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燃料电池发动机用两级增压直驱空气压缩机

    公开(公告)号:CN104976146B

    公开(公告)日:2017-09-26

    申请号:CN201510344757.7

    申请日:2015-06-19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燃料电池发动机用两级增压直驱空气压缩机,包括由外到内依次布置的壳体、电机定子、电机转子和电机主轴,以及电机端盖和电机驱动器,所述电机端盖设于壳体的两端,所述电机主轴的两端通过轴承连接电机端盖,所述电机驱动器连接电机定子,所述电机主轴的两端分别设有叶轮,所述叶轮上套设有蜗壳,所述蜗壳与电机端盖密封连接,并设有进气口与出气口,一端蜗壳的出气口连接另一端蜗壳的进气口。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采用两级增压方式,可以满足燃料电池发动机空气供应系统的压力、流量范围宽需求,具有效率高、体积小、重量轻、响应速度快、整体结构紧凑、转速高、机械强度高、损耗小、维护简单等优点。

    一种电动汽车动力系统的远程测试与验证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5928711A

    公开(公告)日:2016-09-07

    申请号:CN201610247478.3

    申请日:2016-04-20

    Applicant: 同济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M17/00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动汽车动力系统的远程测试与验证系统,用以实现异地电动汽车动力系统的测试与验证,该系统包括分别位于异地的驾驶模拟器和测功装置,所述的测功装置包括测试电机、测试PC和测功机台,所述的驾驶模拟器通过Internet与测试PC通信,所述的测试PC分别与测试电机和测功机台连接,所述的测功机台与测试电机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远程异地、空间延展性高、适用不同工况、通用性强、应用广泛等优点。

    一种可在线自调整的增程式电动汽车能量管理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3507656B

    公开(公告)日:2016-02-17

    申请号:CN201310470412.7

    申请日:2013-10-10

    Applicant: 同济大学

    Inventor: 宋珂 姜蕴珈 章桐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10/7005 Y02T10/7044 Y02T90/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在线自调整的增程式电动汽车能量管理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1)在实车行驶时,控制端整车控制器VMS测量不同SOC参数值下对应的能量源参数;(2)根据能量源参数得到能量源充放电效率随功率变化的情况,结合增程式电动车动力系统损失功率最小计算方法,并利用BP神经网络拟合算法,对能量管理控制规则拟合调整,从而实现能量管理控制规则的在线更新;(3)VMS根据混合动力系统的SOC参数和整车需求功率,结合能量管理控制规则实时控制混合动力系统的功率输出分配。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高了电动汽车能量管理控制的准确性以及混合动力系统的燃料经济性,具有良好的工程实用价值。

    一种电动汽车燃料电池群组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109356A

    公开(公告)日:2015-12-02

    申请号:CN201510566376.3

    申请日:2015-09-08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动汽车燃料电池群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车载的大功率燃料电池堆分为若干个小功率燃料电池堆,在电动汽车运行过程中,通过分组启停的方式开启和关闭若干个小功率燃料电池堆;所述分组启停的方式包括:根据电动汽车运行状态开启若干个小功率燃料电池堆,同时,根据小功率燃料电池堆的性能衰减程度关闭若干个小功率燃料电池堆。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可运用于电动汽车燃料电池管理控制,以提高动力系统效率和燃油经济性,延缓燃料电池的性能衰减程度,增加燃料电池动力系统的使用寿命,具有良好的工程实用价值等优点。

    一种车载燃料电池发动机背压控制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3248289B

    公开(公告)日:2015-10-21

    申请号:CN201310145316.5

    申请日:2013-04-24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载燃料电池发动机的背压控制系统,包括控制模块和背压阀本体,所述的背压阀本体包括驱动电机(直流无刷电机)、减速齿轮组、阀门、复位弹簧以及位置传感器,所述的驱动电机连接减速齿轮组,所述的阀门的前端与减速齿轮组连接,后端与复位弹簧连接,所述的位置传感器设置在阀门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控制模块包括控制器和电机驱动器,所述的控制器连接位置传感器以及汽车的发动机ECU,所述的电机驱动器的输入端连接控制器,输出端连接驱动电机。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可靠性好,使用维修方便,控制策略易于实现,有利于提高燃料电池汽车的动力性、经济性、可靠性等性能。

