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133145A
公开(公告)日:2019-01-04
申请号:CN201810853297.4
申请日:2018-10-15
Applicant: 长安大学
IPC: C01G3/02 , C01G23/053 , B01J23/74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CuO‑TiO2复合微米管、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所述的CuO‑TiO2复合微米管中CuO与TiO2的摩尔比为1:1~5,所述的CuO‑TiO2复合微米管的直径为15~22μm,壁厚为1~3μm;所述的CuO‑TiO2复合微米管的比表面积为120~140m2/g。在材料性能上,由于溶胶凝胶浸渍反应是连续地发生在生物模板表面,促进了两种材料复合过程中的高效结合和晶粒的均匀分布,有助于复合材料的稳定性和性能的充分提升。本方法制备得到的中空复合微纳米材料结构稳定,能保持较好的中空结构,具有低密度、高比表面积等特点,具有优异的应用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7986387A
公开(公告)日:2018-05-04
申请号:CN201711342387.9
申请日:2017-12-14
Applicant: 长安大学
IPC: C02F1/32 , C02F1/72 , C02F1/36 , C02F1/48 , C02F1/28 , B01J20/26 , B01J20/28 , B01J20/30 , C08F220/06 , C08F222/14 , C08F2/44 , C08K3/22 , C08J9/26 , C02F101/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磁性分子印迹的超声辅助选择性光催化方法及其装置,包括利用磁性分子印迹材料对目标有机污染物进行吸附,通过光催化剂对磁性分子印迹材料所解吸附的目标有机污染物进行光催化降解。本发明借助磁性分子印迹材料的高效选择性吸附能力和磁性分离特性,在磁场的帮助下实现目标有机污染物的富集和转移;在材料设计层面避免了光催化剂与分子印迹层的固载,光催化剂可在超声辅助的条件下,在水中直接地对磁性分子印迹材料所解吸的目标有机污染物进行高效的光催化降解,从而实现对目标有机污染物的高效选择性光催化降解。
-
公开(公告)号:CN105056949B
公开(公告)日:2017-10-13
申请号:CN201510482108.3
申请日:2015-08-03
Applicant: 长安大学
IPC: B01J23/745 , B01J23/881 , B01J27/053 , C02F1/7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植物中空纤维负载的类Fenton催化剂、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包括载体和负载于载体上的催化剂;所述的载体为植物中空纤维,所述的催化剂为非均相类Fenton催化剂;创新性地选用了悬铃木果毛纤维为非均相类Fenton催化剂的载体来源,该纤维是天然可再生资源,来源广泛,易生物降解,作为类Fenton催化剂的载体并应用于水体中污染物的降解,实现了复合材料设计和应用层面的以废治废,绿色环保;通过简单的步骤和温和的实验条件所得到的悬铃木果毛纤维负载四氧化三铁类Fenton催化剂,对亚甲基蓝模拟染料废水的催化效果优异,实验数据证实该材料的重复利用率高,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5152204B
公开(公告)日:2017-07-11
申请号:CN201510428207.3
申请日:2015-07-20
Applicant: 长安大学
IPC: B01J23/50 , C01G23/047 , B82Y30/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悬铃木果毛纤维作为制备TiO2微米空心管模板的应用,本发明以悬铃木果毛纤维为模板,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TiO2微米空心管,该法制备TiO2微米空心管产量更高、纯度高、不用调节pH值且避免了传统方法对溶液浓度的精确控制;本发明制备出的TiO2微米管很好的保持了悬铃木果毛纤维管状的形貌,且结构中空,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可在光催化反应中提供巨大的吸附和反应面积,对四环素等复杂有机物分子具有优异的降解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6914231A
公开(公告)日:2017-07-04
申请号:CN201710047109.4
申请日:2017-01-22
Applicant: 长安大学
IPC: B01J21/18 , C02F1/30 , C02F101/38 , C02F101/3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单层纳米TiO2@酵母碳球的自组装合成方法,用活性Con A对纳米TiO2粒子进行生物修饰,在适当的配比浓度和自组装环境条件下,通过纳米TiO2表面的Con A与酵母细胞壁上甘露聚糖的特异性识别和结合,定向地将纳米TiO2引导并锚定在细胞壁表面,实现酵母细胞壁上纳米TiO2的单层自组装。将单层纳米TiO2@酵母细胞的自组装产物在氮气保护下进行煅烧,内部的酵母细胞转化为碳球,从而得到单层纳米TiO2@酵母碳球。本发明克服了功能性纳米粒子在生物载体表面自组装负载中可控性差的缺陷,通过简单步骤实现功能性纳米粒子在生物碳材料表面的单层致密排列和高效负载,所制得的单层纳米TiO2@酵母碳球具有较强的光催化性,是一种优异的生物碳负载型光催化剂。
