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451423A
公开(公告)日:2023-07-18
申请号:CN202310177658.9
申请日:2023-02-28
Applicant: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IPC: G06F30/20 , G01S13/95 , G01W1/00 , G06N3/084 , G06N3/046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葵花8号卫星数据的气象雷达组合反射率反演方法,使用多分辨率卷积神经网络作为反演模型的主干网络有效的提取复杂的卫星数据中深层次的信息特征,并使用注意力机制弱化非降水云团给反演模型带来的干扰,从而为雷达未覆盖地区提供了可靠的雷达回波数据反演方法,为气象部门实际短临预报能力的提升提供数据支撑,为强对流灾害及时识别、预警和灾后重建发挥重要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15712720A
公开(公告)日:2023-02-24
申请号:CN202210723816.1
申请日:2022-06-23
Applicant: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IPC: G06F16/35 , G06F16/36 , G06F40/205 , G06F40/242 , G06F40/284 , G06F40/295 , G06F40/30 , G06Q50/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知识图谱的降雨动态预警方法,属于知识图谱的技术领域和数据挖掘领域,其包括步骤1:通过动态实时多路下载有关区域降雨新闻数据;步骤2:根据步骤1的文本非结构化信息抽取城市地点信息,降雨信息时间等;步骤3:根据步骤2构建时‑空多维知识图谱,并实时去除冗余的降雨信息;步骤4:统计区域地势数据,通过聚类算法将区域地势数据进行动态分类;步骤5:根据步骤4的结果,对分类地区自动生成对应预警信息,标记具体位置并通知相关人员;通过该方法有利于提升整体的气象降雨数据关键词挖掘效率,减少人工标注所带来的时间成本,快速的为专家聚类出组合排列结果,对于降雨情况做出迅速反应。
-
公开(公告)号:CN119623614A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510148309.3
申请日:2025-02-11
Applicant: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IPC: G06N5/025 , G06F40/295 , G06N3/0499 , G06N3/08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空间感知依赖图和无损解码的联合信息抽取方法,包括:步骤1,利用预训练的语言模型对输入文本序列进行编码;步骤2,识别出实体和事件触发器;步骤3,将位置信息添加到实体和事件触发器表示中;步骤4,将信息抽取任务构造为图预测模型,实体和事件触发器为图的节点,关系和事件论元为图的边;步骤5,计算节点和边的联合概率分布;步骤6,得到节点和边的标签;步骤7,输入文本,输出文本所含实体、关系、事件触发器、事件论元类别。本发明改进了现有的局部解码策略,采取随机梯度变分推断避免解码过程中同一任务标签之间依赖性的损失,以实现更好的实例标签的全局最优分配。有效提升联合信息抽取的准确性和鲁棒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429870B
公开(公告)日:2024-11-12
申请号:CN202410897337.0
申请日:2024-07-05
Applicant: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IPC: G06V20/40 , G06V20/52 , G06V10/42 , G06V10/44 , G06V10/764 , G06V10/80 , G06V10/82 , G06N3/042 , G06N3/0464 , G06N3/0499 , G06N3/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群体行为识别方法、系统和存储介质,包括:获取待识别的视频帧;根据视频帧,基于预训练好的群体行为识别模型,得到群体行为类别;所述群体行为识别模型包括:骨干网络、融合模块、嵌入层、关系推理模块、图卷积网络、全局平均池化层以及分类器。本发明通过模型中的融合模块将全局特征中包含的场景信息嵌入个体特征中,为个体动作与群体行为类别的推理提供了信息丰富的融合特征,最终提高了群体行为的识别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8502451A
公开(公告)日:2024-08-16
申请号:CN202410964535.4
申请日:2024-07-18
Applicant: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改进遗传算法的空地异构多目标探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构建基于混合整数线性规划MILP的空地协同多目标检测任务模型,包括运动学约束、动态避碰约束、任务分配约束和任务完成约束;(2)建立的空地协同多目标探测任务模型的目标函数,包括时间最短、总时间、总能耗和航迹平滑度;(3)利用改进遗传算法求解最优解,将得出的最优解作为分支定界的输入;(4)利用分支定界法进行优化;本发明考虑运动学约束、动态避碰约束、任务分配约束和避障约束,构建了基于MILP的空地协同多目标探测任务模型,更真实、合理地描述空地协同环境覆盖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310537A
