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419331A
公开(公告)日:2012-04-18
申请号:CN201110232014.2
申请日:2011-08-15
Applicant: 长安大学
IPC: G01N21/8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桥梁结构裂纹缺陷的图像采集与分析系统,包括裂纹图像采集子系统、裂纹分析与数据库管理子系统及供电与支撑子系统三部分组成,其中图像采集子系统主要由裂纹成像设备(1)、距离传感器(2)、角度传感器(3)及数据传输设备(4)组成;裂纹分析与数据库管理子系统由便携式计算机(5)及自主研发的一套图像处理及数据库管理软件组成;供电与支撑子系统由高能蓄电池(6)、支撑平台(7)组成。本发明具有高效、快速、便捷的特点,广泛应用于桥梁检测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0963762A
公开(公告)日:2020-04-07
申请号:CN201911342247.0
申请日:2019-12-23
Applicant: 长安大学
IPC: C04B28/04 , C04B38/10 , C04B111/4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建筑外围护结构的泡沫混凝土及其混凝土砌块的制备方法,按质量分数计,包括水泥55.3%~63.1%、粉煤灰3.5%~14.0%、微硅粉1.4%~5.7%、促凝剂0.1%~0.3%、减水剂0.018%~0.071%、增强剂0.4%~2.0%以及不超过0.14%的稳泡剂其余为水,将水泥、粉煤灰、微硅粉、促凝剂、减水剂、稳泡剂和增强剂进行干拌预混,在加入水搅拌制成水泥混合料浆,同时将复合型发泡剂与水1:30混合加入物理发泡机中制备得到均匀泡沫后加入到水泥混合料浆中,搅拌至泡沫料浆表面无浮泡,得到泡沫混凝土浆料,本发明制备的泡沫混凝土原材料使用部分粉煤灰和微硅粉代替水泥,可有效降低泡沫混凝土的生产成本;促凝剂和稳泡剂复合使用,有助于泡沫混凝土砌块气孔大小及分布更加均匀,无料浆沉淀及消泡现象。
-
公开(公告)号:CN108357447B
公开(公告)日:2020-01-14
申请号:CN201810036813.4
申请日:2018-01-15
Applicant: 长安大学
IPC: B60R19/02 , B29C64/124 , B33Y10/00 , F16F7/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碰撞及能量吸收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梯度刻槽缓冲吸能元件,包括若干厚壁管和至少一个薄壁管;厚壁管与薄壁管均沿轴向间隔设置并连接成一个整体,厚壁管的内管中心轴线与薄壁管的内管中心轴线重合;每个薄壁管两端均连接有厚壁管,不同薄壁管的轴向长度和径向厚度均沿轴向梯度变化,轴向长度最长的薄壁管对应的径向厚度最小。本发明的厚壁管与薄壁管均沿轴向间隔设置并连接成一个整体,不同薄壁管轴向长度沿轴向梯度变化,使得压溃皱褶从最长一段至最短一段依次发生;不同薄壁管径向厚度均沿轴向梯度变化,使得压溃皱褶从最薄一段至最厚一段依次发生;轴向长度最长薄壁管对应的径向厚度最小,使得压溃皱褶发生的位置更加精确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05782662B
公开(公告)日:2017-08-29
申请号:CN201610206456.2
申请日:2016-04-05
Applicant: 长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桥梁橡胶支座检测的相机支撑调节装置,第三支撑杆的另一端上固定安装有支撑座,支撑座上安装有角度调节转轴,角度调节转轴中间位置垂直转动式安装有相机固定杆的一端,相机固定杆的另一端上安装检测相机;相机固定杆一侧的角度调节转轴上安装有主动转动锥齿,主动转动锥齿的外侧固结有相机转动传动机构中的第四转动皮带轮;相机固定杆上固结有与主动转动锥齿啮合传动的被动转动锥齿,第四转动皮带轮的转动带动检测相机以相机固定杆的中心轴为转动中心转动;相机固定杆另一侧的角度调节转轴上固结有相机角度调节传动机构中的第四角度调节皮带轮,第四角度调节皮带轮的转动能够调整相机固定杆和第三支撑杆之间的夹角。
-
公开(公告)号:CN102828476B
公开(公告)日:2014-08-27
申请号:CN201210353003.4
申请日:2012-09-21
Applicant: 长安大学
IPC: E01F1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内置气囊型防撞装置,包括外侧钢壁板和内衬钢壁板,外侧钢壁板与内衬钢壁板之间形成一个防撞腔,防撞腔底部设置有一层配重垫层,配重垫层上部的防撞腔内密实填充有多个布设于同一平面上的橡胶气囊;内衬钢壁板位于需防护装置外侧,内衬钢壁板与需防护装置间设置有吸能垫层;外侧钢壁板和内衬钢壁板布设于同一平面上且二者竖向高度相同,外侧钢壁板为一个向外凸出的圆弧形防撞板;需防护装置布设于航道或道路两侧,且需防护装置为防撞护栏、防撞墙或防撞柱。本发明结构设计合理、投入成本低、施工方便且使用寿命长、使用效果好,能解决现有交通工具用防撞设施存在的投入成本较高、使用寿命较短、防撞效果较差等缺陷和不足。
-
公开(公告)号:CN102828476A
公开(公告)日:2012-12-19
申请号:CN201210353003.4
申请日:2012-09-21
Applicant: 长安大学
