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传感器及测定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242270C

    公开(公告)日:2006-02-15

    申请号:CN02802805.8

    申请日:2002-08-0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33/558

    Abstract: 本发明的生物传感器,设有展开被检查溶液的展开层,具有在上述展开层的局部被固定化的试剂部分,和包括以标记的干燥状态在上述展开层的局部被保持的、通过被检查溶液展开而可以洗提的试剂部分,通过测定上述试剂固定化部分中上述标记试剂的结合量,定性或者定量被检查溶液中的测定成分,上述试剂固定化部分多个存在,另外,各个试剂固定化部分的试剂相对于上述被检查溶液中的测定对象物或者上述标记试剂的亲和力各不相同,所以可以检测前界现象。另外,提供了上述被检查溶液中的上述测定对象物浓度动态范围更大的测定准确性高的生物传感器。由此,即使在被检查溶液中的测定对象物浓度动态范围宽时,也可以检测前界现象,另外,提供了具有宽范围的测定动态范围的高精度且准确性高的生物传感器。

    生物传感器
    1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61611C

    公开(公告)日:2004-08-11

    申请号:CN01801437.2

    申请日:2001-05-25

    Abstract: 设有展开被检查溶液的展开层(2),在该展开层(2)的局部上,具有使所述检查溶液中的测定对象物对应的抗体固定化的试剂固定化部(5),和保持以干燥状态标记,可以利用所述被检查溶液的展开溶出的抗体的试剂保持部(4),通过测定所述试剂固定化部分(5)上结合的标记试剂的结合量,定性或定量所述被检查溶液中的测定成分。在该生物传感器中,设有所述被检查溶液流入的空间的间隙部(1),和展开被检查溶液的展开层(2)之间形成的空间形成部(8)。这样的生物传感器不需要高度的装置或操作,即使对于微量体积的被检查溶液也可以进行简易而且高精度的测定。

    免疫色谱装置以及使用该装置测量样品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380551A

    公开(公告)日:2002-11-20

    申请号:CN02106167.X

    申请日:2002-04-0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33/558 G01N33/543 G01N33/7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用于检测或者测量液体样品中所包含的多种目标物质的免疫色谱装置,其包括样品施放部、测定部、以及毛细管流动部,其中被引入至样品施放部的液体样品通过毛细管流动部转移至测定部中。测定部上的固定部包含与目标物质反应并固定的第一抗体。样品施放部或者毛细管流动部具有分别与目标物质反应并可被洗脱的多种类型的第二抗体。至少一种类型的第二抗体与多种类型的目标物质中的一种反应。该第二抗体标记有不同的标记物。

    色谱测定装置
    1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372640A

    公开(公告)日:2002-10-02

    申请号:CN01801137.3

    申请日:2001-04-2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33/558

    Abstract: 根据本发明的色谱测定装置,如图1所示,至少,将从色谱试验片1的保持指示剂的指示剂保持部3起直至可以观察到显色反应的特异蛋白质固定部5的区域,用由塑料带等不透过液体的片状材料6以贴紧的状态加以覆盖,除此之外的区域不覆盖是敞开的。在这样构成的色谱测定装置中,可以减少结构构件且简化试验片制造工艺,以低成本获得高灵敏度、高性能的装置。

    生物传感器及使用它的血液成分分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279357C

    公开(公告)日:2006-10-11

    申请号:CN02802631.4

    申请日:2002-08-1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33/558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在分析血液中成分中,不必预先从血液中分离血浆成分、可以使用全血而且以降低了血细胞影响的少量检测体就可以测定的生物传感器。本发明生物传感器具有加入试样溶液的试样导入部分(11),为了形成试样导入部分的空间形成材料(9),为了收缩试样溶液中的细胞成分的细胞收缩剂保持部分(10),保持试样溶液的试样保持部分(6),展开试样溶液的展开层(2),保持标记试剂的标记试剂保持部分(3)以及在展开层(2)的区域内保持特异性蛋白质的试剂固定化部分(4)而构成,在空间形成材料(9)和展开层(2)之间设有网状结构(7)。

    特异结合分析方法
    18.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262841C

    公开(公告)日:2006-07-05

    申请号:CN02142788.7

    申请日:2002-09-1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33/54306 G01N33/558

    Abstract: 为了提供没有前带现象的影响并对试料中的分析物能够准确地进行定性以及定量分析的特异结合分析方法,将含有分析对象物的试料与保持标记材所标记的第1特异结合物质的保持部接触,使分析对象物与第1特异结合物质相结合,将上述试料与固定了第2特异结合物质的第1检测部接触,使过剩的分析对象物与第2特异结合物质相结合,将上述试料与固定了和上述分析对象物相同或类似的物质的第2检测部接触,使上述第1特异结合物质与上述物质结合,分别测量第1检测部以及第2检测部得到的来自上述标记材料的信号1以及信号2,接着根据上述强度求出上述试料中的分析对象物的浓度。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