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172917A
公开(公告)日:2021-01-05
申请号:CN202010596743.5
申请日:2020-06-28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2D6/00 , B62D137/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辆控制系统(30),所述车辆控制系统对控制车辆(1)的行为的行为控制装置(20)进行控制,所述车辆控制系统包括:前馈计算单元(71),所述前馈计算单元根据所述车辆的转向角,来计算所述行为控制装置的前馈控制量;反馈计算单元(72),所述反馈计算单元根据从所述转向角计算出的目标车辆状态量与实际车辆状态量之间的差异,来计算所述行为控制装置的反馈控制量;校正单元(73),所述校正单元通过根据所述反馈控制量对所述前馈控制量进行校正,来计算经校正的前馈控制量;以及目标控制量计算单元(74),所述目标控制量计算单元根据所述反馈控制量和所述经校正的前馈控制量,来计算所述行为控制装置的目标控制量。
-
公开(公告)号:CN111137091A
公开(公告)日:2020-05-12
申请号:CN201911070753.9
申请日:2019-11-05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0G17/015 , B60G17/01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车辆的悬架控制系统,该悬架控制系统包括:俯仰力矩计算单元,该俯仰力矩计算单元被配置为计算目标俯仰力矩;分配比计算单元,该分配比计算单元被配置为基于侧倾率和车速来计算前后分配比,基于侧倾率与车速来计算前分配比,并且基于侧倾率和车速来计算后分配比;以及阻尼力计算单元,该阻尼力计算单元被配置为基于目标俯仰力矩、前后分配比以及前分配比,来计算与相应前轮对应的阻尼器的目标阻尼力,并且基于目标俯仰力矩、前后分配比以及后分配比,来计算与相应后轮对应的阻尼器的目标阻尼力。
-
公开(公告)号:CN113400881B
公开(公告)日:2024-06-04
申请号:CN202110256549.7
申请日:2021-03-09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0G17/015 , B60G17/0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恰当抑制车辆的举动变化的电动悬架装置。电动悬架装置(11)具备设于车辆(10)的车身与车轮之间、并产生用于使车身的振动衰减的衰减力的电磁致动器(13),并具备:信息获取部(41),其获取车辆的簧上速度(SV)、俯仰率(PV)、侧倾率(RV)的信息;弹起目标值运算部(47),其基于簧上速度运算车辆的弹起姿势控制用的弹起目标值;俯仰目标值运算部(48),其基于俯仰率运算车辆的俯仰姿势控制用的俯仰目标值;侧倾目标值运算部(49),其基于侧倾率运算车辆的侧倾姿势控制用的侧倾目标值;和驱动控制部(45),其使用基于弹起目标值、俯仰目标值及侧倾目标值的合计值而得到的控制目标载荷来进行电磁致动器的驱动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11137096B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1911070422.5
申请日:2019-11-05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0G17/06 , B60G17/015 , B60G17/019
Abstract: 一种用于可变阻尼力阻尼器的控制系统,该控制系统包括:运动状态量传感器,其被配置为检测车辆的运动状态量;侧倾阻尼力基本值设定单元,其被配置为基于所述运动状态量来设定侧倾阻尼力基本值,该侧倾阻尼力基本值被用于计算所述可变阻尼力阻尼器的目标阻尼力;侧倾率计算单元,其被配置为基于所述运动状态量来计算车辆的悬挂质量侧倾率和非悬挂质量侧倾率;以及侧倾阻尼力校正单元,其被配置为基于侧倾率差来校正所述侧倾阻尼力基本值并且作为所述目标阻尼力输出校正后的侧倾阻尼力基本值,所述侧倾率差是所述悬挂质量侧倾率与所述非悬挂质量侧倾率之间的差。
-
公开(公告)号:CN115140067A
公开(公告)日:2022-10-04
申请号:CN202210183934.8
申请日:2022-02-28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0W40/09 , B60W40/107 , B60W40/109 , G06F17/11
Abstract: 本发明的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驾驶评价装置,可以对驾驶进行评价,以在环道行驶中缩短行驶时间时等能够利用。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驾驶评价装置包括:评价区间提取部(24),检测转弯中的减速区间与加速区间;区间平均分类部(25),根据前后加速度及横向加速度,计算出前述减速区间及加速区间中的加速度范数平均值;及,不足技能评价部(28),基于前述减速区间及加速区间中的加速度范数平均值来评价驾驶。
