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346548A
公开(公告)日:2019-10-18
申请号:CN201910756188.5
申请日:2019-08-13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杜仲胶改性沥青形状记忆性能的评价方法,属于沥青路面材料技术领域,为了解决目前杜仲胶改性沥青的形状记忆性能的测试方法的单一、表征方法的缺少、相关试验操作繁琐及难以确定其最佳配方问题。本发明首先制备出杜仲胶改性沥青,将其加工成长方体试件;然后利用测试形状记忆性能的扭转装置进行试验,测量在经过不同操作步骤后,杜仲胶改性沥青由扭转到回复后的扭转角;最后计算杜仲胶改性沥青的固定率、回复率,评价其形状记忆性能,据此进一步优化杜仲胶改性沥青配方和制备工艺。本发明提供的形状记忆性能评价方法,即解决了目前缺少杜仲胶改性沥青的形状记忆性能的测试方法,又丰富了形状记忆聚合物的形状记忆性能评价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9126761A
公开(公告)日:2019-01-04
申请号:CN201810963676.9
申请日:2018-08-20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J23/10 , B01D53/86 , B01D53/94 , B01D2255/802 , B01D2258/012 , B01D2258/06 , B01J35/004 , C02F1/30
Abstract: 本发明是活性炭纤维基复合光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属于路面材料技术领域,解决常规TiO2只能吸收紫外光、表面能较高、易发生团聚、污染物难以在TiO2表面富集的问题。本发明对活性炭纤维进行预处理,取甲醇放入反应釜中,依次加入钛酸四丁酯、乙二醇乙醚、硝酸镧溶液、葡萄糖溶液、月桂酸及活性炭纤维,混合均匀,在反应釜中反应24小时,冷却至室温,用无水乙醇清洗、干燥,制得性炭纤维基复合光催化剂;最后,模拟太阳光下评价复合光催化剂对尾气中主要成分的催化降解效果,调整硝酸镧和葡萄糖溶液浓度,确定TiO2中镧和碳最佳掺杂量,制备活性炭纤维基复合光催化剂。本发明制备的活性炭纤维复合光催化剂可吸收可见光,增加污染物富集,提高光催化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9100393A
公开(公告)日:2018-12-28
申请号:CN201811006918.1
申请日:2018-08-28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阻燃剂对火灾时沥青混合料传热传质行为影响的评价方法,属于沥青路面技术领域,解决目前只能通过宏观试验表征阻燃剂对沥青混合料燃烧的抑制作用、没有评价阻燃剂对沥青混合料燃烧过程中传热、传质行为影响、不能揭示阻燃剂对混合料阻燃机理的问题。本发明首先制备沥青混合料车辙板试件,切割成锥形量热仪试件,测得用于多场耦合数值模拟的试验参数;其次,在Auto CAD中建立隧道沥青路面燃烧数值模型,导入COMSOL多场耦合软件,设置控制性方程组,求解各参数;最后,模拟分析不同火灾工况下阻燃剂对沥青路面温度场分布和传热传质行为影响,并与试验结果比较,评价阻燃剂对火灾时沥青混合料传热传质行为的影响,对研发高效阻燃剂具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04899351B
公开(公告)日:2017-12-12
申请号:CN201510204852.7
申请日:2015-04-23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IPC: G06F17/50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基于离散元模拟的沥青混合料试件温度场分析方法,属于沥青混合料技术领域,解决有限元方法不能准确分析高温环境中沥青混合料试件内部温度场的问题。先成型沥青混合料试件,采集不规则集料分布数字图像,经图像处理后转化成二维CAD图像格式的数字试件;再导入离散元软件,根据集料块体和沥青砂浆的位置,分别生成不规则集料和沥青砂浆,构建二维的试件离散元模型;模拟试件在高温环境中受热情形,设置试件模型边界条件、集料与沥青砂浆热物性参数、单元内接触热阻;在试件模型周边施加某一恒定高温和室温热流,记录试件内部各点在不同时刻的温度变化情况,绘制比较图,并结合软件生成的温度场、热流分布云图分析沥青混合料试件温度场。
-
公开(公告)号:CN107400375A
公开(公告)日:2017-11-28
申请号:CN201710767468.7
申请日:2017-08-25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有机硅改性沥青基水泥路面嵌缝料制备方法,属于水泥路面技术领域,解决当前沥青基嵌缝料难以适应水泥路面的接缝宽度伸缩变化、易老化、力学性能较差,导致嵌缝料出现开裂、脱落、渗水、挤出等问题。首先在沥青基嵌缝料中添加有机硅改性剂进行改性,再利用差示扫描量热仪、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仪、扫描电镜和能谱仪等微观分析方法对有机硅改性沥青基嵌缝料进行表征,分析有机硅改性剂对嵌缝料微观性能的影响;最后对有机硅改性沥青基嵌缝料进行路用性能测试,确定各因素影响下有机硅改性剂的最佳掺量。本发明提供制备方法可使制备的有机硅改性沥青基嵌缝料更好适应水泥路面路用性能要求,改善嵌缝料受力状态和耐久性,延长其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11960733A