-
公开(公告)号:CN113963024B
公开(公告)日:2024-11-29
申请号:CN202111227264.7
申请日:2021-10-21
Applicant: 长安大学
IPC: G06T7/246 , G06T7/215 , G06F16/9537 , G06F16/3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轨迹预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交通参与者之间关系表征的轨迹预测方法。本发明在以各参与者相对距离为特征向量的基础上,加入实例分割对不同参与者的活动范围进行区分,对同类和不同类参与者之间的时空关系进行建模,能够应用于真实复杂的交通环境,有效且强相关地包含了交通场景各个交通参与者的交互特征,提高了轨迹预测的准确性,也极大的促进了轨迹预测的实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963024A
公开(公告)日:2022-01-21
申请号:CN202111227264.7
申请日:2021-10-21
Applicant: 长安大学
IPC: G06T7/246 , G06T7/215 , G06F16/9537 , G06F16/3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轨迹预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交通参与者之间关系表征的轨迹预测方法。本发明在以各参与者相对距离为特征向量的基础上,加入实例分割对不同参与者的活动范围进行区分,对同类和不同类参与者之间的时空关系进行建模,能够应用于真实复杂的交通环境,有效且强相关地包含了交通场景各个交通参与者的交互特征,提高了轨迹预测的准确性,也极大的促进了轨迹预测的实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605920A
公开(公告)日:2021-11-05
申请号:CN202110967623.6
申请日:2021-08-23
Applicant: 长安大学
IPC: E21D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降低气流突变的铁路隧道洞口辅助系统,包括:设置在隧道入口处的入口降阻减噪结构和设置在隧道出口处的出口降阻减噪结构;所述入口降阻减噪结构包含由隧道入口向外设置的多层入口拱形结构;每一层入口拱形结构包含多片呈周向分布的入口导流板;所述出口降阻减噪结构包含由隧道出口向外设置的多层出口拱形结构,每一层出口拱形结构包含多片呈周向分布的出口导流板。本发明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一、隧道出入口的导流板构成的空间通道直径变化平缓;二、多层拱形结构尺寸在远离洞口的方向逐渐增大,相邻层拱形结构的导流板交错重叠;三、导流板的颜色随远离洞口的方向逐渐变淡,可减弱列车进出洞时光线突变引起的不适感。
-
公开(公告)号:CN106916757B
公开(公告)日:2020-05-05
申请号:CN201710046764.8
申请日:2017-01-22
Applicant: 长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单细胞生物基高疏水微米粉体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将单细胞生物细胞经反复洗涤后,用活化剂对单细胞生物细胞进行活化处理,得到表面活化的单细胞生物;同时,对Fe3O4纳米粒子进行清洗和改性后,实现纳米粒子与凝集素分子的结合,得到凝集素分子生物修饰后的纳米粒子。将凝集素分子生物修饰后的纳米粒子与表面活化的单细胞生物细胞结合,由纳米粒子在单细胞生物表面的固载实现单细胞生物表面粗糙微纳米结构的构建,再对产物表面进行十八胺改性,进一步降低颗粒表面能,得到单细胞生物基高疏水微米粉体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08196497A
公开(公告)日:2018-06-22
申请号:CN201810155749.1
申请日:2018-02-23
Applicant: 长安大学 , 陕西省交通建设集团公司
IPC: G05B19/048 , G01D21/02 , H04N7/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架桥机实时安全监控系统,包括与监控主机相连的数据采集模块,监控主机连接报警模块,并且监控主机经过第一无线通讯模块将接收到的数据发送至远程服务中心,远程服务中心经过第二无线通讯模块连接用于采集架桥机实时工作过程视频信息的视频监控模块。本发明监控主机通过数据采集模块实时监控架桥机的起重量、主梁倾角、天车的纵向与横向位移、起升系统的起升高度与下降深度、架桥机纵向位移和速度、导梁机纵向位移、支腿压力、支腿垂直度、风速与位置信息,并通过无线通讯模块将接收到的数据与工作过程视频信息共同发送至远程服务中心,在发现危险状况时能及时发布预警指令告知施工人员停止作业,以防止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生。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