-
公开(公告)号:CN113492632B
公开(公告)日:2022-08-19
申请号:CN202110269622.4
申请日:2021-03-12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0G17/015 , B60G17/018
Abstract: 提供一种即使在车辆的举动变得不稳定的状况下也会将车辆的乘坐感受维持为舒适的电动悬架装置。电动悬架装置具备设于车辆的车身与车轮之间并产生用于使车身的振动衰减的衰减力的电磁致动器,具备:信息获取部,其获取车辆的车轮速及簧上速度的信息;推定部,其基于车轮速推定电磁致动器的冲程速度;判定部,其进行车轮的打滑判定;和姿势控制部,其基于簧上速度及推定出的推定冲程速度进行车辆的姿势控制。姿势控制部在产生了车轮的打滑的情况下,取代推定冲程速度,基于方向与簧上速度所涉及的方向相同且其大小被设定为规定的固定值的固定冲程速度来进行车辆的姿势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13492632A
公开(公告)日:2021-10-12
申请号:CN202110269622.4
申请日:2021-03-12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0G17/015 , B60G17/018
Abstract: 提供一种即使在车辆的举动变得不稳定的状况下也会将车辆的乘坐感受维持为舒适的电动悬架装置。电动悬架装置具备设于车辆的车身与车轮之间并产生用于使车身的振动衰减的衰减力的电磁致动器,具备:信息获取部,其获取车辆的车轮速及簧上速度的信息;推定部,其基于车轮速推定电磁致动器的冲程速度;判定部,其进行车轮的打滑判定;和姿势控制部,其基于簧上速度及推定出的推定冲程速度进行车辆的姿势控制。姿势控制部在产生了车轮的打滑的情况下,取代推定冲程速度,基于方向与簧上速度所涉及的方向相同且其大小被设定为规定的固定值的固定冲程速度来进行车辆的姿势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10949082A
公开(公告)日:2020-04-03
申请号:CN201910910972.7
申请日:2019-09-25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0G17/016
Abstract: 一种悬架控制系统。在包括设置在车身与左前车轮和左后车轮(2fl,2fr)中的每一者之间的可变阻尼器(6fl,6fr)的悬架控制系统(20)中,地面接触载荷计算单元(31)根据所述车身的前后加速度计算前车轮目标地面接触载荷。地面接触载荷分配单元(32)根据所述车身的前后加速度的方向和大小和/或横向加速度的方向和大小,通过改变所述前车轮目标地面接触载荷在左前车轮和右前车轮之间的分配来计算左前车轮和右前车轮的目标地面接触载荷,并且阻尼力计算单元(33)根据前车轮的目标地面接触载荷来设定每个可变阻尼器的目标阻尼力。
-
公开(公告)号:CN111231940B
公开(公告)日:2023-05-12
申请号:CN201911187897.2
申请日:2019-11-28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0W30/04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辆运动控制系统,所述车辆运动控制系统包括:转向角传感器,所述转向角传感器用于检测转向角;车辆速度传感器,所述车辆速度传感器用于检测车辆速度;侧向加速度传感器,所述侧向加速度传感器用于检测车身的实际侧向加速度;基准侧向加速度计算单元,所述基准侧向加速度计算单元被构造成根据所述转向角和所述车辆速度来计算基准侧向加速度;所需纵向力计算单元,所述所需纵向力计算单元被构造成计算所需纵向力,所述所需纵向力用于减小所述实际侧向加速度相对于所述基准侧向加速度的偏差;和纵向力控制单元,所述纵向力控制单元被构造成控制制动器和动力装置中的至少一者的输出,使得产生所述所需纵向力。
-
公开(公告)号:CN111137091B
公开(公告)日:2023-04-25
申请号:CN201911070753.9
申请日:2019-11-05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0G17/015 , B60G17/01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车辆的悬架控制系统,该悬架控制系统包括:俯仰力矩计算单元,该俯仰力矩计算单元被配置为计算目标俯仰力矩;分配比计算单元,该分配比计算单元被配置为基于侧倾率和车速来计算前后分配比,基于侧倾率与车速来计算前分配比,并且基于侧倾率和车速来计算后分配比;以及阻尼力计算单元,该阻尼力计算单元被配置为基于目标俯仰力矩、前后分配比以及前分配比,来计算与相应前轮对应的阻尼器的目标阻尼力,并且基于目标俯仰力矩、前后分配比以及后分配比,来计算与相应后轮对应的阻尼器的目标阻尼力。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