    一种基于模糊控制的增程式电动车能量管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951039B

    公开(公告)日:2015-04-29

    申请号:CN201210465592.5

    申请日:2012-11-16

    Applicant: 同济大学

    Inventor: 章桐 宋珂 洪先建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模糊控制的增程式电动车能量管理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1)整车控制器获取蓄电池SOC和总线需求功率数据;2)整车控制器判断蓄电池SOC是否小于或等于90%,若是,则执行步骤3),若否,则通过CAN总线控制增程器关闭;3)模糊控制模块根据隶属度函数对蓄电池SOC和总线需求功率数据进行模糊化;4)对模糊化后的数据根据设定的模糊规则和隶属度函数进行模糊推理;5)利用重心法对推理结果进行反模糊化,输出增程器及蓄电池的输出功率分配值;6)整车控制器将增程器及蓄电池的输出功率分配值通过CAN总线发送给增程器和蓄电池。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适应性强、可提升整车性能等优点。

    干式5速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电子控制单元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2619970B

    公开(公告)日:2015-03-04

    申请号:CN201110030636.7

    申请日:2011-01-28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干式5速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电子控制单元,包括主控芯片、信号调理电路、电源电路,所述的主控芯片分别与信号调理电路、电源电路连接,所述的主控芯片包括CPU、最小系统电路、离合器及换挡电机驱动电路、双CAN通讯电路、SPI电路、与节气门控制器连接的SCI电路、A/D转换模块、I/O口、ECT模块,所述的CPU分别与最小系统电路、离合器及换挡电机驱动电路、双CAN通讯电路、SPI电路、SCI电路、A/D转换模块、I/O口连接、ECT模块。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成本低、可靠性高等优点。

    一种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电控单元电磁兼容性测试平台

    公开(公告)号:CN102841271B

    公开(公告)日:2014-09-17

    申请号:CN201210144904.2

    申请日:2012-05-10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电控单元电磁兼容性测试平台,该测试平台包括模拟负载箱、被测TCU、上位机和电池,所述的被测TCU与模拟负载箱连接,所述的模拟负载箱通过CAN总线与上位机通讯连接,所述的电池与模拟负载箱连接;模拟负载箱连接电池上电后,向被测TCU提供测试所需的输入信号和模拟负载,同时通过CAN总线与上位机通讯,上位机监控并记录被测TCU的测试数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可节省EMC测试成本、集成度高等优点。

    一种测定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阳极体积的装置及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034384A

    公开(公告)日:2014-09-10

    申请号:CN201410228343.3

    申请日:2014-05-27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测定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阳极体积的装置,该装置包括泵气机(1)、压力计(2)、待测燃料电池阳极(3)、阀门(4)、导管(5)、量杯(6)及水槽(8),泵气机(1)通过导管(5)依次连接压力计(2)、待测燃料电池阳极(3)及阀门(4),水槽(8)中盛有去离子水(7),量杯(6)垂直倒置于水槽(8)中,调整量杯(6)浸没于去离子水(7)的垂直高度,使去离子水(7)完全充满量杯(6),并将量杯(6)固定住,导管(5)的末端通过水槽(8)中的去离子水(7)伸入至量杯(6)中。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本发明装置测定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阳极体积所得结果误差小,装置简单,操作方便,具有较好的实用性。

    基于Bang-bang控制的无刷直流电机换相转矩波动的抑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414421A

    公开(公告)日:2013-11-27

    申请号:CN201310312471.1

    申请日:2013-07-23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Bang-bang控制的无刷直流电机换相转矩波动的抑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判断电机的工作区间;(2)若处于换相工作区间,计算转矩波动指标,并与上限值和下限值进行比较,进入步骤(3),若处于非换相工作区间,则返回步骤(1);其中转矩波动指标为反应转矩波动大小的参数,上限值和下限值为设定值;(3)根据转矩波动指标与上限值和下限值的比较结果,控制电机关断相的导通和关断。本发明克服了当前无刷直流电机转矩波动抑制解决方案中最佳换相时刻难以精确确定,不能在电机全速范围内实施,控制策略复杂等缺点,能够在电机运行全速范围下均有效而实用,有效地解决了电机换相转矩脉冲问题,大大提高了电机运行的可靠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