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102129A
公开(公告)日:2023-05-12
申请号:CN202310378348.3
申请日:2023-04-11
Applicant: 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生态环境部生态环境应急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反渗透浓水连续流三维电极电氧化处理装置及其工艺,其中,处理装置包括串联连接的前置缓冲部件与三维电极电氧化电氧反应部件,三维电极电氧化电氧反应部件包括电氧反应器、阳极组件、阴极组件、颗粒电极组件以及曝气组件,电氧反应器与前置缓冲部件连接,阳极组件与阴极组件相对设置在电氧反应器内,阳极组件与阴极组件分别电性连接电源组件,阳极组件与阴极组件之间设置有颗粒电极组件,曝气组件与电氧反应器连通以用于向电氧反应器内曝气。本发明操作方便,无有毒有害物质添加,污染物去除效果显著,能耗效率出众,具有氧化剂高产出能力,可实现电致氧化剂再利用,具有高能耗效率且可控制出水有毒副产物浓度。
-
公开(公告)号:CN115467285A
公开(公告)日:2022-12-13
申请号:CN202211132408.5
申请日:2022-09-17
Applicant: 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生态环境部生态环境应急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人口密集区渠道化河道综合生态驳岸结构,包括设置渠道化河道内部且位于渠道化河道一侧或两侧的河床区域系统,与所述河床区域系统远离渠道化河道一侧连接的河岸区域系统,以及设置在所述河床区域系统、所述河岸区域系统之间的加固河岸;本发明整体结构设计合理,通过河床区域系统、河岸区域系统实现对人口密集区渠道化河道进行综合生态处理,不仅能够有效减少面源污染影响、增强河道内水体的自净作用,还能够形成较为美观的河道自然沿线景观,能够有效地起到美化城市、改善水质的作用;并且本发明提出的综合生态驳岸结构具备易施工、成本低的优势,且便于后期维护管理,适合大量推广。
-
公开(公告)号:CN118592232A
公开(公告)日:2024-09-06
申请号:CN202410728329.3
申请日:2024-06-06
Applicant: 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生态环境部生态环境应急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水体修复功能的硬质生态驳岸结构及施工方法,生态驳岸包括驳岸主体、种植组件、拦截组件和灌溉组件;种植组件包括设在驳岸主体上的景观植物种植箱、水生植物种植箱和设在水生植物种植箱外部的防护构件;拦截组件包括设在驳岸主体上的安装横梁、卡接在安装横梁上旋转筒、设在安装横梁上的拦截网和设在驳岸主体内的收集网箱;灌溉组件包括设在驳岸主体顶上的水泵和灌溉管;本发明的生态驳岸不仅具有改善河道生态、美化城市环境的作用,而且通过拦截组件对河道水流中的污染物进行拦截和收集,对于改善水污染同样具有促进作用,利用水生植物根系吸收分解水体中的有害物质,达到了水体净化修复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6655168B
公开(公告)日:2024-03-01
申请号:CN202310746526.3
申请日:2023-06-25
Applicant: 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生态环境部生态环境应急研究所)
IPC: C02F9/00 , C02F3/30 , C02F3/32 , C02F1/00 , C02F1/28 , C02F101/10 , C02F101/16 , C02F101/30 , C02F103/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初雨条件下快速截留污染物以稳定净化水质的生态塘系统,包括:依次设置的固态颗粒物预处理区、营养盐吸附区、生化处理区和外排及回流区;所述固态颗粒物预处理区,用于拦截雨水中的固态杂质;所述营养盐吸附区,用于吸附所述雨水中的氮磷污染物;所述生化处理区,用于对所述雨水进行生物净化;所述外排及回流区,用于所述雨水进行排出或者回流。本发明实现了在初期雨水冲刷下,快速截留水中污染物,并维持塘体生化净水能力,在雨后,塘内通过制造内循环,持续净化截留的污染物的技术。
-
公开(公告)号:CN116676910B
公开(公告)日:2024-01-26
申请号:CN202310676027.1
申请日:2023-06-08
Applicant: 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生态环境部生态环境应急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潮汐动力进行生态补水的方法,包括:在河道的干流和支流中上游处构建第一补水河道,基于第一补水河道在涨潮时进行储水并在退潮时对支流进行补水;在城市河道处设置调蓄池,在调蓄池与城市河道相连的另一端构建第二补水河道,基于互相连接的调蓄池、城市河道、第二补水河道对城市进行补水。本发明通过第一补水河道以及设置闸门,实现根据涨退潮自动控制闸门,实现干流对支流进行持续生态补水,改善水动力条件;通过构建调蓄池与第二补水河道,并通过斜接锁闸与叠层挡水台组合,实现涨潮时随潮汐动力自动开闸,退潮时自动闭合,有效储水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7023791A
