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电场放射型电子源的方法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217374C

    公开(公告)日:2005-08-31

    申请号:CN02124448.0

    申请日:2002-06-2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82Y10/00 H01J9/025

    Abstract: 一种电场放射型电子源(10),具有n型硅基板(1)、在n型硅基板(1)的1个表面上形成的漂移层(6)(强电场漂移层)、在漂移层(6)上形成的表面电极(7)。通过外加电压,使表面电极(7)相对于n型硅基板(1)为正极,从而由n型硅基板(1)注入漂移层(6)中的电子在该漂移层(6)中漂移,通过表面电极(7)被释放出。在该电场放射型电子源(10)的制造过程中,形成漂移层(6)时,通过阳极氧化形成含有半导体微晶体的多孔质半导体层。然后,在各半导体微晶体表面形成绝缘膜。对半导体层照射主要含有可见光区域波长的光,同时进行阳极氧化。

    电场放射型电子源
    1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383570A

    公开(公告)日:2002-12-04

    申请号:CN01801858.0

    申请日:2001-10-2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82Y10/00 H01J1/312 H01J2329/00

    Abstract: 一种电场放射型电子源(10),在由玻璃衬底构成的绝缘性衬底(11)的上侧设置有:由导电性层构成的下部电极(8);含有由氧化或氮化的多孔性半导体构成的漂移部(6a)的强电场漂移层(6);由金薄膜构成的表面电极(7)。而且,外加电压使表面电极(7)相对于下部电极(8)成为正极,并使从下部电极(8)注入强电场漂移层(6)的电子在强电场漂移层(6)中漂移,通过表面电极(7)放射到外部。在下部电极(8)和强电场漂移层(6)之间设置有由n层(21)和p层(22)构成的pn结半导体层,据此,就能防止漏泄电流从下部电极(8)流向表面电极(7),从而降低耗电量。

    电场放射型电子源
    1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825521A

    公开(公告)日:2006-08-30

    申请号:CN200610004888.1

    申请日:2001-10-26

    Abstract: 一种电场放射型电子源(10),在由玻璃衬底构成的绝缘性衬底(11)的上侧设置有:由导电性层构成的下部电极(8);含有由氧化或氮化的多孔性半导体构成的漂移部(6a)的强电场漂移层(6);由金薄膜构成的表面电极(7)。而且,外加电压使表面电极(7)相对于下部电极(8)成为正极,并使从下部电极(8)注入强电场漂移层(6)的电子在强电场漂移层(6)中漂移,通过表面电极(7)放射到外部。在下部电极(8)和强电场漂移层(6)之间设置有由n层(21)和p层(22)构成的pn结半导体层,据此,就能防止漏泄电流从下部电极(8)流向表面电极(7),从而降低耗电量。

    电场放射型电子源
    1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825520A

    公开(公告)日:2006-08-30

    申请号:CN200610004887.7

    申请日:2001-10-26

    Abstract: 一种电场放射型电子源(10),在由玻璃衬底构成的绝缘性衬底(11)的上侧设置有:由导电性层构成的下部电极(8);含有由氧化或氮化的多孔性半导体构成的漂移部(6a)的强电场漂移层(6);由金薄膜构成的表面电极(7)。而且,外加电压使表面电极(7)相对于下部电极(8)成为正极,并使从下部电极(8)注入强电场漂移层(6)的电子在强电场漂移层(6)中漂移,通过表面电极(7)放射到外部。在下部电极(8)和强电场漂移层(6)之间设置有由n层(21)和p层(22)构成的pn结半导体层,据此,就能防止漏泄电流从下部电极(8)流向表面电极(7),从而降低耗电量。

    电场放射型电子源
    18.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254839C

    公开(公告)日:2006-05-03

    申请号:CN01801858.0

    申请日:2001-10-2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82Y10/00 H01J1/312 H01J2329/00

    Abstract: 一种电场放射型电子源(10),在由玻璃衬底构成的绝缘性衬底(11)的上侧设置有:由导电性层构成的下部电极(8);含有由氧化或氮化的多孔性半导体构成的漂移部(6a)的强电场漂移层(6);由金薄膜构成的表面电极(7)。而且,外加电压使表面电极(7)相对于下部电极(8)成为正极,并使从下部电极(8)注入强电场漂移层(6)的电子在强电场漂移层(6)中漂移,通过表面电极(7)放射到外部。在下部电极(8)和强电场漂移层(6)之间设置有由n层(21)和p层(22)构成的pn结半导体层,据此,就能防止漏泄电流从下部电极(8)流向表面电极(7),从而降低耗电量。

    电场发射型电子源
    2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293441A

    公开(公告)日:2001-05-02

    申请号:CN00128588.2

    申请日:2000-10-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82Y10/00 H01J1/312

    Abstract: 在由玻璃基板组成的绝缘性基板11的一个表面上形成导电性层8。在导电性层8上形成由氧化的多孔质多晶硅层组成的强电场漂移层6。在强电场漂移层6上形成表面电极7。导电性层8由形成在绝缘性基板11上的由铜组成的下侧的导电性膜8a和形成在该导电性膜8a上的由铝组成的上侧的导电性膜8b所构成。强电场漂移层6这样形成:在导电性层8上形成多晶硅层,把该多晶硅层进行多孔质化,然后,进行氧化。上侧的导电性膜8b具有易于与硅发生反应的性质,因此,在多晶硅层形成时能够抑制非晶层的形成。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