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传递轴以及花键加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026779A

    公开(公告)日:2015-11-04

    申请号:CN201480011207.7

    申请日:2014-03-12

    Abstract: 一种动力传递轴(12),其在外周形成有外花键(19),在该外花键(19)的齿底(19b)的轴端相反侧具有使齿底(19b)的外径尺寸逐渐增大的扩径部(23),所述动力传递轴(12)的特征在于,将花键(19)的齿底(19b)的周向宽度(c)直至扩径部(23)的轴向区域形成为大致固定,在扩径部(23)的轴向区域设置有连接花键(19)的齿底(19b)与齿面(19a)的倒角部(25),形成缩小齿槽宽度(d)的结构,齿底(19b)、齿面(19a)以及倒角部(25)由冲压成形而得到的面形成,动力传递轴(12)的外花键(19)的从扩径开始位置(P1)到齿槽宽度缩小开始位置(P2)为止的轴向尺寸C和从齿槽宽度缩小开始位置(P2)到扩径结束位置(P3)为止的轴向尺寸D的关系设为C>D。

    中空状动力传递轴及其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0535457C

    公开(公告)日:2009-09-02

    申请号:CN200580025004.4

    申请日:2005-07-21

    Abstract: 可提供一种中空状动力传递轴的制造方法,即使是在轴方向上存在壁厚差或淬火率差的情况下,也可确保稳定的品质。在中空状轴材料(1′)的外周表面(1g)侧,外装移动式感应加热线圈(5),在感应加热线圈(5)通过规定频率的高频电流,并使其在轴方向上移动,从外周表面(1g)侧进行高频淬火。此时,对壁厚较厚的小直径部(1b),相对地降低在感应加热线圈(5)流通的高频电流的频率,对壁厚较薄的大直径部(1a),相对地提高在感应加热线圈(5)流通的高频电流的频率。

    等速万向联轴器的外侧联轴器构件的制造方法及焊接部的超声波探伤检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026976B

    公开(公告)日:2020-12-11

    申请号:CN201680053518.9

    申请日:2016-09-0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等速万向联轴器(10、102)的外侧联轴器构件(11、112)的制造方法,外侧联轴器构件(11、112)的杯状部(12、122)和轴部(13)由独立构件构成,杯状部(12、122)在内周形成有供转矩传递单元(19、41)卡合的滚道槽(30、302),轴部(13)形成于该杯状部(12、122)的底部,并且外侧联轴器构件通过对形成杯状部(12、122)的杯状构件(12a、12a2)和形成轴部(13)的轴构件(13a)进行焊接而成,其特征在于,制造方法至少包括:向杯状构件(12a、12a2)与轴构件(13a)的接合用端部(50、51)照射射束而进行焊接的焊接工序(S6);利用除去加工使包括在焊接工序(S6)中形成的焊接部(49)在内的外表面成为平滑面(55)的除去加工工序(S6j);以及利用一个探头(160)按照周向斜角探伤方式将超声波以不会发生全反射的入射角(RC)向平滑面(55)入射,将探头(160)的超声波的焦点设定在焊接部(49)的从表面到内部的多个位置来进行检查的超声波探伤检查工序(S6k)。

    棒状工件的热处理方法
    1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9312417A

    公开(公告)日:2019-02-05

    申请号:CN201780038398.X

    申请日:2017-05-26

    Abstract: 在将具有圆形剖面的外周面的棒状工件(W)沿着其轴线方向以规定速度搬运的同时感应加热到淬火温度时,利用与第一高频电源(3)电连接的输出固定的第一加热线圈(2A),将搬运中的棒状工件(W)加热到淬火温度以下的规定温度,接着,利用与第二高频电源(4)电连接的输出固定的第二加热线圈(2B),以使搬运中的棒状工件(W)维持为淬火温度的方式对棒状工件(W)进行加热。

