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515312A
公开(公告)日:2016-04-20
申请号:CN201610045462.4
申请日:2016-01-22
Applicant: 吉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10/641 , H02K16/02 , B60K1/02 , H02K7/10 , H02K7/1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动汽车用双机械端口驱动装置,包括:呈同轴并列布置的第一驱动机构和第二驱动机构,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和第二驱动机构均包括:定子,其固定设置,并且所述定子上缠绕有定子绕组;以及绕线转子,其可旋转设置在所述定子内部,并且可旋转运动通过第一轴输出;笼形转子,其设置在所述定子和所述绕线转子之间,并且可旋转运动通过第二轴输出;第一传动机构和第二传动机构,其分别与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和第二驱动机构连接,选择性的将所述第一轴或第二轴的动力输出,以及能够选择性的将所述第一轴固定。本发明能够实现多种工作模式,并且能将第一和第二驱动机构锁定在一起,具有可靠性高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3085785A
公开(公告)日:2013-05-08
申请号:CN201310034452.7
申请日:2013-01-29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机电复合制动系统制动操纵机构,旨在克服现有技术存在驾驶员踩下制动踏板后电制动无法实现单独作用的问题,所述的机电复合制动系统制动操纵机构包括有制动踏板、传感器、回位弹簧、电机壳体、电机转子、电机定子与旋转平移传动机构。电机定子固定于电机壳体的内腔,插入电机定子内孔的电机转子采用1号轴承与2号轴承安装在电机壳体的内腔为转动连接,电机转子套装在旋转平移传动机构上为花键副连接,旋转平移传动机构的左端与输入力推杆右端为滑动连接,回位弹簧套装在位于输入力推杆与电机壳体之间的旋转平移传动机构的左端,输入力推杆的左端与制动踏板的中部铰接,制动踏板上端的固定转轴端的一端与传感器的旋转端固定连接。
-
公开(公告)号:CN102442290A
公开(公告)日:2012-05-09
申请号:CN201110329743.X
申请日:2011-10-26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驻车制动及辅助起步控制装置,控制装置包括信号采集器件,智能驻车制动控制器(11)和驻车执行机构。所述的驻车执行机构包括驻车制动手柄棘爪按钮(14)、驻车制动手柄(15)、驻车制动手柄棘爪推杆(16)、IPB棘爪推杆(17)、驻车制动手柄棘爪(18)、驻车制动手柄棘爪推杆复位弹簧(19)、驻车制动手柄棘轮(20)、金属拉索(21),拉索挡块(22)、驻车制动手柄复位弹簧(23)、IPB电机支架(24)、IPB棘轮(26)、绞轮(27)、直流电机及其减速机构(28)、IPB棘爪(29)、IPB棘爪复位弹簧(30)、IPB棘爪拉索(31)、电磁铁(32)与IPB棘爪杠杆(33)。
-
公开(公告)号:CN101603972B
公开(公告)日:2011-02-09
申请号:CN200910067267.1
申请日:2009-07-08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汽车电子稳定控制系统中利用加速度传感器测量汽车侧向加速度与横摆角速度的方法,即用于汽车稳定性控制系统的横摆角速度与加速度测量方法。该方法是在基座上布置两个双轴加速度传感器(微机电加速度传感器),这两个加速度传感器要布置在一个平面内,并相距一段距离l,应有一个敏感轴位于同一直线上。两个加速度传感器测得的信号输入到一个微处理器,并由后者进行信号处理,然后通过数字信号输出接口输出加速度与横摆角速度信号。本发明可明显降低汽车电子稳定控制系统中横摆角速度信号测量的技术难度与成本,从而使汽车电子稳定控制系统的成本明显降低。解决了由于微机电陀螺技术落后而影响电子稳定控制系统产品研发的难题。
-
公开(公告)号:CN101487502B
公开(公告)日:2010-08-25
申请号:CN200910066589.4
申请日:2009-03-04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F16D48/06
Abstract: 一种汽车电控自动离合器助力装置,主要由电控驱动系统、助力器和驱动元件组成,所述的驱动元件包括驱动主动件和与驱动主动件采用机械传动方式连接的驱动从动件,所述的助力器包括密封在助力器壳和助力器盖内的助力器活塞和助力器活塞杆,助力器活塞杆与助力器活塞连接端设有带内凸台的凹槽,凹槽内装有阀座、复位弹簧和阀芯,助力器活塞杆的左端通过活塞杆套装在与助力器壳固定连接的支架右侧,助力器活塞杆内装有与驱动从动件相连接的助力器推杆,离合器顶杆座通过锥面与助力器活塞配合。本发明在不改变离合器基本结构基础上,对离合器分离与结合的位移和速度进行实时控制,极大地提高了自动控制精度和响应速度。
-
