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路面抗反射裂缝性能测试方法及车辙板试件模具

    公开(公告)号:CN109100246A

    公开(公告)日:2018-12-28

    申请号:CN201810734862.5

    申请日:2018-07-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路面抗反射裂缝性能测试方法。首先按照车辙试验的尺寸要求制作车辙板试件,所述车辙板试件由下层的基底层和上层的罩面层构成,所述罩面层为所要测试的路面材料,所述基底层被一条上下前后全贯通的缝隙分为左右两块,且在左右两块基底层中均设置有用于限制车辙板试件端部位移的紧固件;在所述车辙板试件下铺设弹性垫块后,使用车辙试验仪对所述车辙板试件进行往返的轮辙试验,并根据所述罩面层上裂缝随荷载施加的发展情况对路面材料的抗反射裂缝性能进行评价。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车辙板试件模具及其使用方法。相比现有技术,本发明具有简单易行,实现成本低的优点。

    一种沥青路面裂缝状况的无损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414371A

    公开(公告)日:2018-08-17

    申请号:CN201810224227.2

    申请日:2018-03-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沥青路面裂缝状况的无损检测方法。其包括:步骤1、利用落锤式弯沉仪测量出第一测点与第二测点的弯沉值之差ΔL1;载荷施加点与裂缝间距离为预设距离定值,载荷施加点、第一测点、第二测点均位于裂缝同一侧且与裂缝间的距离依次增大;步骤2、将载荷施加点移至裂缝另一侧,利用落锤式弯沉仪测量出第三测点与第四测点的弯沉值之差ΔL2;第三测点/第四测点相对载荷施加点的位置与步骤1中第一测点/第二测点相对于载荷施加点的位置相同,且裂缝位于第三测点与第四测点之间的中线上;步骤3、根据ΔL=ΔL2-ΔL1判断出沥青路面裂缝状况。本发明可对沥青路面裂缝状况进行准确评估的无损检测,且操作简单方便,实现成本极低。

    用于道路上面层的嵌入式超薄磨耗层及其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476164A

    公开(公告)日:2017-12-15

    申请号:CN201710859523.5

    申请日:2017-09-21

    Inventor: 马翔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1C7/35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道路上面层的嵌入式超薄磨耗层(Embedded Ultrathin Friction Course,简称EUFC)。所述嵌入式超薄磨耗层为下层的碎石封层与上层的大空隙沥青混凝土所组成的组合结构,且碎石封层中的高粘度沥青部分嵌入大空隙沥青混凝土的空隙中;所述大空隙沥青混凝土的空隙率为15%~30%,厚度不大于3cm。本发明还公开了上述嵌入式超薄磨耗层的施工方法,首先在路面上撒布所述碎石封层,然后在碎石封层上摊铺大空隙沥青混凝土。相比现有技术,本发明具有良好的排水、抗裂、抗滑、降噪性能,且实现成本低廉。

    一种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加热效果评价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790286B

    公开(公告)日:2017-03-29

    申请号:CN201510223419.8

    申请日:2015-04-29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基于离散元方法准确评价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加热效果的方法,属于沥青路面热再生技术领域,解决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加热效果评价不准确的问题。先路面取芯,明确路面结构组合和各层级配类型,采集各层集料分布数字图像,经处理后转化成CAD图像格式;再导入离散元软件,根据各结构层集料块体和沥青砂浆位置,分别生成不规则集料和沥青砂浆;根据就地热再生加热方式和温度场分布特点,设置边界条件、集料与沥青砂浆热物性参数、单元内接触热阻和层间接触参数,建立路面结构离散元模型;在模型表面施加一定温度恒定热流,记录路面结构各层在不同时刻温度变化情况,并结合温度场、热流分布云图分析路面结构温度场,评价就地热再生加热效果。

    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加热效果室内试验模拟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792822A

    公开(公告)日:2015-07-22

    申请号:CN201510223437.6

    申请日:2015-04-29

    Abstract: 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加热效果室内试验模拟方法是一种用于准确分析就地热再生加热效果的方法,属于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技术领域,解决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连续施工过程路面内部加热效果难以准确评价的问题。先制备车辙板试件,同时在试件中心和对角线1/4处不同厚度处埋置温度传感器,用隔热石棉板包裹试件四周,将热电偶线连接到温度记录仪;再采用远红外石英加热板模拟就地热再生加热装置,利用铁架子将加热板固定在车辙板上方一定高度,打开加热板电源开关,调节至所需辐射功率进行预热;最后,分别模拟现场就地热再生一次性和间歇式两种加热方式加热试件,记录试件在加热过程不同位置温度,分析不同加热方式下沥青混合料车辙板试件内部的加热效果。

    一种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加热效果评价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790286A

