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共线型双脊波导-微带线过渡电路

    公开(公告)号:CN117080705A

    公开(公告)日:2023-11-17

    申请号:CN202311338437.1

    申请日:2023-10-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共线型双脊波导‑微带线过渡电路,涉及微波电路技术领域,包括双脊阶梯式弯折波导和微带线探针过渡结构;所述双脊阶梯式弯折波导包括垂直布置的第一双脊直波导和第二双脊直波导,所述第一双脊直波导和第二双脊直波导之间通过阶梯波导节连接;所述第二双脊直波导远离阶梯波导节的一端与所述微带线探针过渡结构连接。本发明提供的共线型双脊波导‑微带线过渡电路,双脊波导端口呈现封闭状态,具有辐射损耗小特点;传输方向不需要较长的双脊波导阻抗变换波导,传输方向尺寸小。

    一种新型的W波段波导密封结构
    1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864949A

    公开(公告)日:2023-10-10

    申请号:CN202310871333.0

    申请日:2023-07-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的W波段波导密封结构,该结构采用三维堆叠式结构,该结构共分为四层,其中位于外侧两层为夹具,位于中间两层为密封模块;介质基片采用三层焊接结构焊接在密封模块中间的空腔内。本发明的新型的W波段波导密封结构无需其他转换、过渡结构即可直接用于实测或射频传输系统的连接;同时充分考虑工艺的可操作性,易于装配,装配误差小于5μm。采用本申请提供的新型的W波段波导密封结构,能够实现结构气密封装、宽带宽和低插损的性能。

    一种毫米波微带-波导转换器

    公开(公告)号:CN116526103A

    公开(公告)日:2023-08-01

    申请号:CN202310615024.7

    申请日:2023-05-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毫米波微带‑波导转换器,包括PCB板、耦合微带线、波导和金属化通孔,所述波导H面,所述耦合微带线包括Rogers RO3003介质板和FR4衬底组成,所述Rogers RO3003介质板上设置有微带耦合双线,所述Rogers RO3003介质板下设置F4B衬底且在介质板下面敷铜,耦合微带线和波导腔体间设计一个矩形金属贴片,并在矩形金属贴片上开一个椭圆形的空气槽;本发明为一款E波段微带波导转换关节,其中微带线采用耦合式微带线,波导采用标准波导BJ740,在结构上采用微带背腔代替了传统微带波导转换器中的波导背腔,从而优化了波导和PCB的集成难的问题,耦合微带线的一端可以和雷达芯片连接,另一端可以耦合到波导内。

    一种波导与微带之间的过渡结构
    1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435740A

    公开(公告)日:2023-07-14

    申请号:CN202310510209.1

    申请日:2023-05-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波导与微带之间的过渡结构,包括:第一金属板,设有与波导连通的第一信号馈入孔;第二金属板;金属探片,设于第一金属板和第二金属板之间,并且一端与微带线连接;第一金属板与金属探片之间以及金属探片与第二金属板之间均填充有电介质。本发明通过在第一金属板上开设有与波导连通的第一信号馈入孔,使得波导中的信号能够通过第一信号馈入孔进入第一金属板和第二金属板之间,并且通过第一金属板和第二金属板之间填充的电介质传输到位于第一金属板和第二金属板之间的金属探片上,再通过金属探片传输到与金属探片一端连接的微带线上,从而完成信号在波导和微带之间的传输。

    一种电磁泄漏抑制的波导与微带过渡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15911800A

    公开(公告)日:2023-04-04

    申请号:CN202211426685.7

    申请日:2022-11-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电磁泄漏抑制的波导与微带过渡结构,属于毫米波器件技术领域,包括上腔体、下腔体和微带结构;上腔体中,输入矩形波导垂直贯穿开口谐振环中心,开口谐振环为跑道椭圆环状,一侧直边槽与输入矩形波导通过横向开口槽连接,外侧与横向开口槽共线的微带上腔邻接;下腔体中,短路矩形波导与输入矩形波导相对设置,微带槽邻接于短路矩形波导外侧,与横向开口槽、微带上腔相对;微带结构位于微带槽内部,包括衬底,以及位于衬底上依次相连的微带探针、匹配结构和50Ω微带线,微带探针深入短路矩形波导内部。本发明将波导缝隙中泄露的电磁能量以谐振的形式束缚,有效降低电磁泄露水平和过渡损耗,具有结构简单、低损耗的优点。

