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361548B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1911308675.1
申请日:2019-12-18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0W30/045 , B60W10/04 , B60W10/18 , B60W40/00 , B60W40/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辆控制系统。该车辆控制系统包括:车辆状态检测装置,其被配置为获得包括前轮的转向角的车辆状态信息;俯仰力矩计算单元,其被配置为基于车辆状态信息来计算要施加至车辆的施加俯仰力矩;减速力计算单元,其被配置为基于所述施加俯仰力矩来计算要在车辆中产生的施加减速力;以及减速力分配单元,其基于所述施加减速力并基于制动装置和动力设备的状态信息来计算将由所述制动装置产生的制动装置减速力和将由所述动力设备产生的动力设备减速力。
-
公开(公告)号:CN114834440A
公开(公告)日:2022-08-02
申请号:CN202210078078.X
申请日:2022-01-24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0W30/045 , B60T8/1755
Abstract: 车辆控制系统,为了通过根据要求前后加速度减弱附加减速度来改善转弯特性,改善了车辆的转弯特性,而不会使车辆驾驶员由于施加到车辆的附加减速度而感到不适。车辆控制系统包括制动力产生装置(6、22)和控制装置(31),制动力产生装置被配置为在转弯的初始阶段产生将车辆的负载转移到其前轮侧的制动力,控制装置被配置为控制由制动力产生装置产生的制动力。控制装置根据车辆状态信息来计算附加减速度(Gxadd),根据车辆的要求前后力(Fxr)来计算要求前后加速度(Gxr),根据要求前后加速度来计算用于减弱附加减速度的校正系数(K),通过校正系数来校正附加减速度,并且根据校正的附加减速度来计算要由制动力产生装置产生的附加制动力(Fbadd)。
-
公开(公告)号:CN105683009A
公开(公告)日:2016-06-15
申请号:CN201480058640.6
申请日:2014-11-07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T8/1766 , B60T8/267 , B60T8/4081 , B60T2270/602 , B60T2270/604
Abstract: 在前轮侧与后轮侧均设有电动发电机,能够通过四轮实现再生。横轴表示在车辆上产生的减速度,纵轴的上下表示前轮、后轮各自的制动力。设定值(a2)表示成为后轮抱死的极限的制动力。控制后轮的摩擦制动力(n2)、再生制动力(n1),使后轮的合计的制动力不超过设定值(a2)。
-
公开(公告)号:CN111361548A
公开(公告)日:2020-07-03
申请号:CN201911308675.1
申请日:2019-12-18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0W30/045 , B60W10/04 , B60W10/18 , B60W40/00 , B60W40/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辆控制系统。该车辆控制系统包括:车辆状态检测装置,其被配置为获得包括前轮的转向角的车辆状态信息;俯仰力矩计算单元,其被配置为基于车辆状态信息来计算要施加至车辆的施加俯仰力矩;减速力计算单元,其被配置为基于所述施加俯仰力矩来计算要在车辆中产生的施加减速力;以及减速力分配单元,其基于所述施加减速力并基于制动装置和动力设备的状态信息来计算将由所述制动装置产生的制动装置减速力和将由所述动力设备产生的动力设备减速力。
-
公开(公告)号:CN105683009B
公开(公告)日:2018-01-26
申请号:CN201480058640.6
申请日:2014-11-07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T8/1766 , B60T8/267 , B60T8/4081 , B60T2270/602 , B60T2270/604
Abstract: 在前轮侧与后轮侧均设有电动发电机,能够通过四轮实现再生。横轴表示在车辆上产生的减速度,纵轴的上下表示前轮、后轮各自的制动力。设定值(a2)表示成为后轮抱死的极限的制动力。控制后轮的摩擦制动力(n2)、再生制动力(n1),使后轮的合计的制动力不超过设定值(a2)。
-
公开(公告)号:CN118529135A
公开(公告)日:2024-08-23
申请号:CN202310155507.3
