构限制的问题,通过建立跟踪航天器与目标航天器之间相对轨道与姿态跟踪动力学模型,构造一种新的性能函数,放宽了对初始跟踪误差已知的限制,利用预设性能的设计思想来实现兼顾相对轨道与姿态跟踪误差的精细稳态与暂态控制,并通过设计一个辅助饱和补偿系统来补偿执行机构的饱和非线性。

    一种航天器三超控制多级协同规划与敏捷机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605737B

    公开(公告)日:2021-10-01

    申请号:CN202010393105.3

    申请日:2020-05-11

    Abstract: 一种航天器三超控制多级协同规划与敏捷机动方法,适用于航天器相对运动控制领域。在追踪航天器与目标航天器相对姿态较大时,采用轨道外推获得追踪航天器和目标航天器的初始相对姿态,设计追踪航天器星体一级控制器实现敏捷机动以对目标航天器进行快速指向。当追踪航天器与目标航天器相对姿态较小时,通过光学相机进行载荷目标姿态规划。设计载荷二级姿态控制器,以光学载荷的测量信息为反馈,实现载荷光轴对目标航天器高精度指向控制。同时,针对追踪航天器星体和载荷控制器周期不同的问题,设计追踪航天器多级协同规划方法,利用卫星平台发送的姿态进行轨迹插值,实现载荷对目标姿态的高精度跟踪。

    一种并联式指向平台的扰动建模与抑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688731B

    公开(公告)日:2020-11-20

    申请号:CN201910791692.9

    申请日:2019-08-26

    Abstract: 一种并联式指向平台的扰动建模与抑制方法,涉及星载运动附件扰动建模与抑制技术领域;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建立下平台坐标系OBXBYBZB;建立上平台坐标系OPXPYPZP;步骤二、建立下平台各铰点Bi的下平台铰链点坐标系BiXBiYBiZBi;建立下平台各铰点Bi的下平台铰链点坐标系PiXPiYPiZPi;步骤三、计算上平台运动引起的总角动量步骤四、根据步骤三得到的上平台运动引起的总角动量计算卫星的控制系统对指向运动的补偿力矩对天线产生的扰动进行补偿;本发明有效抑制了平台指向运动的不利影响,保证卫星姿态具有高稳定度水平。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