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130558B
公开(公告)日:2024-02-09
申请号:CN202310127942.5
申请日:2023-02-17
Applicant: 扬州大学 , 深能南京能源控股有限公司
IPC: H01L31/18 , H01L31/0216 , H01L31/0224 , H01L31/0352 , H01L31/06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太阳能光伏行业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全背电极钝化接触电池的制备方法及其产品。通过在背面一步低温扩散沉积的方式形成超薄隧穿氧化层,通过低压气相化学沉积的方式形成本征微晶硅层,之后利用硼浆料及磷浆料印刷在本征微晶硅层上形成选择性的硼及磷掺杂区域,省去了多晶硅绕镀去除、掩膜层生长以及高温扩散的工艺流程,避免高温扩散过程中无法控制气流的单面性而导致的绕扩,之后利用高温退火将硼及磷同时掺杂进入本征微晶硅层中,其中硼掺杂细栅图形区域形成p+层,磷掺杂细栅图形区域形成n+层。通过硅基的异位元素激活,激活p+层及n+层中掺杂元素的活性;利于电流的输送,降低载流子输运导致的复合。
-
公开(公告)号:CN115810767A
公开(公告)日:2023-03-17
申请号:CN202211573300.X
申请日:2022-12-08
IPC: H01M4/90 , H01M4/88 , H01M8/101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燃料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阴极催化剂、制备方法及无膜有氧直接甲醇燃料电池,其中阴极催化剂是Cu和Fe以纳米颗粒的形式被Cu和N掺杂的碳材料包裹形成的CuFe@Cu‑N‑C,有效降低了阴极催化剂的成本,并有效提高ORR的动力学反应速率,同时,本发明还对无膜有氧直接甲醇燃料电池进行结构化设计,有效提高了电池内部的离子和电子传输和提高燃料电池功率,基于该阴极催化剂和无膜有氧直接甲醇燃料电池结构的协同作用下,使得本发明的无膜有氧直接甲醇燃料电池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优异电池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5285322A
公开(公告)日:2022-11-04
申请号:CN202210694527.3
申请日:2022-06-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软体机器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轨迹可控的微型仿水母机器人及其控制方法,微型仿水母机器人由下到上依次包括电磁驱动推进器、电磁驱动重心调节盘和气室;电磁驱动推进器包括同轴设置的柔性翼和电磁驱动模块,电磁驱动模块设置在柔性翼和电磁驱动重心调节盘之间,电磁驱动模块沿轴向往复运动,并带动柔性翼往复摆动;电磁驱动重心调节盘包括刚性圆盘和设置在刚性圆盘上的四个电磁重心调节模块,四个电磁重心调节模块呈轴对称分布;控制电磁驱动重心调节盘的重心偏移;气室内部设置有控制模块,控制模块驱动电磁驱动模块和电磁重心调节模块,使得微型仿水母机器人轨迹可控,有望在水下资源勘查、环境监测等领域得到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4852965A
公开(公告)日:2022-08-05
申请号:CN202210736562.7
申请日:2022-06-27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多晶硅生产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多晶硅的循环氢气的提纯方法。包括如下过程:S1:将氢气进行预净化处理;S2:将预净化氢气引入提纯装置,沿第一方向流入选择性吸氢材料,并在选择性吸氢材料中位于垂直于第一方向的两平面间流通,且在经过选择性吸氢材料后流出提纯装置;S3:当吸附的氢气达到饱和后,吸氢过程结束,并对提纯装置进行吹扫;S4:降低提纯装置内的压力,或提高选择性吸氢材料的温度,使选择性吸氢材料脱附释放出高纯氢气并收集。通过在尺寸一定的提纯装置内大幅度提高气体吸附通道距离,提高吸附效率。该方法不需要采用压缩机,就能够提高纯净氢气的压力,满足了生产的要求,节省了压缩机的动力消耗,降低了能耗。
-
公开(公告)号:CN115810767B
公开(公告)日:2024-06-25
申请号:CN202211573300.X
申请日:2022-12-08
IPC: H01M4/90 , H01M4/88 , H01M8/101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燃料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阴极催化剂、制备方法及无膜有氧直接甲醇燃料电池,其中阴极催化剂是Cu和Fe以纳米颗粒的形式被Cu和N掺杂的碳材料包裹形成的CuFe@Cu‑N‑C,有效降低了阴极催化剂的成本,并有效提高ORR的动力学反应速率,同时,本发明还对无膜有氧直接甲醇燃料电池进行结构化设计,有效提高了电池内部的离子和电子传输和提高燃料电池功率,基于该阴极催化剂和无膜有氧直接甲醇燃料电池结构的协同作用下,使得本发明的无膜有氧直接甲醇燃料电池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优异电池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6344632A
公开(公告)日:2023-06-27
申请号:CN202310127943.X
申请日:2023-02-17
Applicant: 扬州大学
IPC: H01L31/0216 , H01L31/0368 , H01L31/0352 , H01L31/068 , H01L31/1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太阳能光伏行业领域,尤其涉及一种POLO‑IBC钝化接触电池及其制备方法。钝化接触电池包括基体,基体的正面由内向外依次为AlOx钝化层和SiNx钝化层,背面由内向外依次为SiNx隧穿层,SiOx隧穿层,梯度掺杂III族元素多晶硅形成的p+层,SiNx隧穿层,梯度V族元素掺杂多晶硅形成的n+层,AlOx钝化层,SiNx钝化层,N/P之间的隔离带,p+finger和n+finger。本发明通过制备热稳定性较高的SiNx隧穿层和SiOx隧穿层作为空穴隧穿层,利用梯度V族元素掺杂多晶硅形成的n+层作为电子传输层,制备出了钝化性能较优的掺杂多晶硅层,可有效的改善欧姆接触,提升填充因子;同时引入热稳定性高、价带偏移小的氮化硅形成电子隧穿层,可避免掺杂元素的内扩;提升了电池的开路电压和短路电流。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