申请日:2023-02-23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2D6/00 , B62D137/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提高车辆转弯性能的车辆行为控制方法,适用于车辆行为控制装置。车辆行为控制装置包括用于检测发生在车身中的横向加速度的横向加速度传感器、用于检测车轮的轮速的轮速传感器、用于检测车轮的转向角的转向角传感器、用于根据轮速和转向角计算转向角横向加速度的转向角横向加速度计算单元以及用于对车身施加横摆力矩的横摆力矩控制单元。所述方法是当横向加速度和转向角横向加速度满足预定条件时,由横摆力矩控制单元施加指向车身的转向方向内侧的横摆力矩。
-
公开(公告)号:CN111231940A
公开(公告)日:2020-06-05
申请号:CN201911187897.2
申请日:2019-11-28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0W30/04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辆运动控制系统,所述车辆运动控制系统包括:转向角传感器,所述转向角传感器用于检测转向角;车辆速度传感器,所述车辆速度传感器用于检测车辆速度;侧向加速度传感器,所述侧向加速度传感器用于检测车身的实际侧向加速度;基准侧向加速度计算单元,所述基准侧向加速度计算单元被构造成根据所述转向角和所述车辆速度来计算基准侧向加速度;所需纵向力计算单元,所述所需纵向力计算单元被构造成计算所需纵向力,所述所需纵向力用于减小所述实际侧向加速度相对于所述基准侧向加速度的偏差;和纵向力控制单元,所述纵向力控制单元被构造成控制制动器和动力装置中的至少一者的输出,使得产生所述所需纵向力。
-
公开(公告)号:CN114834440B
公开(公告)日:2024-04-12
申请号:CN202210078078.X
申请日:2022-01-24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0W30/045 , B60T8/1755
Abstract: 车辆控制系统,为了通过根据要求前后加速度减弱附加减速度来改善转弯特性,改善了车辆的转弯特性,而不会使车辆驾驶员由于施加到车辆的附加减速度而感到不适。车辆控制系统包括制动力产生装置(6、22)和控制装置(31),制动力产生装置被配置为在转弯的初始阶段产生将车辆的负载转移到其前轮侧的制动力,控制装置被配置为控制由制动力产生装置产生的制动力。控制装置根据车辆状态信息来计算附加减速度(Gxadd),根据车辆的要求前后力(Fxr)来计算要求前后加速度(Gxr),根据要求前后加速度来计算用于减弱附加减速度的校正系数(K),通过校正系数来校正附加减速度,并且根据校正的附加减速度来计算要由制动力产生装置产生的附加制动力(Fbadd)。
-
公开(公告)号:CN111231940B
公开(公告)日:2023-05-12
申请号:CN201911187897.2
申请日:2019-11-28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0W30/04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辆运动控制系统,所述车辆运动控制系统包括:转向角传感器,所述转向角传感器用于检测转向角;车辆速度传感器,所述车辆速度传感器用于检测车辆速度;侧向加速度传感器,所述侧向加速度传感器用于检测车身的实际侧向加速度;基准侧向加速度计算单元,所述基准侧向加速度计算单元被构造成根据所述转向角和所述车辆速度来计算基准侧向加速度;所需纵向力计算单元,所述所需纵向力计算单元被构造成计算所需纵向力,所述所需纵向力用于减小所述实际侧向加速度相对于所述基准侧向加速度的偏差;和纵向力控制单元,所述纵向力控制单元被构造成控制制动器和动力装置中的至少一者的输出,使得产生所述所需纵向力。
-
公开(公告)号:CN115107713A
公开(公告)日:2022-09-27
申请号:CN202210182166.4
申请日:2022-02-25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0T8/1755 , B60W30/045
Abstract: 车辆控制系统,为了通过根据要求前后加速度减弱附加减速度来改善转弯特性,改善了车辆的转弯特性,而不会使车辆驾驶员由于施加到车辆的附加减速度而感到不适。车辆控制系统包括:制动力产生装置(6、22),其被配置为在转弯的初始阶段产生将车辆的负载转移到其前轮侧的制动力;和控制装置(31),其被配置为控制由制动力产生装置产生的制动力。控制装置根据车辆状态信息来计算附加减速度(Gxadd),根据车辆状态信息来计算横向急动度等效值(Jy),并且设置用于减弱附加减速度的横向急动度校正系数(Kj)。控制装置通过横向急动度校正系数(K)来校正附加减速度,并且根据经校正的附加减速度来计算要由制动力产生装置产生的附加制动力(Fbadd)。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