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面板
    1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272664A

    公开(公告)日:2011-12-07

    申请号:CN200980153281.1

    申请日:2009-12-08

    Inventor: 八代有史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F3/0412 G02F1/13338 G06F3/04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液晶面板。在形成有作为驱动液晶的开关元件的多个薄膜晶体管(16)和多个硅光电二极管(17)的第一透光性基板(10)、与第二透光性基板(20)之间封入有液晶层(19)。在硅光电二极管的光接收部(30)的第二透光性基板一侧的面或者与第二透光性基板相反一侧的面形成有衍射光栅(35,36)。由此,能够提供具备提高了光检测灵敏度的光传感器功能的液晶面板。

    光电转换元件
    16.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2696114B

    公开(公告)日:2015-02-11

    申请号:CN201080060734.9

    申请日:2010-12-1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31/02327

    Abstract: 光电转换元件(10)包括半导体层(13)和在半导体层(13)的内部形成的光子晶体(21),光子晶体(21)是在半导体层(13)的内部配置有与半导体层(13)的介质相比折射率小的纳米棒(19)而形成的,当令光子晶体(21)的共振峰的波长为λ时,纳米棒(19)以λ/4以上λ以下的间距、二维且周期性地配置,作为表示由光子晶体(21)与外界的耦合引起的共振效果的大小的Q值的Qv与作为表示半导体层(13)的介质的共振效果的大小的Q值的Qα处于满足0.2Qv≤Qα≤5.4Qv的范围,其中,该Qv与表示光子晶体(21)与外界的耦合的强度的系数кv的倒数成比例,该Qα与半导体层(13)的介质的光的吸收系数αa的倒数成比例。由此,能够提高具备光子晶体结构的光电转换元件的光的吸收率。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1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356348A

    公开(公告)日:2012-02-15

    申请号:CN200980158112.7

    申请日:2009-10-16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抑制对比度下降且能够提高光的利用效率的液晶显示面板。液晶显示面板(10)的彩色滤光片(17)包括:形成有开口部(21a)的黑矩阵(21)、配置于红色显示区域R的开口部(21a)内的红色荧光体层(22)及红色滤光层(23)、配置于绿色显示区域G的开口部(21a)内的绿色荧光体层(24)及绿色滤光层(25)、和配置于蓝色显示区域B的开口部(21a)内的透明树脂层(26)及蓝色滤光层(27)。在透明树脂层(26)的光出射面形成有多个凸部(26c),透明树脂层(26)具有不同于与光出射面接触的蓝色滤光片层(27)的折射率。透明树脂层(26)是光扩散层,能够增大蓝色光的视角。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