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408682B
公开(公告)日:2025-03-25
申请号:CN202510018192.7
申请日:2025-01-07
Applicant: 浙江大学海南研究院
IPC: B63H9/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风帆快速收折驱动装置及组合帆旋转角度的控制方法,应用于风帆驱动技术领域,包括主帆驱动机构、襟翼驱动机构,风帆包括主帆和襟翼,所述主帆与桅杆连接,主帆与襟翼通过连接机构连接;所述主帆由主帆驱动机构驱动而旋转,襟翼由襟翼驱动机构驱动而旋转,主帆、襟翼之间相对独立旋转,使主帆与襟翼之间的角度可调。该风帆快速收折驱动装置,通过主帆驱动机构带动主帆旋转,襟翼驱动机构带动襟翼旋转,使主帆和襟翼能够相对独立转动并根据需求调整两者之间的角度,利用结构设计提高调整效率,降低调整所需耗时。
-
公开(公告)号:CN117657367A
公开(公告)日:2024-03-08
申请号:CN202410145250.8
申请日:2024-02-02
Applicant: 浙江大学海南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便携式自延展潜标,包括外壳和设置于外壳内的储线组件,以及由外壳底部延伸而出的配重组件,还包括布设有若干传感器的线缆;所述线缆的一端与储线组件连接,另一端与配重组件连接;所述潜标投放后,线缆在配重组件的重力作用以及外壳的浮力作用下,自行由外壳中延展而出。本发明可实现潜标壳体与底部配重的自分离、潜标主体结构自延展的功能,极大程度的简化了潜标布放难度。而且,在配重拉力和外壳浮力作用下,布设线缆呈紧绷状态,能有效克服现有潜标主体结构由于水流波动而形变弯曲的问题。本发明潜标可重复使用,寿命较长,且体积较小,可利用无人机、无人船、无人潜航器等无人平台布放,大大降低了便携式潜标的布放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7274758A
公开(公告)日:2023-12-22
申请号:CN202311169393.4
申请日:2023-09-12
Applicant: 浙江大学海南研究院
IPC: G06V10/80 , G06N3/0455 , G06N3/088 , G06V10/7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聚焦图像栈的融合方法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获取输入的多聚焦图像栈中不同图层图像的高维特征并生成高维特征图,逐一计算每一图层图像的所有高维特征图的像素级平均空间频率梯度矩阵,计算输入的多聚焦图像栈各图像中具有相同坐标的像素的高维空间频率梯度响应,并生成决策矩阵,基于决策矩阵生成最终的融合图像。本发明通过在损失函数中引入梯度损失和空间频率损失,在编码器训练过程中约束图像的整体空间频率特征,使编码器的输出更加精确;本发明的编码器可用于高效、便捷地完成不同数量、分辨率和类别图像堆栈的多焦距融合任务,此外,最终融合只需生成一个决策矩阵,大大提高了融合效率,简化了融合过程。
-
公开(公告)号:CN119408682A
公开(公告)日:2025-02-11
申请号:CN202510018192.7
申请日:2025-01-07
Applicant: 浙江大学海南研究院
IPC: B63H9/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风帆快速收折驱动装置及组合帆旋转角度的控制方法,应用于风帆驱动技术领域,包括主帆驱动机构、襟翼驱动机构,风帆包括主帆和襟翼,所述主帆与桅杆连接,主帆与襟翼通过连接机构连接;所述主帆由主帆驱动机构驱动而旋转,襟翼由襟翼驱动机构驱动而旋转,主帆、襟翼之间相对独立旋转,使主帆与襟翼之间的角度可调。该风帆快速收折驱动装置,通过主帆驱动机构带动主帆旋转,襟翼驱动机构带动襟翼旋转,使主帆和襟翼能够相对独立转动并根据需求调整两者之间的角度,利用结构设计提高调整效率,降低调整所需耗时。
-
公开(公告)号:CN118584480B
公开(公告)日:2024-10-15
申请号:CN202411073728.7
申请日:2024-08-07
Applicant: 浙江大学海南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涌浪波高反演方法、电子设备、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步骤:构建涌浪波高反演网络;基于高频地波雷达回波数据构建数据集;利用数据集训练并测验涌浪波高反演网络;利用训练完成的涌浪波高反演网络根据网络输入数据进行涌浪波高反演。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采用深度学习方法简化了传统方法的计算步骤,模型训练完成后只需将数据输入到网络中进行简单计算即可得出结果;本发明无需进行大量复杂的数据质量控制,通过大规模的训练集、合理的网络设置和适当的正则化方法,本发明模型可以很好地应对数据质量变化,并具有更高的反演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8171395A
公开(公告)日:2024-06-11
申请号:CN202410586063.3
申请日:2024-05-13
Applicant: 浙江大学海南研究院
