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图像边缘检测算法评价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600615A

    公开(公告)日:2017-04-26

    申请号:CN201611044020.4

    申请日:2016-11-24

    Inventor: 胡志宇 岳静静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T2207/100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图像边缘检测算法评价系统及方法,所述评价系统包括:标准边缘矩阵构造模块,获取标准参考图像并调整尺寸,读取经尺寸调整后的标准参考图像的像素矩阵,构造标准边缘矩阵;图像融合模块,将经尺寸调整后的标准参考图像融合入待测图像中,获得融合图像;边缘检测模块,以待评价算法对所述融合图像进行边缘检测,提取融合区域,获得参考图像矩阵;比对模块,将所述标准边缘矩阵和参考图像矩阵进行比对,获得待评价算法的评价结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应用简单方便、计算时间短等优点。

    一种基于光子晶体催化反应的微纳尺度红外光源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5561171A

    公开(公告)日:2023-01-03

    申请号:CN202211340970.7

    申请日:2022-10-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光子晶体催化反应的微纳尺度红外光源及其应用,该光源包括微型反应腔,以及依次设置在微型反应腔内部底表面的温控台、基底与催化剂阵列,所述微型反应腔的顶表面上正对催化剂阵列的区域布置有红外透光玻璃,所述微型反应腔的两侧分别设有混合气体进气口和混合气体出气口,纳米催化剂阵列催化反应时发热/吸热从而发射红外光,催化剂阵列自身同时作为光子晶体调制红外光发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通过调节混合气体流量,可调节红外光波长,同时,通过光子晶体结构定制,可使发射的红外光功能化。

    一种具有空气隔热层的微型多层隔热结构及其制备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4173510B

    公开(公告)日:2022-12-13

    申请号:CN202111490140.8

    申请日:2021-12-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空气隔热层的微型多层隔热结构及其制备和应用,该多层隔热结构包括衬底,以及依次复合在衬底上的反射层、支撑柱、隔热层和反射层,且支撑柱与反射层之间、反射层与衬底之间均设有一层粘结层。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制备条件可控,性能优异,有望在微电子器件隔热防护和电路保护外壳等方面有巨大的应用前景。

    一种可控液体自动挥发器
    2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3975441A

    公开(公告)日:2022-01-28

    申请号:CN202111227066.0

    申请日:2021-10-21

    Inventor: 胡志宇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控液体自动挥发器,包括液体挥发部和控制部,所述液体挥发部包括液体容器、第一加热器、可热融化密封膜和第二加热器,所述液体容器的容器口通过所述可热融化密封膜密封封装,所述第一加热器设于所述液体容器外壁,所述第二加热器贴设于可热融化密封膜上,所述控制部分别连接第一加热器和第二加热器,分别控制所述第一加热器和第二加热器的加热状态,所述第一加热器用于对液体容器内的空气进行加热而产生压力来控制液体的释放速度,所述第二加热器用于加热融化所述可热融化密封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使用方便、应用范围广等优点。

    一种可模块组装的全天候持续发电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3315416A

    公开(公告)日:2021-08-27

    申请号:CN202110716955.7

    申请日:2021-06-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模块组装的全天候持续发电装置,包括模块化组装连接的辐射致冷器件、光热转换器件、热电转换器件和导热基底,所述热电转换器件设置于导热基底上,所述辐射致冷器件和光热转换器件分别与热电转换器件热传递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该发电装置不受时间和地域的限制,白天可利用光热转换器件,辐射致冷器件之间的温差发电,晚上可利用辐射致冷器件和地球表面环境温度发电,并且器件结构、尺寸可设计,可依据环境特点进行模块化组装,实现能量的利用最大化。

    可编辑超薄纵向多层串联结构热电薄膜和热电器件单元

    公开(公告)号:CN107093663B

    公开(公告)日:2019-09-27

    申请号:CN201710232389.6

    申请日:2017-04-1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编辑超薄纵向多层串联结构热电薄膜及制备方法和热电器件单元,该薄膜由多层材料纵向串联而成。串联组成薄膜的各层材料可采用以下方法中的一种或多种制成薄膜,包括液相法、物理气相法、电化学法等,物理气相法中例如磁控溅射、电子束蒸发或分子束外延法沉积薄膜,其中每层可同时使用上述其中一种薄膜制备方式,也可分别使用两种或多种薄膜制备方式。热电器件单元包括依次叠加的基底(1)、底电极(2)、超薄纵向多层串联结构热电薄膜柱(3)、顶电极(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超薄纵向多层串联结构热电薄膜结构及性能可编辑,制成的热电器件尺寸及自重较小,相对于体结构的块体热电器件,性能提升空间更大,应用范围更广。

    一种芯片级微型核电源
    3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9036614A

    公开(公告)日:2018-12-18

    申请号:CN201810828330.8

    申请日:2018-07-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21H1/06 G21H1/10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芯片级微型核电源,包括防护层以及封装于所述防护层内的内部连接电路、核电输出电路、放射性同位素薄膜和两个能量转换器,两个所述能量转换器镜像对称设置于放射性同位素薄膜两侧,且分别连接所述内部连接电路和核电输出电路,所述核电源的尺寸为厘米级别。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将放射性同位素微尺度化,制备成薄膜,降低熔堆等危险,将薄膜集成在微型化的能量转换器件上,通过功能材料层、三明治结构与模块化灵活组装,最大限度同时利用放射性同位素中的衰变热能与电离辐射能,能够满足未来小型轻量化、长寿命安全能源系统需求,解决当前能源供给系统能量密度过低、使用寿命不足以及应用范围受限的问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