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708663A
公开(公告)日:2005-12-14
申请号:CN200380102091.X
申请日:2003-10-24
Applicant: 昭和电工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5B1/10 , F25B2309/06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制冷系统,该制冷系统具有一包含独立的低压和高压压缩部(51)和(52)的两级压缩机(50),一具有独立的初级和二级放热通路(61)和(62)的放热装置(60),一膨胀阀(72)和一冷却器(73)。经过该低压压缩部(51)初次压缩的制冷剂被该初级放热通路(61)初次放热。经过初次放热的制冷剂被高压压缩部(52)二次压缩。经过二次压缩的制冷剂被该二级放热通路(62)二次放热,从而得到低温、高压制冷剂。该低温、高压制冷剂被膨胀阀(72)减压和膨胀,并通过冷却器(73)以吸收室内空气的热量,然后返回压缩机(50)的低压压缩部(51)。在此系统中,在放热过程中的制冷剂温度可保持较低。
-
公开(公告)号:CN101208796B
公开(公告)日:2011-04-27
申请号:CN200680023148.0
申请日:2006-06-27
Applicant: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 昭和电工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5K7/20263 , F28F3/027 , H01L23/3672 , H01L23/473 , H01L2924/0002 , H01L2924/00
Abstract: 功率模块用散热器(1)可在至少一个面上搭载功率器件(101)。散热器(1)具有用于使对功率器件(101)进行散热的冷却介质流通的冷媒流路(1d)、以及设于冷媒流路(1d)内的波形翅片(1a)。波形翅片(1a)具有沿冷却介质的流通方向延伸的峰部(21b)、谷部(21c)、以及连接彼此相邻的峰部(21b)和谷部(21c)之间的侧壁(21a)。由彼此相邻的两个侧壁(21a)和位于这两个侧壁(21a)之间的峰部(21b)或谷部(21c)构成翅片部(21)。在各侧壁(21a)上设有散热窗(31),该散热窗起到使在相应的翅片部(21)的内侧流通的冷却介质至少发生旋转的作用。根据这样的散热器(1),能够实现散热性能的进一步的提高。
-
公开(公告)号:CN100578768C
公开(公告)日:2010-01-06
申请号:CN200680024815.7
申请日:2006-07-05
Applicant: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 昭和电工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5K3/0061 , H01L23/367 , H01L23/3677 , H01L23/3735 , H01L23/473 , H01L2924/0002 , H05K1/0306 , H05K3/341 , H05K2201/0373 , H05K2201/1028 , H05K2203/0405 , Y02P70/613 , H01L2924/00
Abstract: 散热装置(1),具有一个面被作为发热体搭载面的绝缘基板(3)和固定在绝缘基板(3)的另一个面上的散热器(5)。绝缘基板(3)在与发热体搭载面相反的面上设有金属层(7)。使由高导热性材料构成、且具备板状主体(10)及在板状主体(10)的至少一个面上隔开间隔地形成的多个突起(11)的应力缓和部件(4),介于在绝缘基板(3)的金属层(7)和散热器(5)之间。应力缓和部件(4)的突起(11)的前端面被硬钎焊在金属层(7)上。板状主体(10)上的没有形成突起(11)的面被硬钎焊在散热器(5)上。采用该散热装置(1),可以降低材料成本,而且散热性能优异。
-
公开(公告)号:CN101218671A
公开(公告)日:2008-07-09
申请号:CN200680024815.7
申请日:2006-07-05
Applicant: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 昭和电工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5K3/0061 , H01L23/367 , H01L23/3677 , H01L23/3735 , H01L23/473 , H01L2924/0002 , H05K1/0306 , H05K3/341 , H05K2201/0373 , H05K2201/1028 , H05K2203/0405 , Y02P70/613 , H01L2924/00
Abstract: 散热装置(1),具有一个面被作为发热体搭载面的绝缘基板(3)和固定在绝缘基板(3)的另一个面上的散热器(5)。绝缘基板(3)在与发热体搭载面相反的面上设有金属层(7)。使由高导热性材料构成、且具备板状主体(10)及在板状主体(10)的至少一个面上隔开间隔地形成的多个突起(11)的应力缓和部件(4),介于在绝缘基板(3)的金属层(7)和散热器(5)之间。应力缓和部件(4)的突起(11)的前端面被硬钎焊在金属层(7)上。板状主体(10)上的没有形成突起(11)的面被硬钎焊在散热器(5)上。采用该散热装置(1),可以降低材料成本,而且散热性能优异。
-
公开(公告)号:CN1111717C