    等速万向联轴器的外侧联轴器构件的制造方法以及外侧联轴器构件

    公开(公告)号:CN107002768A

    公开(公告)日:2017-08-01

    申请号:CN201580031699.0

    申请日:2015-05-20

    Abstract: 等速万向联轴器的外侧联轴器构件(11、112)的杯状部(12、122)和轴部(13)由独立构件构成,杯状部(12、122)在内周形成有供转矩传递元件(19、41)卡合的滚道槽(30、302),轴部(13)形成在杯状部(12、122)的底部,并且外侧联轴器构件(11、112)通过对形成杯状部(12、122)的杯状构件(12a、12a1、12a2)与形成轴部(13)的轴构件(13a)进行焊接而成,该等速万向联轴器的外侧联轴器构件(11、112)的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杯状构件(12a、12a1、12a2)和轴构件(13a)由中碳钢形成,作为杯状构件(12a、12a1、12a2),准备在通过锻造加工而一体地形成杯状构件的筒状部(12a1、12a11、12a12)和底部(12a2、12a21、12a22)之后,在机械加工工序中在底部的外表面形成了接合用端面(50、501)的杯状构件(12a、12a1、12a2),作为轴构件(13a),准备在机械加工工序中形成了与杯状构件(12a、12a1、12a2)的底部(12a2、12a21、12a22)接合的接合用端面(51)的轴构件(13a),使杯状构件(12a、12a1、12a2)的接合用端面(50、501)与轴构件(13a)的接合用端面(51)对接,从杯状构件(12a、12a1、12a2)的接合用端面(50、501)与轴构件(13a)的接合用端面(51)的对接部的外侧沿径向照射射束而进行焊接,在杯状构件(12a、12a1、12a2、12a3)的接合用端面(50、501、502、503)的外径(B1、B11、B12、B13)与轴构件(13a、13a1、13a3、13b)的接合用端面(51、511、513)的外径(B2、B21、B23)之间设置尺寸差。

    中空状动力传递轴及其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989351A

    公开(公告)日:2007-06-27

    申请号:CN200580025004.4

    申请日:2005-07-21

    Abstract: 可提供一种中空状动力传递轴的制造方法,即使是在轴方向上存在壁厚差或淬火率差的情况下,也可确保稳定的品质。在中空状轴材料(1′)的外周表面(1g)侧,外装移动式感应加热线圈(5),在感应加热线圈(5)通过规定频率的高频电流,并使其在轴方向上移动,从外周表面(1g)侧进行高频淬火。此时,对壁厚较厚的小直径部(1b),相对地降低在感应加热线圈(5)流通的高频电流的频率,对壁厚较薄的大直径部(1a),相对地提高在感应加热线圈(5)流通的高频电流的频率。

    等速万向联轴器的外侧联轴器构件的制造方法及焊接部的超声波探伤检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026976A

    公开(公告)日:2018-05-11

    申请号:CN201680053518.9

    申请日:2016-09-0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等速万向联轴器(10、102)的外侧联轴器构件(11、112)的制造方法,外侧联轴器构件(11、112)的杯状部(12、122)和轴部(13)由独立构件构成,杯状部(12、122)在内周形成有供转矩传递单元(19、41)卡合的滚道槽(30、302),轴部(13)形成于该杯状部(12、122)的底部,并且外侧联轴器构件通过对形成杯状部(12、122)的杯状构件(12a、12a2)和形成轴部(13)的轴构件(13a)进行焊接而成,其特征在于,制造方法至少包括:向杯状构件(12a、12a2)与轴构件(13a)的接合用端部(50、51)照射射束而进行焊接的焊接工序(S6);利用除去加工使包括在焊接工序(S6)中形成的焊接部(49)在内的外表面成为平滑面(55)的除去加工工序(S6j);以及利用一个探头(160)按照周向斜角探伤方式将超声波以不会发生全反射的入射角(RC)向平滑面(55)入射,将探头(160)的超声波的焦点设定在焊接部(49)的从表面到内部的多个位置来进行检查的超声波探伤检查工序(S6k)。

    动力传递轴以及花键加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026779B

    公开(公告)日:2018-02-16

    申请号:CN201480011207.7

    申请日:2014-03-12

    Abstract: 一种动力传递轴(12),其在外周形成有外花键(19),在该外花键(19)的齿底(19b)的轴端相反侧具有使齿底(19b)的外径尺寸逐渐增大的扩径部(23),所述动力传递轴(12)的特征在于,将花键(19)的齿底(19b)的周向宽度(c)直至扩径部(23)的轴向区域形成为大致固定,在扩径部(23)的轴向区域设置有连接花键(19)的齿底(19b)与齿面(19a)的倒角部(25),形成缩小齿槽宽度(d)的结构,齿底(19b)、齿面(19a)以及倒角部(25)由冲压成形而得到的面形成,动力传递轴(12)的外花键(19)的从扩径开始位置(P1)到齿槽宽度缩小开始位置(P2)为止的轴向尺寸C和从齿槽宽度缩小开始位置(P2)到扩径结束位置(P3)为止的轴向尺寸D的关系设为C>D。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