公开(公告)号:CN100437074C
公开(公告)日:2008-11-26
申请号:CN200610016958.5
申请日:2006-06-20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轮胎与路面纵向附着特性的实时测定方法及其测试车,是将被测轮胎安装在进行路面行驶的测试车的车轮上,通过设置在测试车驱动轮上的转矩/转速传感器测得驱动轮上的驱动转矩与车轮转速,通过设置在测试车从动轮上的转速传感器测得从动轮的车轮转速ω;根据测试车驱动轮与地面之间的正压力N及车轮半径rw,由式(1)和式(2)即可计算得出该车轮轮胎与路面之间的附着系数u和驱动轮的滑转率λ:按式(1)、式(2)编程的数据处理单片机,接受由从动轮上的转速传感器及驱动轮上的转速/转矩传感器传来的转速与转矩信号,计算获得车轮附着系数和滑转率,然后将计算结果传送至笔记本电脑进行记录、保存及显示,以实现轮胎纵向附着特性的实时、连续性测定。
-
公开(公告)号:CN111301095B
公开(公告)日:2024-11-15
申请号:CN202010234492.6
申请日:2020-03-30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B60G21/055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汽车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具备双向刚度的可调节式横向稳定装置。该稳定装置包括T型杆、调整垫片、稳定杆固定支架、偏转支架、推/拉杆、弹簧、弹簧固定支架、三角臂、三角臂固定支架、悬架杆和虚拟轮胎;本发明在原有稳定杆只能提供抗侧倾特性的基础上,增加了赛车在加减速过程中的俯仰刚度,并可以通过在矩形竖杆上增减垫片以及调整圆形横杆支架套筒伸缩实现对俯仰刚度及侧倾刚度的调整。该结构稳定装置在具有稳定杆特性的基础上,兼顾了第三弹簧的功能,部分简化了悬架结构,并保证在不同的行驶工况下提供合适的侧倾俯仰特性,改善车轮附着条件,使赛车具有更好的转弯和加速性能,提高汽车的操纵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156325A
公开(公告)日:2021-07-23
申请号:CN202110289004.6
申请日:2021-03-18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G01R31/392 , G01R31/367 , G01R31/38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对电池的健康状态进行估计的方法,具体步骤如下:步骤一,在25℃温度下,对锂离子电池进行三种不同的测试方案;步骤二,通过对各个分量的预测,得出预测结果IMF1*、IMF2*、IMF3*、IMF4*和Residual*以及相对应的各个分量预测误差;步骤三,重构步骤二中每一个分量信号的预测结果,最终的容量预测结果为各个分量预测相加之合。本发明的混合模型可以对电池的SOH和RUL进行实时的精确预测,避免因电池过度使用引发的事故灾难,利用改进的带有自适应噪声的互补集合经验模态分解算法对容量数据进行分解,可以避免数据中噪声的干扰。
-
公开(公告)号:CN112109688A
公开(公告)日:2020-12-22
申请号:CN202010825791.7
申请日:2020-08-17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驻车自锁功能的伺服制动系统,橡胶块座左侧设置有第一突起,右侧设置有第二突起,第一突起内形成第一凹槽,第二突起内形成第二凹槽;踏板推杆上设置有第三突起,第一凹槽内设置橡胶块,踏板推杆穿过滚珠丝杠副和橡胶块座,并与橡胶块接触;踏板回位弹簧位于第二凹槽与第三突起之间,顶杆一端连接主缸总成,另一端与橡胶块接触,滚珠丝杠副的左端设置在第三突起上。本发明通过电机利用滚珠丝杠副将旋转运动转化为直线运动,比传统的机械式有更高的控制精度和响应速度,且制动油缸安装油压传感器,可以自动监测液压油压力,防止漏油事件的发生,大大降低了制动器时效带来的一系列危害。
-
公开(公告)号:CN109353526A
公开(公告)日:2019-02-19
申请号:CN201811440909.3
申请日:2018-11-29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B64D27/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轻型电动飞行器的增程式能量转换机构,目的是解决现阶段轻型电动飞行器续航能力短、电池重量大以及大容量电池组难于控制等问题。本发明包括架体、壳体、二冲程发动机、小带轮、大带轮、同步带和永磁同步电机,所述的壳体和二冲程发动机设在架体上,小带轮两端通过轴承连接在壳体上,二冲程发动机的输出轴与小带轮同轴固连;大带轮的一端与永磁同步电机的转子同轴固连,另一端通过轴承连接在壳体上;小带轮和大带轮通过同步带相连;永磁同步电机固定在壳体内,定子端连接有输电线。本发明对飞行器进行供电,代替原有的电池组,降低了大容量电池组中因电池间差异而难于控制的难度,减轻了飞行器整体质量。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