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好氧颗粒污泥培养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563132A

    公开(公告)日:2019-12-13

    申请号:CN201910838030.2

    申请日:2019-09-05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生物强化技术的高效率、高强度好氧颗粒污泥培养方法,是从成熟的好氧颗粒污泥中分离、鉴定并筛选出具有较高群体感应信号分子产生能力的菌株,进行富集培养,将处于对数生长期的菌液等体积混合,制备成生物强化所用信号分子产生菌混合菌液;在好氧颗粒污泥培养初期,定期、定量投加混合菌液,以增加体系内信号分子的浓度;待好氧颗粒污泥实现完全颗粒化后,停止投加混合菌液。运用此方法培养的好氧颗粒污泥形成周期短、粒径大、强度高、不易散结,可高效而稳定地去除污水中的污染物。本发明运用群体感应机制与生物强化技术,是一种简单、高效、经济、可持续的好氧颗粒污泥培养方法,可提高好氧颗粒污泥工艺的实际应用性。

    一种极端环境下无人车视觉增强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756971B

    公开(公告)日:2021-06-29

    申请号:CN202010622342.2

    申请日:2020-06-30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极端环境下无人车视觉增强装置及方法,属于无人驾驶环境感知领域。该装置包括:图像增强装置,包括滤光装置、图像分析单元和固定装置;滤光装置包括带有后座框的圆形偏振镜,外齿圈,电机驱动单元,以及安装在电机驱动单元上的齿轮;电机驱动单元控制齿轮带动外齿圈及圆形偏振镜同步旋转;图像分析单元输出电机旋转角度和方向信号。本发明通过控制圆形偏振镜的旋转角度实现滤光效果的无级调节,利用卷积神经网络模型和预训练权重参数对图像进行分析,确定圆形偏振镜的旋转角度和方向,同时提出周期扫描方法对圆形偏振镜位置进行校正。

    一种MEMS应力隔离封装结构及其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745772B

    公开(公告)日:2023-10-20

    申请号:CN201911000389.9

    申请日:2019-10-21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MEMS应力隔离封装结构及制造方法,包括MEMS芯片、应力隔离结构、封装管壳及引线。所述应力隔离结构包括MEMS芯片基座、平面波纹结构、连接结构和支撑框架结构;MEMS芯片基座位于应力隔离结构中心位置;平面波纹结构上下表面均具有连续的V形槽,分布在MEMS芯片基座边缘到连接结构之间,其正面的V形槽和背面的V形槽呈嵌套式分布,构成平面波纹形状。所述连接结构与支撑框架连接;所述支撑框架与管壳之间通过粘胶粘接;所述MEMS芯片粘接在MEMS芯片基座上,MEMS芯片焊盘通过引线实现与管针的电气连接。本发明的应力隔离结构通用性好,可以适合多种MEMS芯片的应力隔离封装,其平面波纹结构,对热应力的吸收效果好,并且加工工艺简单,易于实现批量制造。

    一种基于概率修正的驾驶员意图识别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717217B

    公开(公告)日:2022-11-08

    申请号:CN202010624121.9

    申请日:2020-06-30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概率修正的驾驶员意图识别方法,属于无人驾驶汽车领域。该方法包括:S1:采集驾驶行为的数据,并预处理;S2:获取环境道路信息,选取特征数据,并用MGHMM模型进行驾驶员意图的初步识别,计算得到观测序列对应于各驾驶员意图模型初始概率;S3:结合环境道路信息和采集的驾驶员数据对驾驶员意图模型初始概率P1进行修正,分别得到修正概率P2和P3;S4:将修正后的驾驶员意图模型概率输入PSO‑SVM分类器进行分类识别,辨识出最终的驾驶员意图。本发明大大提高了驾驶员意图识别的精度和实用性。利用本发明可进行驾驶员辅助系统的开发设计,实现无人驾驶汽车的人车协同控制。

    基于毫米波雷达和视觉融合的夜间目标检测和跟踪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967498A