IPC: G06F30/15 , G06F30/28 , G06F113/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无人帆船性能分析的数字孪生系统,包括:帆船建模子系统,以及模拟测试子系统;帆船建模子系统用于建立帆船数字孪生模型,包括:用于存储环境参数数据和帆船状态数据的原始数据模块,用于存储帆船运动学模型和帆船动力学模型的物理建模模块,以及用于将环境参数数据和帆船状态数据,与帆船运动学模型和帆船动力学模型进行关联映射,构建帆船数字孪生模型的参数化识别模块;模拟测试子系统用于对帆船数字孪生模型进行模拟测试和性能评估。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用于无人帆船性能分析的数字孪生系统构建方法,能够通过最小均方误差算法建立关联映射,实现数字孪生系统的构建,从而快速准确地实现帆船的多场景模拟行驶测试。
-
公开(公告)号:CN119438109A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510045702.X
申请日:2025-01-13
IPC: G01N21/31 , G06F18/213 , G06F18/214 , G06F18/25 , G01N21/3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紫外‑可见光段光谱法的水质多参数检测方法及系统,用于检测水样中浊度、化学需氧量和硝酸盐氮的浓度。该方法首先获取水样光谱数据并将其转换为吸光度,然后计算浊度、化学需氧量和硝酸盐氮对混合样本光谱的影响因子,根据影响因子将光谱范围划分为三个特征光谱段,分别对应浊度、化学需氧量和硝酸盐氮。最后,利用偏最小二乘PLS法建立多参数检测模型,用于预测浊度、化学需氧量和硝酸盐氮的浓度。该方法通过分段解析光谱,避免了多参数谱线严重重叠的干扰,并利用融合一阶导数光谱的方法提高了检测精度,尤其在硝酸盐氮检测方面效果显著。该方法操作简便、成本低廉,为水质监测和水环境保护提供了更有效的技术手段。
-
公开(公告)号:CN115953725A
公开(公告)日:2023-04-11
申请号:CN202310240157.0
申请日:2023-03-14
Applicant: 浙江大学
IPC: G06V20/40 , A01K61/95 , G06V10/141 , G06V10/20 , G06V10/8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鱼卵计数技术领域,针对现有技术中计数鱼卵易造成鱼卵损伤以及计数大量鱼卵时效率不高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鱼卵自动计数系统及其计数方法,该系统包括箱体、鱼卵流通槽、控制器以及与控制器分别连接的照明装置、通量控制装置、水流控制装置、摄像装置和触摸显示屏;鱼卵流通槽底部透明且倾斜设置在箱体内,通量控制装置调节鱼卵流出到鱼卵流通槽的通量,水流控制装置在鱼卵流通槽上形成可控的水流分散鱼卵,摄像装置采集鱼卵流通槽里流动鱼卵的视频流,将采集到的视频流传输给控制器,控制器对视频流数据处理分析计算。本发明操作简单,能实现鱼卵的快速无损计数,具有高通量,高准确率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9438109B
公开(公告)日:2025-05-09
申请号:CN202510045702.X
申请日:2025-01-13
IPC: G01N21/31 , G06F18/213 , G06F18/214 , G06F18/25 , G01N21/3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紫外‑可见光段光谱法的水质多参数检测方法及系统,用于检测水样中浊度、化学需氧量和硝酸盐氮的浓度。该方法首先获取水样光谱数据并将其转换为吸光度,然后计算浊度、化学需氧量和硝酸盐氮对混合样本光谱的影响因子,根据影响因子将光谱范围划分为三个特征光谱段,分别对应浊度、化学需氧量和硝酸盐氮。最后,利用偏最小二乘PLS法建立多参数检测模型,用于预测浊度、化学需氧量和硝酸盐氮的浓度。该方法通过分段解析光谱,避免了多参数谱线严重重叠的干扰,并利用融合一阶导数光谱的方法提高了检测精度,尤其在硝酸盐氮检测方面效果显著。该方法操作简便、成本低廉,为水质监测和水环境保护提供了更有效的技术手段。
-
公开(公告)号:CN118706246A
公开(公告)日:2024-09-27
申请号:CN202410981281.7
申请日:2024-07-22
IPC: G01H9/00 , G01B9/02015 , G01D5/35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光学干涉的海底微振动测量系统与方法,系统包括激光器模块,干涉仪模块,倍频模块,光路整合模块,光电探测模块和数据处理模块,方法为S1、将干涉仪放置于海底环境中开始测量;S2、发射1064nm的红外激光,并分为光程相等的参考光和测量光,将测量光照射向干涉仪形成激光发射路径;S3、在激光返回路径上设置第一倍频晶体将1064nm的红外激光倍频为532nm的第一绿色激光;S4、在激光返回路径上设置第二倍频晶体,将S3中未转化的1064nm红外激光转化为532nm的第二绿色激光;S5、将第一绿色激光和第二绿色激光整合并与参考光在光电探测器上产生干涉,得到海底振动的位移变化。本发明能够实现微米级以下的海底微振动检测,测量精度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