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746913A
公开(公告)日:2021-05-04
申请号:CN202110126143.7
申请日:2021-01-29
Applicant: 湖北航天技术研究院总体设计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型固体火箭发动机的复合壳体轮廓的检测系统,涉及大型固体火箭发动机的复合壳体检测的技术领域,包括:一可绕自身轴线转动的芯模;待检测的壳体,其缠绕在所述芯模上;一可沿平行于所述轴线的方向往复移动的纱架车;检测机构,其包括:‑检测支架,其固设在所述纱架车上;‑至少三个检测探头,其上下布设在所述检测支架上,所有所述检测探头的探测方向均穿过所述轴线;同时,在所述检测探头沿所述轴线的方向移动时,所述检测探头持续检测各自到所述壳体的距离,以根据检测到的所有距离确定所述壳体的轮廓尺寸。本发明检测难度小,速度快,还能够确保检测一致性。
-
公开(公告)号:CN109989852A
公开(公告)日:2019-07-09
申请号:CN201910252142.X
申请日:2019-03-29
Applicant: 湖北航天技术研究院总体设计所
IPC: F02K9/3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装药燃烧室壳体的成型方法,装药燃烧室壳体包括外壳体和绝热层,绝热层设于外壳体的内表面,绝热层包括沿外壳体长度方向依次分布并相连的前封头绝热结构、柱段绝热结构和后封头绝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成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提供缠绕芯模、封头模具和绝热料浆;在封头模具内喷涂绝热料浆,采用模压成型的方式制备前封头绝热结构和后封头绝热结构;将前封头绝热结构和后封头绝热结构均装配至缠绕芯模上;在缠绕芯模的外表面喷涂绝热料浆,形成柱段绝热结构;在绝热层的外表面缠绕纤维并形成外壳体;固化,形成装药燃烧室壳体。
-
公开(公告)号:CN109989851A
公开(公告)日:2019-07-09
申请号:CN201910211397.1
申请日:2019-03-20
Applicant: 湖北航天技术研究院总体设计所
IPC: F02K9/3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装药燃烧室的复合胶膜,其用于粘接药柱绝热层和壳体绝热层,按质量份数计,该复合胶膜包括1‑7份的骨架材料和40‑200份的触变胶。本发明的复合胶膜以触变胶为粘合剂、以性能优异的骨架材料为支撑骨架,构筑一种具有一定机械强度、胶液不流挂的复合胶膜,将该复合胶膜粘接在药柱绝热层的外表面,再与壳体绝热层相粘接,可有效保证装药燃烧室的粘接质量。采用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复合胶膜进行粘接,具有柱绝热层和壳体绝热层的粘接表面的复合胶膜敷设均匀,粘接过程简单,胶液不会流挂,可常温固化,大大缩短粘接工时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9681345A
公开(公告)日:2019-04-26
申请号:CN201811625494.7
申请日:2018-12-28
Applicant: 湖北航天技术研究院总体设计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大型固体火箭发动机分段式复合材料壳体,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壳体本体,壳体本体的两端均开设有开口,壳体本体由多个预制件组装而成,多个预制件包括中间段以及分别连接于中间段两端的前封头段和后封头段,两个开口分别设于前封头段和后封头段;相互连接的中间段与前封头段的端面为相互配合的企口结构,且相互连接的中间段与后封头段的端面为相互配合的企口结构。
-
公开(公告)号:CN109628053A
公开(公告)日:2019-04-16
申请号:CN201811392460.8
申请日:2018-11-21
Applicant: 湖北三江航天江河化工科技有限公司 , 湖北航天技术研究院总体设计所
IPC: C09J175/14 , C09J11/04 , C09J11/06 , C09J11/08 , C08G18/32 , C08G18/42 , C08G18/69 , C08G18/75 , C08G18/7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9J175/14 , C08G18/3206 , C08G18/3228 , C08G18/329 , C08G18/42 , C08G18/69 , C08G18/724 , C08G18/755 , C08G18/7614 , C08K2003/2296 , C09J11/04 , C09J11/06 , C09J11/08 , C08K13/02 , C08K3/22 , C08K3/36 , C08K5/11 , C08K5/18
Abstract: 一种可燃衬层配方,包含重量份计算的原料:基胶为丁羟胶,100份;固化剂,15‑20份;交联剂,0.3‑2份;填料,8‑12份;增塑剂,4‑6份;催化剂,0.8‑1.2份;防老剂,0.5‑0.7份;助燃剂,5‑15份。本发明的可燃衬层各项性能满足发动机衬层材料性能指标,且工艺性能满足衬层制作工艺要求;发动机工作时衬层能够随推进剂一同燃烧,对发动机正常工作无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06979097B