公开(公告)日:2023-11-10
申请号:CN202311007952.1
申请日:2023-08-11
Applicant: 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生态环境部生态环境应急研究所)
IPC: C02F3/28 , C02F3/32 , C02F101/10 , C02F101/16 , C02F103/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生态塘配套装置技术领域,公开一种强化颗粒物沉积效果的生态调蓄塘前置装置,包括:两缓流部,两缓流部分别设置在沟渠的渠底两侧,两缓流部的两相对面分别开设有若干弧形通槽,两缓流部上的弧形通槽圆心和两相邻弧形通槽相交处分别对应设置,两缓流部之间形成缓流腔,且缓流腔两端分别为进水端和排水端,弧形通槽开口远离进水端的一端设有弯曲设置的软围隔;弧形通槽与设置在弧形通槽内的软围隔形成圆环单元腔体,通过调整软围隔位置调节导流口间距,若干圆环单元腔体通过导流口依次连通设置。本发明可降低污水流速,增加水力停留时间,提高水质净化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6790706A
公开(公告)日:2023-09-22
申请号:CN202310062160.8
申请日:2023-01-14
Applicant: 广东工业大学 , 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生态环境部生态环境应急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微塑料研究技术领域的一种研究塑料浸出液对微生物定殖微塑料行为影响的装置与方法,该研究塑料浸出液对微生物定殖微塑料行为影响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选择合适硬度的商用塑料,将其切割成大小相似的正方形塑料小片,间隔穿成串,制成生物膜载体;将膜组件固定在矩形装置上,并将装置置于玻璃培养装置中;根据需要采集需要研究的水体,通过不同的过滤膜配置成生物膜生长培养液;采集不同类型塑料制品,该种研究塑料浸出液对微生物定殖微塑料行为影响的方法,可结合多种分析观测手段,有效阐明塑料浸出液对微塑料表面微生物附着、生长和繁殖等的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15979712B
公开(公告)日:2023-08-18
申请号:CN202211642614.0
申请日:2022-12-20
Applicant: 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生态环境部生态环境应急研究所) ,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河流沉积物捕集技术领域的一种河流沉积物再悬浮捕获及水体自净能力原位测定装置,包括:采集装置,设置在所述捕集管组件上的翻盖组件以及设置在所述捕集管组件上并与所述翻盖组件相连接的驱动机构;所述捕集管组件包括捕集管以及相对称设置在所述捕集管圆周外侧壁顶部的安装块组件,该种河流沉积物再悬浮捕获及水体自净能力原位测定装置,通过捕集管对水体中的沉积物颗粒进行捕集,捕集完整后,通过电机带动翻盖翻转覆盖在捕集管顶部的开口处,并对捕集管进行回收,由于通过翻盖对回收中的捕集管的开口处进行封堵,能够有效的避免回收时受水力扰动,保障了取样均匀性,保证数据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395914A
公开(公告)日:2023-07-07
申请号:CN202310662054.3
申请日:2023-06-06
Applicant: 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生态环境部生态环境应急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污染地下水修复的多级处理装置及处理方法,装置包括下底面设有井管的固定盘、设在固定盘上的初级过滤组件、套设在初级过滤组件外部的絮凝净化组件和设在絮凝净化组件上的动力组件;初级过滤组件包括过滤箱、卡接在过滤箱内的过滤网套和设在过滤箱内部且一侧设有刮污板的限位杆;絮凝净化组件包括套设在过滤箱外部的絮凝箱、设在絮凝箱内的振动盘、设在絮凝箱内部的振动构件;动力组件用于为过滤网套和振动构件提供动力;本发明的装置结构设计合理,污染地下水原位修复效果显著,适宜推广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16047014A
公开(公告)日:2023-05-02
申请号:CN202310077210.X
申请日:2023-02-03
Applicant: 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生态环境部生态环境应急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沉积物耗氧速率测定技术领域的一种新型沉积物耗氧速率原位测定装置,包括:沉箱组件;沉箱端盖组件,所述沉箱端盖组件包括安装在所述沉箱组件顶部开口处的沉箱端盖以及设置在所述沉箱端盖顶部边缘处的连接轴套;搅拌转子组件,所述搅拌转子组件包括转轴,该种新型沉积物耗氧速率原位测定装置,通过沉箱组件外侧的水流带动驱动叶片旋转,通过驱动叶片带动转轴旋转,通过转轴带动搅拌叶片旋转,通过搅拌叶片带动沉箱组件内腔的水流动,使得沉箱组件内腔的水流流速与沉箱组件外侧的水流流速相同,方便测定更加真实的SOD数值,提高测量的准确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