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获得非洲芦苇组培苗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293260B

    公开(公告)日:2022-08-23

    申请号:CN202011330740.3

    申请日:2020-11-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了一种非洲芦苇诱导分化和生根一步成苗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晴天时将采自室外的非洲芦苇枝条,露出小芽,剥净芽周外包叶,用带沾有75%乙醇棉球檫洗枝条表皮,然后将带芽茎段剪成2cm置于消毒瓶中置于超净工作台上;用75%乙醇浸泡30s,用无菌水漂洗3次后,用0.1%HgCl2水溶液消毒10‑15min,再用无菌水洗涤4‑5次;将消毒后的芦苇茎段接种到诱导分化生根培养基上;经培养每段带芽茎段10天后,先生根接着抽芽,再培养20‑30天后可获得移栽组培苗。本发明方法能一步达成诱导分化和生根,达到快速增殖的目的。经过移栽炼苗后,该苗可以快速适应有土栽培,活力较强。本发明适用于该芦苇品种。

    一种莱竹草组培快繁和工厂化育苗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521752A

    公开(公告)日:2015-04-22

    申请号:CN201410750097.8

    申请日:2014-12-1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农业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莱竹草组培快繁和工厂化育苗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莱竹草的预处理、外殖体选择及处理、愈伤组织诱导、增殖分化、生根培养、移栽炼苗、工厂化育苗。通过莱竹草预处理、外殖体选择及处理,筛选出愈伤组织、增殖分化、生根等培养基配方,建立再生体系,并采取适宜炼苗措施和工厂化育苗条件控制,实现莱竹草的组培快繁和工厂化育苗,愈伤组织诱导率为92-98%,增殖系数5.6,生根率98%,移栽炼苗成活率99%,解决了莱竹草不能通过种子繁殖、扦插繁殖力低的难题。

    一种利用危地马拉草栽培灵芝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881361A

    公开(公告)日:2020-03-17

    申请号:CN201911381951.7

    申请日:2019-12-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危地马拉草栽培灵芝的方法。该方法以一种现有牧草危地马拉草主要栽培料之一,搭配绿洲3号、类芦、五节芒、芒萁、巨菌草或杂木屑后与栽培辅料结合生产灵芝。危地马拉草含水量高,本发明中危地马拉草能采用鲜草或干草。危地马拉草代木栽培灵芝,可节约大量森林资源,实现灵芝栽培及后加工可持续发展,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采用本发明的生产方法生产灵芝具有灵芝生物转化率高、品质好的特点。危地马拉草作为灵芝栽培料的应用,拓宽了目前菌草栽培料来源,开发了其除饲用之外的应用价值,也为灵芝的基础研究和应用开发奠定了基础。

    减少黄河中游砒砂岩区河道泥沙沿岸搬运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558170B

    公开(公告)日:2021-06-01

    申请号:CN201910996672.5

    申请日:2019-10-1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减少黄河中游砒砂岩区河道泥沙沿岸搬运的方法,由减缓河道沿岸水流、防治水流侵蚀散落砒砂岩、固定散落河道的砒砂岩(泥沙)、增加砒砂岩坡底结构稳定性、恢复植被及微生态环境”五个步骤组成。本发明减少黄河中游砒砂岩区河道泥沙沿岸搬运的方法,根据砒砂岩的物理性状和砒砂岩区特有的气候,及其不同植物品种和技术措施的特点,遵循“周期短、见效快、成本低、效果好、可持续”的生态修复原则,建立河道沿岸砒砂岩坍塌区生态治理体系,快速恢复植被,实现植物‑水‑泥/沙的生态平衡,构建一个高效减少黄河中游砒砂岩区河道泥沙沿岸搬运的技术体系。

    一种高效栽培竹荪及调节栽培后土壤酚酸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073158A

    公开(公告)日:2024-12-06

    申请号:CN202411365078.3

    申请日:2024-09-2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效栽培竹荪及调节栽培后土壤酚酸的方法。从竹荪菌种播种后至竹荪子实体采收期间,每月固定时间对土壤样品进行取采样。本研究从土壤理化性质、土壤微生物区系及酚酸类代谢物等分析。优化筛选出更为适合的巨菌草及海鲜菇菌糟栽培竹荪配方,并探讨海鲜菇菌糟在竹荪栽培过程中二次利用的可实用性及使用形式,最后结合土壤理化性质及酚酸类代谢物含量指标,改良传统竹荪栽培配方和模式。本技术有助于降低竹荪栽培对土壤造成酚酸升高的不良影响;初步探讨菌剂联合海鲜菇菌糟进行发酵后对竹荪栽培土壤进行施用方法,可以在同一大田中保持第二年的竹荪产量与第一年持平,该方法可为缓解竹荪栽培中的连作障碍提供参考方案。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