公开(公告)日:2003-06-18
申请号:CN96108774.9
申请日:1996-07-05
Applicant: 昭和电工株式会社
IPC: F28F13/1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8F3/048 , B21C23/10 , B21C37/151 , F28D1/0316 , F28D1/0391 , F28D2021/0071 , F28D2021/0084
Abstract: 用于热交换器的一种冷却管含有扁平管,扁平管在其内部具有平行的冷却介质通道和含有上及下壁以及一组在上及下壁之间联接的加强壁,加强壁沿着管纵向地延伸并以预定的距离彼此间隔分布。每个加强壁都制有一组联通孔,用于构成平行的冷却介质通道以便彼此沟通。每个加强壁的开口率为10~40%,开口率是加强壁上的所有联通孔与加强壁的比例。
-
公开(公告)号:CN210984892U
公开(公告)日:2020-07-10
申请号:CN201922100262.6
申请日:2019-11-29
Applicant: 昭和电工株式会社
IPC: H01M10/613 , H01M10/625 , H01M10/653 , H01M10/6568 , H01M10/655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够防止外包袋变形的热交换器。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对象的热交换器,具备墙壁材料(50)形成为袋状的外包袋(5),并且经由在外包袋(5)的端部设置的出入口(55)而使热介质对于外包袋(5)的内部流入和流出,墙壁材料(50)是在金属制的传热层(51)的至少一面侧设有树脂制的被覆层(52)的层压材料。在外包袋(5)的端部收纳加固构件(1)。加固构件(1)具有:一对墙壁材料支持部(11),其与外包袋(5)的相对的一对墙壁材料(50)的内表面分别接合;以及间隔部(12),其设置在一对墙壁材料支持部(11)之间,并且保持两个墙壁材料支持部(11)间的间隔。
-
公开(公告)号:CN210773596U
公开(公告)日:2020-06-16
申请号:CN201921590663.8
申请日:2019-09-24
Applicant: 昭和电工株式会社
IPC: F28D15/00 , F28F9/00 , F28F9/26 , F28F21/06 , F28F21/08 , H01M10/613 , H01M10/625 , H01M10/653 , H01M10/6568
Abstract: 一种使用层压材料的热交换器,能够将出入口构件以稳定状态固定。其具备由在传热层(31)上设有被覆层(32)的外包层压材料(30)形成为袋状的外包袋(3),经由贯穿外包层压材料(30)的出入口(35)而使热介质相对于外包袋(3)的内部流入和流出。其具备在筒状的贯穿筒部(11)的一端设有比外包层压材料强度更高的凸缘部(12)的第1出入口构件(1)、和具有比外包层压材料强度更高的凸缘部(22)的第2出入口构件(2)。第2出入口构件(2)配置在外包层压材料(30)的一面侧,第1出入口构件(1)配置在另一面侧,并且贯穿筒部(11)贯穿配置于出入口(35)和第2出入口构件(2)的中央孔,两个出入口构件(1,2)结合,由此在两个凸缘部(12,22)夹持外包层压材料(30)的出入口周缘部的状态下,两个出入口构件(1,2)固定于外包袋(3)。
-
公开(公告)号:CN212227821U
公开(公告)日:2020-12-25
申请号:CN202020659545.4
申请日:2020-04-27
Applicant: 昭和电工株式会社
IPC: F28D15/00 , H01M10/613 , H01M10/625 , H01M10/6556 , H01M10/6567 , B29C65/16 , B29C65/78
Abstract: 提供一种使用层压材料的接合件,能够在使树脂构件长期稳定的状态下安装,能够得到足够的耐久性,并且能够提高产品价值。本实用新型的对象是一种使用层压材料的接合件(1),其特征在于,具备在金属层(51)的至少一面侧设有树脂制的被覆层(52)的层压材料(L)、以及透射激光(P)的树脂构件(3),接合件(1)具有被覆层(52)与树脂构件(3)抵接且被覆层(52)与树脂构件(3)通过激光熔敷而彼此接合了的接合部(W)。
-
公开(公告)号:CN209401796U
公开(公告)日:2019-09-17
申请号:CN201822179977.0
申请日:2018-12-25
Applicant: 昭和电工株式会社
IPC: H01M10/613 , H01M10/6556 , H01M10/62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够将构成电池组的所有单电池效率良好地冷却或加热的电池组装置。电池组装置(1)具有将在传热器(4)的传热介质流通路(6)内流动的传热介质所具有的冷能或热能向电池组(2)的各单电池(3)传递的热传导部件(7)。热传导部件(7)中,通过第1单电池侧接触部(15)、第1连结部(18)和第2连结部(19)形成具有弹簧弹性的变形部(10),第1单电池侧接触部(15)与单电池(3)的第1受热面(13)接触,第1连结部(18)将第1单电池侧接触部(15)和与传热器(4)的传热面(5)接触的传热器侧接触部(17)连结,第2连结部(19)将与单电池(3)的第2受热面(14)接触的第2单电池侧接触部(16)和传热器侧接触部(17)连结。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