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473487A
公开(公告)日:2009-07-01
申请号:CN200780022786.5
申请日:2007-06-13
Applicant: 株式会社LG化学
IPC: H01M10/4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0567 , H01M4/525 , H01M10/0525 , H01M10/0568 , H01M10/4235
Abstract: 提供如下的电池电解质,该电解质包含电解质盐、电解质溶剂和通过与酸(H+)进行化学反应产生除水外的化学反应产物的化合物;以及包含该电解质的二次电池。本发明的电池电解质可以通过如下的方式来改良所述电池的高温存储特性和寿命特性,即使用通过与存在于所述电池中而致使所述电池性能劣化的HX(X=F、Cl、Br或I)进行化学反应而降低HX(X=F、Cl、Br或I)浓度的化合物。
-
公开(公告)号:CN101454926A
公开(公告)日:2009-06-10
申请号:CN200780019477.2
申请日:2007-03-31
Applicant: 株式会社LG化学
IPC: H01M2/1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2/0277 , H01M2/1077 , H01M2/1094 , H01M10/613 , H01M10/617 , H01M10/625 , H01M10/647 , H01M10/6555 , H01M10/6557 , H01M10/6563 , H01M10/6566 , H01M10/659
Abstract: 公开了一种包括多个相互电连接的单元电池的中型或大型电池组,其中该电池组构造为这样一种结构,在该结构中导热介质流动穿过在该单元电池之间限定的间隙,以为了电池组的最佳运行将电池组的整体温度控制在预定温度范围内,以及每个单元电池在其外表面设有包含相变材料的层(“相变层”)以最小化该单元电池之间的个体温差,在所述外表面处,导热介质与每个单元电池形成接触。本发明具有的效果是控制电池组的整体温度以及单独控制组成电池组的单元电池的温度。本发明也具有的效果是当电池组不工作或外部环境突然变化时,抑制单元电池温度的突然变化,从而防止单元电池的退化。另外,本发明具有的效果是当杂质与单元电池形成接触时,最小化由杂质引起的对单元电池的损伤。此外,本发明具有的效果是减小电池组的整体温差并制造具有紧凑结构的中型或大型电池组。
-
公开(公告)号:CN104137293B
公开(公告)日:2017-09-15
申请号:CN201280070642.8
申请日:2012-12-24
Applicant: 株式会社LG 化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2/12 , H01M2/021 , H01M2/0212 , H01M2/06 , H01M2/08 , H01M2/1223 , H01M2/1235 , H01M10/052 , H01M10/0525 , H01M10/058 , H01M2200/00 , H01M2200/103 , Y10T29/4911
Abstract: 根据本发明的二次电池包括:包括电极突片的电极组件;被附接到电极突片并包括至少一个引线孔的电极引线;以电极引线被引出到外部的方式容纳电极组件的袋状壳体;在与所述引线孔对应的区域中形成的通风图案部;以及,以介于袋状壳体的内表面和电极引线之间的方式设置的密封带。根据本发明,在由于异常、例如由保护电路的异常运行引起的流过该二次电池的过电流而在袋状壳体内产生气体的情况下,迅速地解除袋状壳体的密封状态,从而能够安全地使用该二次电池。
-
公开(公告)号:CN104094448B
公开(公告)日:2016-08-17
申请号:CN201380008317.3
申请日:2013-02-27
Applicant: 株式会社LG化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2/345 , B60L3/0046 , B60L3/12 , B60L11/1859 , B60L11/1864 , B60L11/1879 , B60L2240/545 , B60L2240/547 , B60L2240/549 , H01M2/024 , H01M2/1061 , H01M2/1077 , H01M2/206 , H01M10/613 , H01M10/625 , H01M10/647 , H01M10/6551 , H01M2200/20 , H01M2220/20 , H01M2220/30 , Y02T10/7005 , Y02T10/706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池单体组件以及包括该电池单体组件的电池模块,多个电连接的电池单体堆叠在电池单体组件中。电池单体被安装在单体容纳构件中,其中除了电极端子之外,电池单体的两侧被包裹在一个或多个电池单体的单元中。用于在电池单体膨胀期间使电池单体中的每一个电池单体的主体的一部分暴露到单体容纳构件的外侧的膨胀打开部形成在至少两个单体容纳构件中的每一个单体容纳构件的一侧或两侧上,并且电池单体被堆叠成使得至少两个膨胀打开部彼此面对。
-
公开(公告)号:CN103765627B
公开(公告)日:2016-05-25
申请号:CN201280041423.7
申请日:2012-08-31
Applicant: 株式会社LG化学
IPC: H01M2/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2/08 , H01M2/021 , H01M2/0212 , H01M2/0275 , H01M2/028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对湿气渗透具有改善的长期可靠性的二次电池。根据本发明的袋型二次电池的特征在于包括:附接有电极引线的电极组件;和袋形包装材料,所述袋形包装材料容纳电极组件,使得电极引线的一部分可以向外暴露,并且所述袋形包装材料具有沿着该袋形包装材料的边缘形成的密封部分,其中该密封部分具有10至19mm2/mm的特征长度。根据本发明,袋型二次电池的密封部分的特征长度被限制到固定范围,因此在改善抵抗可能由于二次电池的长期使用而发生的湿气渗透的可靠性的同时,尽可能地限制由密封部分占据的面积导致的二次电池的容量的减小。
