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935571B
公开(公告)日:2022-05-13
申请号:CN202110332758.5
申请日:2021-03-29
Applicant: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IPC: B23K26/364 , B64D15/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防冰功能性结构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机械表面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的防冰功能性结构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基体的表面制备楔形微结构,在基体的表面形成楔形微结构层;在所述楔形微结构层的表面制备纳米级晶格,在楔形微结构层的表面形成纳米级晶格层;将表面具有所述纳米级晶格结构层的基体进行低表面能处理,在基体的表面形成防冰功能性结构。本发明提供的防冰功能性结构设置有纳米级晶格以及微米级楔形沟槽,能够在方向力的作用下,实现固体表面上液体的有效抗黏附,同时使得固体表面上微小液滴被不断收集,并在液滴自身压差和方向力的作用下被定向运输离开固体表面,从而实现表面防冰。
-
公开(公告)号:CN112976350B
公开(公告)日:2022-02-22
申请号:CN202110207303.0
申请日:2021-02-24
Applicant: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IPC: B28D1/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用于纤维增强陶瓷基复合材料制孔的专用刀具,包括相连的刀体和刀柄,刀体具有相连的第一切削区和第二切削区,第一切削区设置PCD复合片,主切削刃利用过渡圆弧刃与副切削刃相连,过渡圆弧刃为弧形;相邻的切削刃之间具有端刃容屑槽;副切削刃延伸至第二切削区,第二切削区包括分屑槽,分屑槽将位于第二切削区的副切削刃分割为多段微切削刃。本发明的用于纤维增强陶瓷基复合材料制孔的专用刀具,在第二切削区设置了微切削刃,在刀具向下进给的过程中去除了较多的毛刺,提高了孔的加工质量;主切削刃与副切削刃之间的过渡圆弧刃,抑制了钻削过程中出现刀尖崩刃,延长了刀具的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13814451A
公开(公告)日:2021-12-21
申请号:CN202111190796.8
申请日:2021-10-13
Applicant: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环形回转状薄壁零件的自适应工装及柔性装夹方法,涉及航空航天薄壁件的辅助加工技术领域,自适应工装包括安装支承单元和自适应调整夹紧支撑单元;安装支承单元包括顶盖、基座和伸缩立柱;自适应调整夹紧支撑单元包括若干组自适应调整夹紧支撑结构,各自适应调整夹紧支撑结构均包括依次铰接的上滑块、伸缩杆、母线支撑杆和下滑块,上滑块在顶盖上的位置能够调节,下滑块在基座上的位置能够调节,母线支撑杆用于支撑环形回转状薄壁零件的内壁。柔性装夹方法包括工装构型预调整、零件安装与定位、零件夹紧与支撑和零件变形的自适应调整。本发明能够在提高工装通用性的同时,提高环形回转状薄壁零件的加工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3664295A
公开(公告)日:2021-11-19
申请号:CN202111050042.2
申请日:2021-09-08
Applicant: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加工蠕墨铸铁用表面织构刀具及其制备方法,其中,表面织构刀具包括刀具基体、设置于刀具基体上的表面织构以及覆盖在刀具基体上的耐磨涂层。表面织构用于储存切屑和输送切削液;耐磨涂层至少部分地覆盖在刀具基体的前刀面和后刀面上,耐磨涂层覆盖在表面织构外侧的区域。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将耐磨涂层与表面织构结合在刀具基体上,通过不同的手段提高刀具的耐热性和耐磨性,延长刀具寿命,从而满足蠕墨铸铁的加工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1974290B
公开(公告)日:2021-10-12
申请号:CN202010894624.8
申请日:2020-08-31
Applicant: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太极形被动式微混合器,包括盖片和基片。其中,盖片上设有至少两个进液孔和一出液孔;基片正对盖片的一面设有混合流道,混合流道包括至少两条入口通道、一主通道、若干混合单元和一出口通道,进液孔与入口通道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进液孔与入口通道的一端连通,入口通道的另一端与主通道的一端连通,出液孔与出口通道的一端连通,主通道的另一端和出口通道的另一端之间连接一个或串联连接多个混合单元,混合单元包括沿流体流动方向依次连接的长垂直转角通道、圆形空腔、圆弧通道和短垂直转角通道。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公开的微混合器在保证高混合效率的同时,流体的流动损失也小。
