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142074A
公开(公告)日:2022-10-04
申请号:CN202210183848.7
申请日:2022-02-28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的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燃料制造系统,其可以解决作为原料的水蒸气的不足,而不会白白将水舍弃。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燃料制造系统1包括:电解部2,被供给包含二氧化碳及水蒸气的原料气体,将原料气体电解而生成包含氢及一氧化碳的生成气体;及,第一气液分离部3,对由电解部2生成的生成气体进行气液分离。除了向电解部2供给原料气体之外,还能够供给使用了由第一气液分离部3分离出的水的水蒸气、或者使用了来自供水源46的水的水蒸气。
-
公开(公告)号:CN104791397B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510009440.8
申请日:2015-01-08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F16D41/06
Abstract: 提供单向离合器,其防止被轴向弹簧沿轴向施力的辊子的端面的外周部啮入笼架的侧面。单向离合器(21)的笼架(31)的第2侧面(36b)具有朝向第1侧面(36a)突出的凸部(36c),在辊子(25)位于衰减位置和基准位置之间时,第2侧面(36b)的凸部(36c)在辊子(25)的第2端面(25b)的外周圆的内侧与该第2端面(25b)抵接,因此,即使辊子(25)在从衰减位置向基准位置移动的过程中发生倾斜,也能够防止辊子(25)的第2端面(25b)的外周部与第2侧面(36b)刮蹭而使辊子(25)在基准位置处倾斜,从而不仅能够进行单向离合器(21)的平稳接合,而且能够防止辊子(25)的第2端面(25b)的外周部与凸部(36c)刮擦而发生磨损。
-
公开(公告)号:CN118814184A
公开(公告)日:2024-10-22
申请号:CN202410461317.9
申请日:2024-04-17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C25B1/042 , C25B1/23 , C25B9/65 , C25B9/70 , C25B9/23 , C25B15/08 , C25B15/02 , H01M8/04089 , B01D53/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解合成系统。电解合成系统(10)具有电解装置(12)、合成装置(16)、气体吸附型蓄电池(20)和控制装置(22)。气体吸附型蓄电池(20)在充电中将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气体吸附于电极,将吸附于该电极的二氧化碳气体在放电中释放。控制装置(22)在吸附于电极的二氧化碳气体的吸附量大于规定的第1阈值时,对放电用开关(SW2)进行控制,开始气体吸附型蓄电池(20)的放电。据此,能够提高甲烷化反应器的运转率。
-
公开(公告)号:CN116446982A
公开(公告)日:2023-07-18
申请号:CN202310008282.9
申请日:2023-01-04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内燃机的CO2分离装置,通过将向CO2吸附材料供给的废气的温度维持为适当的温度,能够良好地进行CO2吸附材料对CO2的吸附/脱离。此外,提供一种内燃机的CO2分离装置,即使在废气的温度过度上升的情况下也能够防止CO2吸附材料的过热。为此,本发明的内燃机的CO2分离装置是设置于内燃机的排气系统并从废气中分离CO2的内燃机的CO2分离装置,其具备:排气通路,与内燃机连接,供废气流动;CO2吸附材料,设置于排气通路,在给定的低温时吸附废气中的CO2,并且在给定的高温时使所吸附的CO2脱离;以及排热控制器,设置于排气通路的CO2吸附材料的上游侧,被导入废气,并且通过与废气的热交换而吸收废气的热。
-
公开(公告)号:CN104179944B
公开(公告)日:2016-08-17
申请号:CN201410174303.5
申请日:2014-04-28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F16H57/023 , F16H57/021 , F16C19/3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H29/04