    公开(公告)日:2015-07-22

    申请号:CN201510223419.8

    申请日:2015-04-29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基于离散元方法准确评价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加热效果的方法,属于沥青路面热再生技术领域,解决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加热效果评价不准确的问题。先路面取芯,明确路面结构组合和各层级配类型,采集各层集料分布数字图像,经处理后转化成CAD图像格式;再导入离散元软件,根据各结构层集料块体和沥青砂浆位置,分别生成不规则集料和沥青砂浆;根据就地热再生加热方式和温度场分布特点,设置边界条件、集料与沥青砂浆热物性参数、单元内接触热阻和层间接触参数,建立路面结构离散元模型;在模型表面施加一定温度恒定热流,记录路面结构各层在不同时刻温度变化情况,并结合温度场、热流分布云图分析路面结构温度场,评价就地热再生加热效果。

    一种热分布均匀的沥青路面结构及各层材料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851195B

    公开(公告)日:2025-01-28

    申请号:CN202010853783.3

    申请日:2020-08-21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路面结构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热分布均匀的沥青路面结构及各层材料的制备方法,由上至下依次包括降温上面层、高导热中面层以及吸热下面层;所述降温上面层厚度为3~5cm的彩色排水沥青混合料层,所述高导热中面层为含有破碎铜渣和氧化铝的高导热结构层,厚度为5~7cm;所述吸热下面层为含有复合相变材料的吸热结构层,厚度为7~9cm。本发明由不同功能的结构层组合,形成一种联动,能够主动调节温度场,使热量在结构内部均匀分布,降低各层温差,从根本上减少了高温病害的发生,缓解了城市热岛效应。

    一种乳化沥青冷拌沥青混合料最佳碾压时机的确定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368451A

    公开(公告)日:2024-01-09

    申请号:CN202311345207.8

    申请日:2023-10-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乳化沥青冷拌沥青混合料最佳碾压时机的确定方法。包括:步骤1、将乳化沥青冷拌沥青混合料均匀摊铺至环形试模中;步骤2、利用吸水白纸巾放置在乳化沥青冷拌沥青混合料表面轻轻按压,观察褐色斑点是否消失,确定表面乳化沥青的破乳时间;步骤3、根据表面乳化沥青破乳时间确定7个时间节点;步骤4、将乳化沥青冷拌沥青混合料均匀摊铺至无盖容器内;步骤5、在步骤3确定的时间节点分别将烧杯倒扣至混合料表面,利用湿度传感器测定烧杯内的湿度;步骤6、计算湿度衰减率,基于湿度衰减率和时间的关系,确定最佳碾压时机。本发明能够定量评价乳化沥青冷拌沥青混合料的最佳碾压时机,试验操作简单快速,结果准确可靠。

    一种计算碎石封层中碎石用量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875110B

    公开(公告)日:2021-09-28

    申请号:CN201710350312.9

    申请日:2017-05-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计算碎石封层中碎石用量的方法,将碎石封层中每一个碎石近似看成球体(球体的直径取碎石粒径范围中值d,半径r=2/d,单位cm),根据碎石的自身密度ρ(g/cm3),可近似得出单个碎石的质量m(g);将碎石球体铺满在单位面积(1m2)的平面上,根据近似球体的最大横截面积S′,可计算得到布满单位面积所需球体的总个数N;由于实体工程中的碎石并非规则球体,且碎石与碎石接触时彼此之间存在一定的间隙,因此对计算出的单个碎石的质量m和布满单位面积所需球体的总个数N需要进行修正,修正系数分别为K1、K2;然后根据下式计算出碎石封层中碎石的用量:M=10.5K1K2ρr,其中,M为摊铺单位面积(1m2)需要的碎石质量,单位kg。本发明有效解决了碎石封层中关于碎石用量的确定问题,对于不同粒径碎石都能进行准确定量计算,从而避免了通过繁琐的试验来确定,且计算简单。

    一种热分布均匀的沥青路面结构及各层材料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851195A

    公开(公告)日:2020-10-30

    申请号:CN202010853783.3

    申请日:2020-08-21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路面结构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热分布均匀的沥青路面结构及各层材料的制备方法,由上至下依次包括降温上面层、高导热中面层以及吸热下面层;所述降温上面层厚度为3~5cm的彩色排水沥青混合料层,所述高导热中面层为含有破碎铜渣和氧化铝的高导热结构层,厚度为5~7cm;所述吸热下面层为含有复合相变材料的吸热结构层,厚度为7~9cm。本发明由不同功能的结构层组合,形成一种联动,能够主动调节温度场,使热量在结构内部均匀分布,降低各层温差,从根本上减少了高温病害的发生,缓解了城市热岛效应。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