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控制叶顶泄漏流的鲁棒性转子结构和动力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4251130B

    公开(公告)日:2022-12-02

    申请号:CN202111578814.X

    申请日:2021-12-22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文提供一种用于控制叶顶泄漏流的转子结构和动力系统。转子结构包括机匣、轮毂和转子,轮毂可转动地安装在机匣内,转子位于机匣和轮毂之间、并固定在轮毂上;转子的叶顶设有第一波浪面,机匣的内周面设有第二波浪面,第一波浪面与第二波浪面以设定间隔g相匹配。实验发现,转子随轮毂在机匣内沿机匣的周向转动的过程中,第一波浪面和第二波浪面之间的设定间隔将原本完整连续的大泄漏涡打碎成了多个不连续的小泄漏涡,叶顶泄漏流损失会降低;另外,转子与机匣发生轴向相对位移时,机匣与转子之间的间隙分布并不均匀,与转子和机匣通过圆柱曲面匹配的方案相比,泄漏流流量和叶顶泄漏流损失会降低。

    一种用于控制叶顶泄漏流的鲁棒性转子结构和动力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4251130A

    公开(公告)日:2022-03-29

    申请号:CN202111578814.X

    申请日:2021-12-22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文提供一种用于控制叶顶泄漏流的转子结构和动力系统。转子结构包括机匣、轮毂和转子,轮毂可转动地安装在机匣内,转子位于机匣和轮毂之间、并固定在轮毂上;转子的叶顶设有第一波浪面,机匣的内周面设有第二波浪面,第一波浪面与第二波浪面以设定间隔g相匹配。实验发现,转子随轮毂在机匣内沿机匣的周向转动的过程中,第一波浪面和第二波浪面之间的设定间隔将原本完整连续的大泄漏涡打碎成了多个不连续的小泄漏涡,叶顶泄漏流损失会降低;另外,转子与机匣发生轴向相对位移时,机匣与转子之间的间隙分布并不均匀,与转子和机匣通过圆柱曲面匹配的方案相比,泄漏流流量和叶顶泄漏流损失会降低。

    一种多维度耦合的方法、装置、计算机存储介质及终端

    公开(公告)号:CN117852205A

    公开(公告)日:2024-04-09

    申请号:CN202311713973.5

    申请日:2023-12-13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一种多维度耦合的方法、装置、计算机存储介质及终端,本公开实施例采用多维度耦合方法,保证整机性能仿真精度,提高求解速度,解决了耦合时压缩部件特性曲线难以给定的问题;以迭代背压作为高保真度仿真边界条件,由于可收敛背压范围较大,提升了高保真度仿真模型的可收敛性;标定整机零维仿真模型中压缩部件的设计点参数与其高保真度部件仿真模型的设计点仿真结果一致,提升了背压落在高保真度仿真模型在可收敛背压范围内的概率,提升了耦合方法的可实现性;压缩部件仿真结果性能参数对背压的微小误差波动的鲁棒性更高,提升了仿真稳定性;两模型内部架构不变且独立,通过两模型之间的数据交互处理即可实现耦合,简化了多维度耦合模型搭建。

    一种航空发动机的性能预测方法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7669242A

    公开(公告)日:2024-03-08

    申请号:CN202311713847.X

    申请日:2023-12-13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一种航空发动机的性能预测方法和装置,所述方法包括:步骤10、建立航空发动机中涵道引射器的三维仿真模型;步骤20、循环执行步骤21和步骤22,直到得到的代理模型的精度满足预设的条件,将满足条件的代理模型作为涵道引射器的性能预测模型,包括:步骤21、在涵道引射器的设计参数的取值为预设采样值时,确定三维仿真模型对应的性能信息,得到当前的样本数据,其中设计参数包括气动边界条件和几何边界条件;步骤22、根据当前的样本数据,建立涵道引射器的代理模型;步骤30、将涵道引射器的性能预测模型与航空发动机的整机零维模型进行耦合,得到整机多维度耦合模型;步骤40、利用整机多维度耦合模型进行航空发动机的性能预测。

    一种获取压气机特性的方法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5935833A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310067134.4

    申请日:2023-01-12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一种获取压气机特性的方法和装置,所述方法包括:根据压气机的压缩系统建立气体动力学模型;所述模型包括所述压缩系统的上下游管路系统的参数;设定压气机工作的多个转速,对于所设定的每个转速分别进行如下操作:调整所述气体动力学模型的预定参数直至压气机在该转速下进入喘振工况,并获得所述压气机在至少一个完整的喘振循环过程下的性能数据;其中,所述性能数据是指表征所述压气机性能的物理量的数据;根据所获取的性能数据确定当前转速下该压气机的特性曲线。

    一种基于平行压气机改进模型的喘振边界判定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810646B

    公开(公告)日:2023-03-24

    申请号:CN202210346707.2

    申请日:2022-03-31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文提供一种基于平行压气机改进模型的喘振边界判定方法,包括:根据压气机进气条件划分出子压气机,计算子压气机工况,得到流动物理量;利用模型修正流动物理量在流向特征截面的周向分布的原有分布曲线而得到修正分布曲线;根据修正分布曲线、流动物理量的临界值、周向畸变临界角度判定稳定性;在压气机等转速特性线上,判定压气机各个工作点的稳定性以得出压气机在等转速特性线上的喘振边界点;基于压气机多条等转速特性线上的喘振边界点,得到压气机喘振边界。该方法通过流动滞后效应考虑了周向畸变进气下的所有子压气机对压气机稳定性的影响,本申请提出的平行压气机模型预测的喘振边界点压比损失与试验结果基本没有差异。

    一种基于平行压气机改进模型的喘振边界判定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810646A

    公开(公告)日:2022-07-29

    申请号:CN202210346707.2

    申请日:2022-03-31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文提供一种基于平行压气机改进模型的喘振边界判定方法,包括:根据压气机进气条件划分出子压气机,计算子压气机工况,得到流动物理量;利用模型修正流动物理量在流向特征截面的周向分布的原有分布曲线而得到修正分布曲线;根据修正分布曲线、流动物理量的临界值、周向畸变临界角度判定稳定性;在压气机等转速特性线上,判定压气机各个工作点的稳定性以得出压气机在等转速特性线上的喘振边界点;基于压气机多条等转速特性线上的喘振边界点,得到压气机喘振边界。该方法通过流动滞后效应考虑了周向畸变进气下的所有子压气机对压气机稳定性的影响,本申请提出的平行压气机模型预测的喘振边界点压比损失与试验结果基本没有差异。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