    新型简易毫米波微带波导过渡结构及波导管的制备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15764220A

    公开(公告)日:2023-03-07

    申请号:CN202211532331.0

    申请日:2022-12-0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波导管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新型简易毫米波微带波导过渡结构及波导管的制备工艺,包括印制组件、波导管、金属底座、金属螺钉和定位销,印制组件与金属底座固定连接,并位于金属底座的上方,波导管与印制组件固定连接,并位于印制组件的上方,金属螺钉以此贯穿波导管、印制组件和金属底座,定位销依次贯穿波导管、印制组件和金属底座。采用微带线到带状线变换,有效减小传输损耗和介质辐射影响,采用带状线过渡到微带探针,耦合激励矩形微带天线,实现电磁场的传输方向由微带线切向转为法线,采用微带天线和波导端接匹配,实现能量低损传输。

    一种基于脊波导-微带线的高隔离度同相功率合成器

    公开(公告)号:CN115693077A

    公开(公告)日:2023-02-03

    申请号:CN202211282864.8

    申请日:2022-10-1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脊波导‑微带线的高隔离度同相功率合成器,通过在标准波导宽边对称设置平行的两组脊波导,将波导口输入功率平分,每组脊波导由几节不同脊高的脊组成,实现阻抗变换。在脊波导的输出端分别横向连接到两路微带线上,实现同相输出,同时在脊波导的纵向上引入一组脊波导结构,使分端口的信号经过不同的路径汇集在另一个分端口的能量相互抵消,从而实现分端口间的隔离。在脊波导的末端设置隔离电阻,将两个分端口因不平衡流过去的能量吸收。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双探针过渡功合器端口间隔离度较差,在用于功放功合时影响系统的稳定性,而普通脊波导过渡不易实现功率的合成的技术问题。

    基于微带脊间隙波导的毫米波背靠背层间过渡转换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15020953B

    公开(公告)日:2022-12-16

    申请号:CN202210667130.5

    申请日:2022-06-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微带脊间隙波导的毫米波背靠背层间过渡转换结构,包括:上层是通过多层印刷电路板技术加工而成的输入输出端口的介质馈电层,由微带线和非等宽基片集成波导谐振腔组成;下层是通过多层印刷电路板技术加工和机械加工制成的而成的微带脊间隙波导传输层,所述的微带脊间隙波导传输线层由上中下三层平面结构组成:上层是具有两个矩形耦合缝隙的金属接地面,中间层是包含微带线和金属化过孔的金属微带脊线,以及围绕在金属微带脊线周围的蘑菇型阵列,最下层是通过机械加工而成的封闭金属腔体。整个过渡转换结构体积小、质量轻,集成度高,在工作带宽内实现宽频带和低损耗传输。本申请可广泛应用于电磁场与微波技术领域。

    多层印刷电路板的传输线路与波导管之间的过渡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15443581A

    公开(公告)日:2022-12-06

    申请号:CN202180031279.8

    申请日:2021-12-14

    Inventor: 全振完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层印刷电路板(PCB)的传输线路与波导管之间的过渡结构,具体来讲,其特征在于,包括:波导管,在一侧包括内部空间,配备有用于对带线的一部分进行收容的入口;传输线路,包括由至少两个以上的介电层构成的多层印刷电路板(PCB)的第一接地层;带线,从所述传输线路延长并通过所述波导管入口凸出到波导管内部;以及,单数或复数的导通孔,形成于所述第一接地层与最底侧接地层之间;所述导通孔位于所述波导管的所述入口。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