公开(公告)日:2019-03-19
申请号:CN201710305949.6
申请日:2017-05-03
Applicant: 湖北航天技术研究院总体设计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固体火箭发动机燃烧室壳体水压试验装置,包括承力竖直平台、推力框、支撑架、水压传感器、设有前堵盖和后堵盖的燃烧室壳体,其特征在于包括卸载机构,所述卸载机构用于模拟燃烧室壳体受轴向压力的情况。与现有技术相比,增加了卸载机构用于模拟燃烧室壳体受轴向压力的情况,使水压试验在考核燃烧室壳体承受内压工况的同时能够考核燃烧室壳体承受轴向载荷的工况,去掉了考核燃烧室壳体承受轴向载荷的专项试验,使得研制周期缩短;改变传统水压试验方式无法模拟发动机喷管对壳体内压的卸载作用,过严考核而出现燃烧室壳体失效的情况。
-
公开(公告)号:CN119914156A
公开(公告)日:2025-05-02
申请号:CN202510036016.6
申请日:2025-01-09
Applicant: 武汉海王机电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湖北航天技术研究院总体设计所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真空舱密封结构,其包括弧形轨道、舱门和驱动机构,弧形轨道设有弧形槽,弧形槽的一端设有斜槽,斜槽自与弧形槽的连接处向靠近弧形槽圆心的方向倾斜延伸;舱门包括本体,本体设有滚轮,且舱门通过滚轮卡接于弧形轨道;驱动机构连接舱门,且驱动机构配置为驱动舱门沿弧形槽移动,当舱门移动至滚轮进入斜槽时,舱门处于密封位。通过在弧形槽的一端设置斜槽,使舱门在移动至滚轮进入斜槽时在重力作用下向靠近弧形槽的圆心下沉,实现舱门密封,无需额外施加圆弧法向的预紧力,解决了相关技术中旋转式舱门需要对弧形舱门施加圆弧法向的预紧力才能达到密封效果,但预紧力又会影响旋转式舱门的移动,影响弧形舱门的开启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2324594B
公开(公告)日:2023-08-18
申请号:CN202011233161.7
申请日:2020-11-06
Applicant: 湖北航天技术研究院总体设计所
IPC: F02K9/96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一种固体火箭发动机模拟燃烧试验设备,涉及固体火箭发动机的技术领域,试验设备用于模拟待测的推进剂在固体火箭发动机中的燃烧;包括:壳体;顶盖,其盖设在壳体上;填充结构,其贴合设置在壳体的内壁上,并与壳体形成一个可供推进剂燃烧的燃烧室;点火装置,其设于壳体上,且位于燃烧室的底部,用于接收点火指令并点燃燃烧室中待测的推进剂;喷管,其安装在顶盖上,并与燃烧室连通;泄压装置,其安装在顶盖上,并与燃烧室连通;泄压装置的侧壁上开设有测压孔;测压传感器,其安装在测压孔上,并在推进剂在燃烧室中燃烧时,采集燃烧室的工作压强。本申请实施例以解决相关技术中推进剂燃烧试验成本高、周期长的弊端。
-
公开(公告)号:CN116291971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310151384.6
申请日:2023-02-22
Applicant: 湖北航天技术研究院总体设计所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燃面实时位置反馈的柔性牺牲式电容传感器及制备方法,柔性电容传感器设于衬底上,封装涂层封装于柔性电容传感器表面,柔性电容传感器上还具有引线端子,引线端子用于连接导线,以使柔性电容传感器与电容检测模块形成回路。监测时,将其贴附在药柱的端面上,末端贴近药柱内孔,引线端贴近药柱侧面,从引线端引出导线连接电容检测模块,药柱从药柱内孔开始向外燃烧,燃烧过程中柔性电容传感器随药柱被烧毁,检测得到的电容值不断变化,根据电容值可以计算出传感器燃烧的长度,建立柔性电容传感器电容阻值与燃面退移距离的关系曲面,通过柔性牺牲式电容传感器测量得到的长度可以拟合出药柱燃面的位置,实现燃面退移的实时监测。
-
公开(公告)号:CN112848242A
公开(公告)日:2021-05-28
申请号:CN202110190180.4
申请日:2021-02-18
Applicant: 湖北航天技术研究院总体设计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固体发动机壳体结构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带变形适配器层的缠绕芯模,所述缠绕芯模用于成型复合壳体,缠绕芯模包括芯模壳体,芯模壳体的前端中央被带有台阶的芯轴穿出,所述芯模壳体包含金属骨架、以及依次包裹在金属骨架外层的麻绳层和石膏层;所述金属骨架与所述麻绳层之间设置具有低弹性模量的变形适配器层;当高温固化复合壳体引发芯轴轴向膨胀时,所述复合壳体保持原有位置不变;所述变形适配器层内壁被热膨胀的金属骨架压缩变形。本发明的缠绕芯模及复合壳体成型方法,该缠绕芯模使得复合壳体内型面更接近于设计状态,且减小了复合壳体的固化内应力。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