-
公开(公告)号:CN102449822B
公开(公告)日:2015-06-24
申请号:CN201080023159.5
申请日:2010-05-27
Applicant: 株式会社LG化学
IPC: H01M4/58 , C01B25/45 , H01M4/583 , H01M4/64 , H01M10/05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13 , H01M4/02 , H01M4/364 , H01M4/525 , H01M4/5825 , H01M4/661 , H01M4/70 , H01M2004/021 , H01M2010/429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正极活性材料及包含该正极活性材料的正极和锂二次电池,其中所述正极活性材料使用具有优异热稳定性的活性材料,其具有两种不同的类型和粒径以获得高体积密度。本发明的所述正极活性材料包含:具有约0.5μm的平均粒径和小于约1μm的最大粒径的小直径活性材料;和具有约5μm~约20μm的平均粒径和小于约100μm的最大粒径的大直径活性材料。通过将大直径活性材料和小直径活性材料以预定的粒度比和重量比混合,得到具有改善的堆积密度的复合正极活性材料。本发明的复合正极活性材料包含高稳定性/高导电性的材料以实现改进的体积密度、放电容量、热稳定性和高倍率放电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4584259A
公开(公告)日:2015-04-29
申请号:CN201380043446.6
申请日:2013-12-27
Applicant: 株式会社LG化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2/02 , H01M2/0207 , H01M2/0212 , H01M2/0267 , H01M10/0404 , H01M10/0436 , H01M10/0587 , Y10T29/4911 , Y10T29/53135 , H01M2/08
Abstract: 公开了一种用于密封袋状壳体的设备和方法,其能够在获得二次电池的绝缘的同时优化袋状壳体的内密封部分的密封形式或者结构。根据本发明的袋状壳体密封设备是用于密封袋型二次电池的袋状壳体的设备,其包括:上压缩夹具,用于将压力从袋状壳体的密封部分的上部在向下方向上施加;和下压缩夹具,用于将压力从袋状壳体的密封部分的下部在向上方向上施加,其中上压缩夹具和/或下压缩夹具具有相对于袋状壳体的内端部和外端部彼此不同的压力深度。
-
公开(公告)号:CN101836312B
公开(公告)日:2014-10-29
申请号:CN200880112618.X
申请日:2008-11-21
Applicant: 株式会社LG化学
IPC: H01M2/1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0567 , H01M2/145 , H01M2/1653 , H01M2/166 , H01M2/1686 , H01M10/0525 , H01M10/4235 , H01M2300/0025 , H01M2300/009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这样一种包含一种具有无机层的隔膜的蓄电池,其中所述无机层中无机颗粒的活性位点被改性为非活性位点。所述隔膜的使用改善了电解质的润湿性以及所述蓄电池的热电稳定性和储存特性。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制造所述蓄电池的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4115309A
公开(公告)日:2014-10-22
申请号:CN201380009284.4
申请日:2013-04-30
Applicant: 株式会社LG化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70 , H01M2/021 , H01M2/30 , H01M2/348 , H01M10/052 , H01M10/4235 , H01M2200/103 , H01M2220/30
Abstract: 根据本发明的电极引线被应用为二次电池的正电极引线和/或负电极引线。本发明包括:第一金属板和第二金属板,该第一金属板和第二金属板在其间具有间隙的情况下被分离,并且其中涂层被形成在除了相对端部的表面之外的表面上;和金属桥接部,该金属桥接部由熔点低于第一金属板和第二金属板的熔点的材料形成,并且该金属桥接部被填埋在间隙中使得端部不被暴露。根据本发明,当过电流流过电极引线时形成有金属桥接部的金属板的部分以快速的方式被断开,从而在没有充分地影响二次电池的温度的情况下在二次电池中流动的过电流被不可逆地切断。
-
公开(公告)号:CN103765627A
公开(公告)日:2014-04-30
申请号:CN201280041423.7
申请日:2012-08-31
Applicant: 株式会社LG化学
IPC: H01M2/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2/08 , H01M2/021 , H01M2/0212 , H01M2/0275 , H01M2/0287 , H01M2/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对湿气渗透具有改善的长期可靠性的二次电池。根据本发明的袋型二次电池的特征在于包括:附接有电极引线的电极组件;和袋形包装材料,所述袋形包装材料容纳电极组件,使得电极引线的一部分可以向外暴露,并且所述袋形包装材料具有沿着该袋形包装材料的边缘形成的密封部分,其中该密封部分具有10至19mm2/mm的特征长度。根据本发明,袋型二次电池的密封部分的特征长度被限制到固定范围,因此在改善抵抗可能由于二次电池的长期使用而发生的湿气渗透的可靠性的同时,尽可能地限制由密封部分占据的面积导致的二次电池的容量的减小。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