    公开(公告)日:2020-11-20

    申请号:CN202010699523.5

    申请日:2020-07-20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毫米波雷达和视觉融合的夜间目标检测和跟踪方法,跟踪方法为:通过毫米波雷达和摄像头分别获取原始数据和原始图像;处理所述原始数据,得到有效目标的第一目标航迹;处理所述原始图像,得到有效目标的第二目标航迹;将所述第一目标航迹与第二目标航迹进行匹配。本发明采用相机原始图像获得更丰富的图像暗部信息,利用深度学习的图像增亮算法还原图像暗部细节,增强无人车的夜间视觉能力,利用YOLO v4目标检测算法准确快速检测目标,满足无人驾驶实时性的要求,所提出的航迹融合方法容错性好,在一个传感器失效时,感知系统仍能正常工作。

    一种基于概率修正的驾驶员意图识别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717217A

    公开(公告)日:2020-09-29

    申请号:CN202010624121.9

    申请日:2020-06-30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概率修正的驾驶员意图识别方法,属于无人驾驶汽车领域。该方法包括:S1:采集驾驶行为的数据,并预处理;S2:获取环境道路信息,选取特征数据,并用MGHMM模型进行驾驶员意图的初步识别,计算得到观测序列对应于各驾驶员意图模型初始概率;S3:结合环境道路信息和采集的驾驶员数据对驾驶员意图模型初始概率P1进行修正,分别得到修正概率P2和P3;S4:将修正后的驾驶员意图模型概率输入PSO-SVM分类器进行分类识别,辨识出最终的驾驶员意图。本发明大大提高了驾驶员意图识别的精度和实用性。利用本发明可进行驾驶员辅助系统的开发设计,实现无人驾驶汽车的人车协同控制。

    一种MEMS应变式差分式压力传感器及制作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542498A

    公开(公告)日:2019-12-06

    申请号:CN201910839863.0

    申请日:2019-09-06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保护一种MEMS应变式差分式压力传感器及制作方法,包括金属应变电阻、绝缘层、应变硅片、硅岛结构和支撑框架结构,在硅片背面中间位置形成硅岛结构,在四周形成支撑框架结构,硅岛结构和支撑框架结构之间形成应变硅膜。所述硅岛结构沿Y轴方向的长度是沿X轴方向长度的2倍以上。所述金属应变电阻布置在应变硅片正面,并沿Y轴对称布置在应变硅膜与支撑框架连接应力集中区域、应变硅膜与硅岛结构的连接应力集中区域。本发明采用岛-膜结构,形成对称的拉应力和压应力集中区域,解决现有应变式压力传感器难以形成对称差分测量布局的难题,抑制非线性误差和温度漂移,提高传感器的灵敏度和稳定性。

    基于监督式DQN算法的自动驾驶汽车转向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341960A

    公开(公告)日:2021-09-03

    申请号:CN202110577276.6

    申请日:2021-05-26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监督式DQN算法的自动驾驶汽车转向控制方法,属于自动驾驶汽车领域。该方法包括:S1:获取周边车辆状态信息;S2:建立汽车运动学模型;S3:利用DQN算法构建自动驾驶汽车转向控制模型对车辆的转向角进行控制,并优化Q网络的损失函数,利用MOBIL算法构建转向角监督信号,对DQN算法的训练进行引导和优化。本发明提升了DQN算法的训练效率。

    一种黄土干湿循环试验机
    19.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22506306U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20980672.2

    申请日:2024-05-08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黄土干湿循环试验机,包括试验箱,试验箱内固定安装有隔温块,隔温块用于将试验箱内隔离成两个腔室,且两个腔室分别用于烘干和加湿,且隔温块与试验箱的底部之间转动连接有旋转柱,旋转柱上设置有两个存放件,两个存放件均用于存放黄土,且两个存放件在旋转柱的转动下实现位置的切换,以实现干湿循环。本申请通过设置的隔温块,隔温块用于将试验箱内隔离成两个腔室,且两个腔室分别用于烘干和加湿,两个存放件均用于存放黄土,且两个存放件在旋转柱的转动下实现位置的切换,以实现干湿循环试验,使得黄土能够快速在烘干与加湿之间循环切换,而且能够减少切换过程中黄土受到外界环境影响的情况。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