Abstract: 一种车辆用动力传递装置。能够削减具有曲柄式变速单元的车辆用动力传递装置的输出轴的周围的轴承的部件数量。其具备将输出轴(12)支承于变速器壳体(26)的输出轴支承轴承(27、28)、和将各个摆动连接件(22)的轴向两侧支承于输出轴(12)的摆动连接件支承轴承(34、34′),输出轴支承轴承(27、28)的内圈(41、44)、和摆动连接件支承轴承(34′)的与该内圈(41、44)相邻的内圈(36′)形成为一体,因此,与利用不同部件构成输出轴支承轴承的内圈和摆动连接件支承轴承的内圈的情况相比,不仅能够削减部件数量而使车辆用动力传递装置的轴向尺寸小型化,还能够提高输出轴支承轴承和摆动连接件支承轴承的同轴性和刚性。
-
公开(公告)号:CN104179837B
公开(公告)日:2016-08-03
申请号:CN201410174305.4
申请日:2014-04-28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nventor: 牧美里
IPC: F16D41/0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H29/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单向离合器,能够避免对单向离合器的滚子施力的啮合弹簧与其他部件的干涉,同时确保啮合弹簧的全长。单向离合器(21)的啮合弹簧(24)是使具有弹性的板材弯曲而构成的,其具备固定端部(24a)、固定端部侧直线部(24c)、内侧弯曲部(24d)、施力端部侧直线部(24e)、外侧弯曲部(24f)和施力端部(24b),因此,能够将全长较大的啮合弹簧配置于限定在外部件(22)和内部件(12)之间的空间内,而不会与其他部件发生干涉,能够降低啮合弹簧中产生的应力而提高耐久性。而且,由于外侧弯曲部的曲率半径小于内侧弯曲部的曲率半径,因此能够使内侧弯曲部先变形,使载荷分散于从内侧弯曲部至施力端部的较长距离上而进一步提高啮合弹簧的耐久性。
-
公开(公告)号:CN104179944A
公开(公告)日:2014-12-03
申请号:CN201410174303.5
申请日:2014-04-28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F16H57/023 , F16H57/02 , F16C19/3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H29/04 , F16H57/023 , F16C19/36 , F16H57/02 , F16H2700/00
Abstract: 一种车辆用动力传递装置。能够削减具有曲柄式变速单元的车辆用动力传递装置的输出轴的周围的轴承的部件数量。其具备将输出轴(12)支承于变速器壳体(26)的输出轴支承轴承(27、28)、和将各个摆动连接件(22)的轴向两侧支承于输出轴(12)的摆动连接件支承轴承(34、34′),输出轴支承轴承(27、28)的内圈(41、44)、和摆动连接件支承轴承(34′)的与该内圈(41、44)相邻的内圈(36′)形成为一体,因此,与利用不同部件构成输出轴支承轴承的内圈和摆动连接件支承轴承的内圈的情况相比,不仅能够削减部件数量而使车辆用动力传递装置的轴向尺寸小型化,还能够提高输出轴支承轴承和摆动连接件支承轴承的同轴性和刚性。
-
公开(公告)号:CN104179837A
公开(公告)日:2014-12-03
申请号:CN201410174305.4
申请日:2014-04-28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nventor: 牧美里
IPC: F16D41/0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H29/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单向离合器,能够避免对单向离合器的滚子施力的啮合弹簧与其他部件的干涉,同时确保啮合弹簧的全长。单向离合器(21)的啮合弹簧(24)是使具有弹性的板材弯曲而构成的,其具备固定端部(24a)、固定端部侧直线部(24c)、内侧弯曲部(24d)、施力端部侧直线部(24e)、外侧弯曲部(24f)和施力端部(24b),因此,能够将全长较大的啮合弹簧配置于限定在外部件(22)和内部件(12)之间的空间内,而不会与其他部件发生干涉,能够降低啮合弹簧中产生的应力而提高耐久性。而且,由于外侧弯曲部的曲率半径小于内侧弯曲部的曲率半径,因此能够使内侧弯曲部先变形,使载荷分散于从内侧弯曲部至施力端部的较长距离上而进一步提高啮合弹簧的耐久性。
-
公开(公告)号:CN213253755U
公开(公告)日:2021-05-25
申请号:CN202020433610.1
申请日:2020-03-30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在于提供一种二氧化碳分离膜结构,其小巧轻便,可安装在车辆上,并能够有效利用内燃机的废热。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一种二氧化碳分离膜结构30,其安装在车辆上,对内燃机的排气中包含的二氧化碳进行分离,具备:过滤基材34,其具有蜂窝结构,且包含多孔质材料;及,二氧化碳吸附脱离层39,其形成在前述过滤基材34的表面,且包含锂复合氧化物。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