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用热管理系统
    1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3227549A

    公开(公告)日:2021-08-06

    申请号:CN201980085686.X

    申请日:2019-12-17

    Abstract: 搭载于车辆的车辆用热管理系统具备:车辆行驶用的电池(4),该电池随着充放电而发热;液状的热输送介质(14),该热输送介质输送从电池接受到的热;受热部(16),该受热部通过与电池的热交换而使热输送介质受热;以及制冷剂热交换器(18),该制冷剂热交换器通过与制冷循环的制冷剂的热交换而使热输送介质散热。热输送介质含有液状的基材和与基材相溶的原硅酸酯,并且不含离子性防锈剂。

    蓄热单元以及蓄热系统
    1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7076524B

    公开(公告)日:2019-05-07

    申请号:CN201580052332.7

    申请日:2015-09-22

    Abstract: 蓄热单元或者蓄热系统为蓄热单元(5),具有:蓄热部(1),具有包含强关联电子体系材料的第1材料;以及热传导部(3),具有热传导率大于第1材料的第2材料,并与蓄热部接触。蓄热单元也可以具有蓄热部和热传导部交替层叠而成的层叠构造。作为强关联电子体系材料,例如可以使用进行金属-绝缘体相变的物质、过渡金属氧化物等。第2材料也可以是金属或者陶瓷。由此,能够高效地储存热输送介质的热量。

    冷冻循环装置
    1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9073303A

    公开(公告)日:2018-12-21

    申请号:CN201680084975.4

    申请日:2016-10-21

    Abstract: 在通常运转时切换为使从室内散热器(12)流出的高压制冷剂所具有的热蓄积在蓄热构件(17)中的制冷剂回路,在作为蒸发器发挥功能的室外热交换器(16)产生了结霜时切换为将蓄热构件(17)中蓄积的热作为热源来对室外热交换器(16)进行加热来除霜的制冷剂回路。作为蓄热构件(17),采用对具有进行金属绝缘体转变的性质的作为过渡金属氧化物的VO2(二氧化钒)将W(钨)作为添加物追加而成的构件,进行与制冷剂的温度带相应的高效的蓄热或散热,由此抑制压缩机的消耗能量的增加。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