IPC: E01F1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内置气囊型防撞装置,包括外侧钢壁板和内衬钢壁板,外侧钢壁板与内衬钢壁板之间形成一个防撞腔,防撞腔底部设置有一层配重垫层,配重垫层上部的防撞腔内密实填充有多个布设于同一平面上的橡胶气囊;内衬钢壁板位于需防护装置外侧,内衬钢壁板与需防护装置间设置有吸能垫层;外侧钢壁板和内衬钢壁板布设于同一平面上且二者竖向高度相同,外侧钢壁板为一个向外凸出的圆弧形防撞板;需防护装置布设于航道或道路两侧,且需防护装置为防撞护栏、防撞墙或防撞柱。本发明结构设计合理、投入成本低、施工方便且使用寿命长、使用效果好,能解决现有交通工具用防撞设施存在的投入成本较高、使用寿命较短、防撞效果较差等缺陷和不足。
-
公开(公告)号:CN115043630A
公开(公告)日:2022-09-13
申请号:CN202210762438.8
申请日:2022-06-30
Applicant: 长安大学
IPC: C04B28/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钢‑塑钢混杂纤维增强的再生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包括水泥、砂、再生骨料、水、减水剂、钢纤维及塑钢纤维,各成分的质量比为:(364‑428):(710‑750):(1161‑1203):150:(3.64‑4.28):(39‑117):(4.6‑13.8)。随机分布的纤维将混凝土内部集中应力进行应力重分布,缓和了裂纹尖端的应力集中并改变了裂纹扩展方向。钢纤维与塑钢纤维混杂可形成骨架结构,在抑制开裂和桥接裂纹中形成协同效应。适度添加塑钢纤维可以更好增强钢纤维和基体之间的粘结强度,提高强度和韧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043629A
公开(公告)日:2022-09-13
申请号:CN202210760598.9
申请日:2022-06-30
Applicant: 长安大学
IPC: C04B28/04 , C04B38/02 , C04B38/10 , B28B1/50 , B28B13/02 , E04B1/76 , E04B2/84 , C04B24/04 , C04B111/4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相变蓄热泡沫混凝土及制备方法、蓄热墙体的制备方法,包括水泥、粉煤灰、定型复合相变材料、发泡剂、减水剂和水,所述定型复合相变材料包括低共熔相变材料与气相二氧化硅,疏水型气相二氧化硅为多孔吸附材料,利用多孔材料吸附法将低共熔相变材料吸附在气相二氧化硅的孔隙中,制备出的定型复合相变材料的相变温度在维持室内舒适所需的温度区间内,且能解决液态相变材料泄露问题;将定型复合相变材料以外掺的形式掺入泡沫混凝土中,该相变蓄热泡沫混凝土具有较高的抗压强度、较低的导热系数,制备出的墙体具有较好的蓄热调温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0963762B
公开(公告)日:2022-03-29
申请号:CN201911342247.0
申请日:2019-12-23
Applicant: 长安大学
IPC: C04B28/04 , C04B38/10 , C04B111/4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建筑外围护结构的泡沫混凝土及其混凝土砌块的制备方法,按质量分数计,包括水泥55.3%~63.1%、粉煤灰3.5%~14.0%、微硅粉1.4%~5.7%、促凝剂0.1%~0.3%、减水剂0.018%~0.071%、增强剂0.4%~2.0%以及不超过0.14%的稳泡剂其余为水,将水泥、粉煤灰、微硅粉、促凝剂、减水剂、稳泡剂和增强剂进行干拌预混,在加入水搅拌制成水泥混合料浆,同时将复合型发泡剂与水1:30混合加入物理发泡机中制备得到均匀泡沫后加入到水泥混合料浆中,搅拌至泡沫料浆表面无浮泡,得到泡沫混凝土浆料,本发明制备的泡沫混凝土原材料使用部分粉煤灰和微硅粉代替水泥,可有效降低泡沫混凝土的生产成本;促凝剂和稳泡剂复合使用,有助于泡沫混凝土砌块气孔大小及分布更加均匀,无料浆沉淀及消泡现象。
-
公开(公告)号:CN108194545A
公开(公告)日:2018-06-22
申请号:CN201810035896.5
申请日:2018-01-15
Applicant: 长安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10/295 , F16F1/025 , B22F3/105 , B23B5/00 , B23C3/28 , B23P23/02 , B26D3/06 , B33Y80/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碰撞及能量吸收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梯度宽度刻槽缓冲吸能元件,包括若干厚壁管和至少一个薄壁管;厚壁管与薄壁管均沿轴向间隔设置并连接成一个整体,厚壁管的内管中心轴线与薄壁管的内管中心轴线重合;每个薄壁管两端均连接有厚壁管,所有薄壁管的径向厚度均相同,不同薄壁管的轴向长度均沿轴向梯度变化。本发明的厚壁管与薄壁管均沿轴向间隔设置并连接成一个整体,所有薄壁管的径向厚度均相同,不同薄壁管的轴向长度沿轴向梯度变化,使得压溃皱褶从最长一段至最短一段依次发生;使得压溃皱褶发生的位置更加精确控制。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