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907768A
公开(公告)日:2016-08-31
申请号:CN201610292646.0
申请日:2016-05-05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K14/375 , C12Q1/6811 , C12Q2531/113 , C12Q2527/107 , C12Q2535/1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牛樟芝管家基因序列,所述管家基因序列为c4163或c10657的序列,所述c4163的序列如SEQ ID NO:1,所述c10657的序列如SEQ ID NO:2。本发明还涉一种牛樟芝管家基因序列的筛选方法、牛樟芝管家基因序列的qRT?PCR扩增引物以及牛樟芝管家基因序列的qRT?PCR扩增方法。本发明的牛樟芝管家基因序列能在不同形态和不同培养时间的牛樟芝样品中稳定表达,且条带单一,为研究牛樟芝中功能基因表达提供校正序列。
-
公开(公告)号:CN104429610B
公开(公告)日:2016-08-24
申请号:CN201410750383.4
申请日:2014-12-10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W30/43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循环农业和微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巨菌草?草菇?菌肥”相互促生和转化的方法。巨菌草为草菇生长提供遮阴,其光合作用产生的O2促进草菇生长,把新鲜巨菌草转化为草菇;草菇生长过程中产生的CO2及其废菌料作为生物有机肥促进巨菌草生长;从而实现“巨菌草?草菇?菌肥”三者之间的相互促生和转化,形成“草?菌?肥”的循环综合利用系统。与常规稻草栽培草菇相比,新鲜巨菌草栽培草菇生长周期缩短1?2天,生物学效率提高3?5%;以栽培草菇的废料作巨菌草的肥料,巨菌草产量提高6?8%,既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又有较好的生态效益。
-
-
公开(公告)号:CN104396569A
公开(公告)日:2015-03-11
申请号:CN201410750309.2
申请日:2014-12-10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农业微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资源化利用互花米草的方法。先通过脱盐工艺处理收割后的互花米草,部分脱除互花米草的盐分;然后将其与麸皮、玉米粉、活性炭堆制发酵制得培养料;将该培养料用于培养耐盐食用菌菌株—黄平菇。该方法实现了互花米草的资源化利用,化害为利,既创造了经济效益,又产生很好的生态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13913359B
公开(公告)日:2024-03-01
申请号:CN202111366387.9
申请日:2021-11-18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促进牛樟芝菌丝体生长及三萜合成的固体培养基,属于生物科技领域。该固体培养基中含有葡萄糖、蛋白胨、麦芽糖、酵母提取物、磷酸二氢钾、七水合硫酸镁、维生素B1,以及忧遁草浸提液或忧遁草提取物。本发明具有使牛樟芝菌丝体具有萌发快、生长快的特点,且三萜含量比传统培养基高23.6%,且忧遁草在我国获取容易,本方法制备简单,可重复性强,作为同一原料可根据实际生产情况制备不同种类培养基,可为实际生产中提供大量牛樟芝菌丝体的新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2293260A
公开(公告)日:2021-02-02
申请号:CN202011330740.3
申请日:2020-11-24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IPC: A01H4/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了一种非洲芦苇诱导分化和生根一步成苗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晴天时将采自室外的非洲芦苇枝条,露出小芽,剥净芽周外包叶,用带沾有75%乙醇棉球檫洗枝条表皮,然后将带芽茎段剪成2cm置于消毒瓶中置于超净工作台上;用75%乙醇浸泡30s,用无菌水漂洗3次后,用0.1%HgCl2水溶液消毒10‑15min,再用无菌水洗涤4‑5次;将消毒后的芦苇茎段接种到诱导分化生根培养基上;经培养每段带芽茎段10天后,先生根接着抽芽,再培养20‑30天后可获得移栽组培苗。本发明方法能一步达成诱导分化和生根,达到快速增殖的目的。经过移栽炼苗后,该苗可以快速适应有土栽培,活力较强。本发明适用于该芦苇品种。
-
公开(公告)号:CN110558170A
公开(公告)日:2019-12-13
申请号:CN201910996672.5
申请日:2019-10-19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减少黄河中游砒砂岩区河道泥沙沿岸搬运的方法,由减缓河道沿岸水流、防治水流侵蚀散落砒砂岩、固定散落河道的砒砂岩(泥沙)、增加砒砂岩坡底结构稳定性、恢复植被及微生态环境”五个步骤组成。本发明减少黄河中游砒砂岩区河道泥沙沿岸搬运的方法,根据砒砂岩的物理性状和砒砂岩区特有的气候,及其不同植物品种和技术措施的特点,遵循“周期短、见效快、成本低、效果好、可持续”的生态修复原则,建立河道沿岸砒砂岩坍塌区生态治理体系,快速恢复植被,实现植物-水-泥/沙的生态平衡,构建一个高效减少黄河中游砒砂岩区河道泥沙沿岸搬运的技术体系。
-
公开(公告)号:CN108998449A
公开(公告)日:2018-12-14
申请号:CN201811118574.3
申请日:2018-09-20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IPC: C12N15/1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2N15/10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提取灰树花总DNA的试剂及其应用,从50 mg左右其菌丝体和子实体样品中,经过破碎裂解、DNA吸附、漂洗、洗脱等步骤,快速高效的提取总DNA。单个样品提取时间缩短至15 min,且所提取的DNA完整性好、纯度高,可直接用于PCR、Real-Time PCR、分子标记等下游分子生物学试验。且整个提取过程中不涉及氯仿、苯酚、β-巯基乙醇等有毒试剂,保证了研究人员免于有毒试剂的伤害。
-
公开(公告)号:CN104521752B
公开(公告)日:2016-09-28
申请号:CN201410750097.8
申请日:2014-12-10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农业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莱竹草组培快繁和工厂化育苗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莱竹草的预处理、外殖体选择及处理、愈伤组织诱导、增殖分化、生根培养、移栽炼苗、工厂化育苗。通过莱竹草预处理、外殖体选择及处理,筛选出愈伤组织、增殖分化、生根等培养基配方,建立再生体系,并采取适宜炼苗措施和工厂化育苗条件控制,实现莱竹草的组培快繁和工厂化育苗,愈伤组织诱导率为92‑98%,增殖系数5.6,生根率98%,移栽炼苗成活率99%,解决了莱竹草不能通过种子繁殖、扦插繁殖力低的难题。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