-
公开(公告)号:CN107505850B
公开(公告)日:2021-06-22
申请号:CN201710537152.9
申请日:2017-07-04
Applicant: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IPC: G05B17/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刀具换刀判断方法,属于机械制造刀具状态监测技术领域。刀具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的磨损,会对工件的加工质量产生极大影响,而传统的刀具监测效率低下。切削力直观地反映了刀具的工作状态,相关计算方法的研究也较为成熟。通过对刀具几何仿真,利用修正的削力经验公式计算,得到切削力样本;将样本置入机器学习框架,训练结果可应用到实际加工中。该方法可广泛应用于各种切削加工,对推动制造业智能化具有重大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2974932A
公开(公告)日:2021-06-18
申请号:CN202110255597.4
申请日:2021-03-09
Applicant: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激光诱导氧化和铣削同步复合加工的调节装置,包括第一直线位移机构,角度微调装置,第二直线位移机构和激光诱导氧化装置。第一直线位移机构包括第一支座和第一滑块,第一滑块在第一支座上沿竖直方向滑动,第一支座用于固定安装在机床主轴上;角度微调装置包括固定件和转动件,转动件转动安装于固定件上,固定件固定于第一滑块上;第二直线位移机构包括第二支座和第二滑块,第二滑块沿第二支座的长度方向滑动,第二支座固定于转动件上;激光诱导氧化装置固定于第二滑块上。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能够精密调节距离和角度,实现精准对焦功能,保证氧气喷射方向与激光束方向相同。
-
公开(公告)号:CN112479203A
公开(公告)日:2021-03-12
申请号:CN202011472104.4
申请日:2020-12-14
Applicant: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在金刚石表面原位生成减磨石墨烯薄膜的方法与制件,属于石墨烯薄膜制备技术领域。本发明以金刚石为原料,综合利用激光诱导金刚石相变、摩擦剥离法和电化学剥离法,在金刚石的表面原位生成减磨石墨烯薄膜。相对于传统的由石墨烯经沉积或喷涂形成减磨石墨烯薄膜的方法,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可以直接由碳源原位生成减磨石墨烯薄膜,保证石墨烯均匀、精准地生长在金刚石表面,并使减磨石墨烯薄膜与金刚石表面保持良好的粘附性,确保减磨石墨烯薄膜与金刚石基体具有较高的结合强度。
-
公开(公告)号:CN110081029B
公开(公告)日:2020-10-27
申请号:CN201910196359.3
申请日:2019-03-15
Applicant: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IPC: F15B11/028 , F15B11/16 , F15B13/06 , B23Q3/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面向零件变形控制的液压装置及控制方法,具有毛坯应力消减、机加工自适应夹紧及加工后机械校正功能,包含液压模块、两个零点快换模块、三个转角定位模块和若干浮动夹紧模块。本发明能够在一次夹紧后通过液压系统调节压力和液压油流动方向驱动浮动卡爪分别实现弹性弯曲零件、浮动夹紧零件和塑性校正零件的功能,通过液压模块驱动转角定位模块和零点快换模块实现夹紧和驱动零件的功能,不仅有助于提高加工精度,而且省去了零件在工位间转移的步骤提高了生产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1299668A
公开(公告)日:2020-06-19
申请号:CN201911267675.1
申请日:2019-12-11
Applicant: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IPC: B23C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不等齿距铣刀的齿间角确定方法。该方法包括:对铣削加工过程建立铣削加工动力学模型;针对工件材料及结构确定刀具类型,进而进行切削力系数辨识试验得到切削力系数;对刀具材料、刀具结构、加工悬长、装夹方式相同的刀具进行模态试验得到模态参数;利用半离散法在时域上对模型进行稳定性判定并获得在加工参数、切削力系数和模态参数下的铣削稳定性极限图;基于铣削稳定性极限图确定模型的特征乘子,求解出颤振频率;根据颤振频率对铣削加工动力学模型进行频域分析,对铣削加工的稳定性进行判别得到稳定性判别依据;根据稳定性判别依据确定不等齿距铣刀的齿间角。本发明能够快速准确地确定可用于高稳定性加工的刀具齿间角分布。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