公开(公告)日:2020-11-20
申请号:CN202010860452.2
申请日:2020-08-24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IPC: C04B26/26 , C04B14/22 , C04B111/8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反光沥青混合料及其制备方法,目的在于,通过在沥青混合料中掺加钠钙硅酸盐玻璃珠,提升沥青混凝土路表面的反光特性;将消石灰以2%等质量取代矿粉,解决沥青与玻璃珠粘附性不足的问题,延长沥青混合料的使用寿命;混合料制备工艺简单,操作方便,制备成本较低;可以减少道路照明用电,节能减耗,符合绿色节能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理念;沥青混合料按质量份计,包括4.3~5.3份的基质沥青、0.6~5.0份的钠钙硅酸盐玻璃珠、61.5~63.7份的粗集料、24.0~26.3份的细集料、1.8~2.0份的消石灰、2.8~2.9份的矿粉。
-
公开(公告)号:CN111960732A
公开(公告)日:2020-11-20
申请号:CN202010860451.8
申请日:2020-08-24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IPC: C04B26/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掺配废玻璃集料的沥青混合料及其制备方法,目的在于,通过取定矿料级配,利用废玻璃集料等质量替代对应粒径矿料,最大可以将废玻璃集料掺量提高到30%左右;同时解决了普通沥青与玻璃集料黏附性不足的问题。所得混合料不仅能保持良好的路用性能,而且能够降低夏季路表温度。此外,该混合料的使用可大量促进废玻璃的回收利用,符合绿色节能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理念。沥青混合料按质量份计,包括4.3~5.3份的基质沥青、2.5~7.5份的废玻璃集料、60.1~63.0份的粗集料、22.9~25.2份的细集料、4.7~4.8份的矿粉。
-
公开(公告)号:CN110459270A
公开(公告)日:2019-11-15
申请号:CN201910742036.X
申请日:2019-08-12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IPC: G16C10/00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沥青及其改性剂相容体系模型建立方法,属于改性沥青技术领域,主要解决目前用于分子动力学模拟的改性剂与沥青相容体系模型中沥青分子模型比较简单,都是以一个典型分子代表沥青各组分,与沥青真实结构有较大差距,模型准确性较低的问题。本发明主要通过分子动力学模拟软件构建SBS嵌段共聚物分子结构模型和单个沥青系统晶胞模型,确定的两者的分子模型数量并在软件中组合,得到SBS改性沥青共混体系模型。本发明的共混体系模型中的改进沥青四组分模型由更大的分子组成,使得密度等的模拟值更接近真实沥青的数值,因此,模型在应用于分子动力模拟时具有较好的表征和预测性能,同时,也有助于沥青与SBS改性剂相容机理的研究。
-
公开(公告)号:CN104899351A
公开(公告)日:2015-09-09
申请号:CN201510204852.7
申请日:2015-04-23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IPC: G06F17/50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基于离散元模拟的沥青混合料试件温度场分析方法,属于沥青混合料技术领域,解决有限元方法不能准确分析高温环境中沥青混合料试件内部温度场的问题。先成型沥青混合料试件,采集不规则集料分布数字图像,经图像处理后转化成二维CAD图像格式的数字试件;再导入离散元软件,根据集料块体和沥青砂浆的位置,分别生成不规则集料和沥青砂浆,构建二维的试件离散元模型;模拟试件在高温环境中受热情形,设置试件模型边界条件、集料与沥青砂浆热物性参数、单元内接触热阻;在试件模型周边施加某一恒定高温和室温热流,记录试件内部各点在不同时刻的温度变化情况,绘制比较图,并结合软件生成的温度场、热流分布云图分析沥青混合料试件温度场。
-
公开(公告)号:CN110484007A
公开(公告)日:2019-11-22
申请号:CN201910756243.0
申请日:2019-08-14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高导热纳米碳纤维改性沥青制备方法,属于沥青路面材料制备领域,解决目前仅考虑直接选用纳米碳纤维作为改性剂、未考虑利用高导热纳米碳纤维来制备改性沥青的问题。本发明首先利用聚丙烯腈、N,N-二甲基甲酰胺、盐酸羟胺溶液、氯化铜溶液,采用静电纺丝法制得聚丙烯腈纳米纤维,经高温炭化、原位还原制得具有高导热性能的铜/纳米碳纤维,然后将其逐渐加至160℃的沥青中并用高速剪切乳化机剪切1小时,得到改性沥青,最后用快速导热系数测定仪测定成型的改性沥青光滑圆柱形试样的导热系数,以确定铜/纳米碳纤维的最佳掺量。本发明制备的高导热纳米碳纤维改性沥青可用于沥青路面的建设,提高冬季融雪化冰效率,保证出行人员安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