公开(公告)日:2024-07-09
申请号:CN202410734952.X
申请日:2024-06-07
Applicant: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适应策略改进减法平均优化算法的路径规划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构建二维栅格地图环境,以及包含运动约束的目标函数;(2)初始化算法参数,(3)引入ICMIC混沌映射策略初始化搜索代理的位置;基于初始搜索代理评估目标函数;(4)引入自适应概率值,利用改进的基本减法平均优化算法更新搜索代理位置;(5)通过判断搜索代理的目标函数值是否满足条件,以及自适应概率值是否满足条件,选择更优的位置更新方式;本发明本发明收敛精度高,速度快,且在地图中能高效地完成路径规划任务。
-
公开(公告)号:CN117876939A
公开(公告)日:2024-04-12
申请号:CN202410270021.9
申请日:2024-03-11
Applicant: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IPC: G06V20/40 , G06V40/20 , G06V10/42 , G06V10/44 , G06V10/764 , G06V10/774 , G06V10/80 , G06V10/82 , G06N3/0464 , G06N3/048 , G06N3/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时空特征增强的实时时空行为检测方法及装置,方法包括:将待检测的视频数据输入训练好的检测网络,得到实时时空行为检测结果;检测网络的训练包括:将原始视频截取为多个等时长的视频片段,将每个视频片段截取固定帧数的图像;对视频片段和其中的关键帧进行特征提取,得到时空特征和空间解耦特征;将时空特征输入到轻量时空扩张增强模块,得到时空增强特征;将时空增强特征进行上采样操作并与空间解耦特征在空间维度上对齐连接,将连接后的特征输入多尺度特征融合模块作为动作分类及定位的依据;优化损失函数并重复训练使得检测网络收敛,得到训练好的检测网络。本发明有效权衡了检测精度和速度,适用于实时行为检测任务。
-
公开(公告)号:CN115754964A
公开(公告)日:2023-03-07
申请号:CN202211474711.3
申请日:2022-11-23
Applicant: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IPC: G01S7/41 , G06F18/2415 , G06F18/214 , G06N3/0464 , G06N3/048 , G06N3/047 , G06N3/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基于SE‑Res2Net‑101的多普勒雷达杂波识别与分类方法,包括提取基数据中的雷达反射率ZH、差分反射率ZDR、相关系数ρHV和差分传播相移率KDP数值数据;将提取的数值数据预处理生成数据集;构建SE‑Res2Net‑101模型;将训练集数据输入到SE‑Res2Net‑101中进行模型训练;将测试数据集输入到训练好的模型中,通过模型给出的预测概率来进行杂波判断。解决当前需要通过地面地形数字化模拟且需要提供DEM的杂波检测技术难题,从ZH、ZDR、ρHV和KDP变量进行建立杂波预测模型,基于SE注意力机制的残差卷积网络的识别多普勒雷达中的杂波并进行生物杂波与地杂波分类方法,提高准确度、加快预测速度更快。
-
公开(公告)号:CN115390164B
公开(公告)日:2023-01-31
申请号:CN202211322018.4
申请日:2022-10-27
Applicant: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雷达回波外推预报方法及系统,本发明采用基于上下文信息融合及注意力机制的长短期记忆网络构建预测神经网络,通过上下文信息融合提高了输入数据之间的相关性和输入数据的时空细节特征,增强网络的短期依赖能力,通过注意力机制可拓宽预测单元的时间感受野来感知更多的时间动态,捕获更可靠的帧间运动信息,大大增强了降雨预测精准度。本发明克服了现有技术对上下文信息提取不足、预报时效短的缺点,实现了准确度更高的雷达回波外推预测。
-
公开(公告)号:CN113670857A
公开(公告)日:2021-11-19
申请号:CN202110934745.5
申请日:2021-08-16
Applicant: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雾霾天气能见度散射式测量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准备工作:在机场设置可对航空环境的能见度进行散射式测量的散射式测量仪本体;预处理:在雾霾天气出现时,测量仪控制器预先控制温感控制器;电热引导圈通电处理;本发明在雾霾天气检测能见度时,通过仿生瞬膜对透光镜片进行提前清洁,有效清洁透光镜片表面的水雾、尘土等杂质,提高透光镜片的通透程度,有效保证测量发生器和测量接收器的光学视程,减少测量数据的误差值,辅助航空站做出正确指令,减少由于天气原因造成的经济损失,并且通过多次反复测量,进一步提高航空能见度的准确度,提高航空运行的安全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