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器
    1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725916A

    公开(公告)日:2012-10-10

    申请号:CN201180007569.5

    申请日:2011-01-27

    Inventor: 伊藤义贵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R13/4361 H01R13/4223 H01R13/506

    Abstract: 提供一种连接器,其中,连接器壳体的前端壁不形成有不必要的孔(用于形成矛状件的通孔)。连接器壳体(1A)被构造成合体品,该合体品由构成了上壳体(10)和下壳体(20)的两个部件形成,所述上壳体与限定了端子容纳室(24)的前端壁(12)一体地设置,所述下壳体的前侧由于缺少前端壁而开放。上壳体的前端壁形成有插入孔(13),配对连接器的阳端子的前端插入到所述插入孔,并且所述下壳体形成有端子容纳室,并且设置有矛状件(26),利用下壳体的前端上的开口部分作为通孔来形成该矛状件。此外,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设置有限制单元(17、27)和锁定机构,所述限制单元在合体时阻止两个壳体在前后方向上相对移位,所述锁定机构通过限制两个壳体在上下方向上分离而维持合体状态。

    连接器
    1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292877A

    公开(公告)日:2011-12-21

    申请号:CN201080005085.2

    申请日:2010-01-20

    Inventor: 伊藤义贵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R13/4362 H01R13/5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连接器,其中可以根据需要通过移除工具可靠地移除端子,并且在正常情况下,可以使另一个连接器的端子可靠地连接于设置在端子容纳室中的端子,使得可以消除当连接器接合时发生问题的可能性。在具有彼此安装的第一和第二连接器外壳(20、10)的连接器中,封盖第一连接器(20)的端子容纳室(21)的前端的连接器前壁(17)与第二连接器外壳(10)一体地形成,并且当两个连接器外壳被保持在临时接合位置时,形成在该连接器前壁(17)中的端子插入口(18)从在第一端子(70)前方的位置移动到在用于接合该第一端子的第一矛状件(22)的前方的位置。

    带端子的电线及线束
    1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2018543B

    公开(公告)日:2022-05-17

    申请号:CN202010349136.9

    申请日:2020-04-28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确保适当的导通性能的带端子的电线以及线束。应用于线束(WH1)的带端子的电线(100)的特征在于,具备:电线(W),其具有导电性;及金属端子(1),其设置于电线(W)的末端,金属端子具备:电线连接部(10),其与电线(W)连接;箱状部(20),其由与电线连接部连结的底体(21)以及从该底体(21)的宽度方向Y的两端分别突出形成的一对壁体(22、23)形成为箱状,且能够在内部的插入空间部沿着与宽度方向Y交叉的轴向X插入配对端子;以及弹簧触点部,其位于端子插入空间内,且被箱状部能够弹性变形地悬臂状地支承,形成与配对端子的触点,箱状部具有限制一对壁体的相对位移的位移限制部。

    带端子的电线及线束
    1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2018543A

    公开(公告)日:2020-12-01

    申请号:CN202010349136.9

    申请日:2020-04-28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确保适当的导通性能的带端子的电线以及线束。应用于线束(WH1)的带端子的电线(100)的特征在于,具备:电线(W),其具有导电性;及金属端子(1),其设置于电线(W)的末端,金属端子具备:电线连接部(10),其与电线(W)连接;箱状部(20),其由与电线连接部连结的底体(21)以及从该底体(21)的宽度方向Y的两端分别突出形成的一对壁体(22、23)形成为箱状,且能够在内部的插入空间部沿着与宽度方向Y交叉的轴向X插入配对端子;以及弹簧触点部,其位于端子插入空间内,且被箱状部能够弹性变形地悬臂状地支承,形成与配对端子的触点,箱状部具有限制一对壁体的相对位移的位移限制部。

    接触连接结构
    1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6233535A

    公开(公告)日:2016-12-14

    申请号:CN201580020430.2

    申请日:2015-04-1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R13/11 H01R4/26 H01R13/05 H01R13/115

    Abstract: 一种接触连接结构,具有:第一接触部(2a、3),其中三个以上的第一缩进部(4)突出地设置在同一圆周上,以及第二接触部(11),一个第二缩进部(12)突出地设置在第二接触部中。在端子插入过程中,第一接触部(2a、3)的第一缩进部(11)的第二缩进部(12)在第一接触部(3)上滑动,并且在端子插入完成位置处,第二缩进部(12)挤入由三个以上的第一缩进部(4)围绕的位置中,并且第一缩进部(4)的外周表面分别与第二缩进部(12)的外周表面进行接触。(4)在第二接触部(11)上滑动,并且第二接触部

    端子
    17.
    外观设计
    端子 失效

    公开(公告)号:CN302020093S

    公开(公告)日:2012-08-01

    申请号:CN201230022725.2

    申请日:2012-02-02

    Abstract: 1.外观设计产品的名称:端子。2.外观设计产品的用途:通过被插入到连接器壳体中并且连接于另一个连接器,保持电线并形成电气回路。3.设计要点:在用于保持电线的部分,即,参考图中B所表示的部分中所出现的上升或下降模式。4.最能表现设计要点的图:立体图。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