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体扩散电极及其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541350B

    公开(公告)日:2020-12-11

    申请号:CN201680074894.6

    申请日:2016-12-16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气体扩散电极,其在燃料电池中使用时不易发生短路,充分除去在多孔碳电极基材的表面粘结不充分的碳短纤维,具有压缩时的厚度充分的微多孔层。上述气体扩散电极的特征在于,在多孔碳电极基材的至少单面具有微多孔层,上述多孔碳电极基材是利用树脂碳化物粘结碳短纤维而成的,在从最接近一侧表面的具有50%填充率的面到最接近另一侧表面的具有50%填充率的面的区间,将上述多孔碳电极基材在面垂直方向三等分而得到的层在接近一侧表面的层和接近另一侧表面的层中层的填充率不同,以0.15MPa加压时的上述微多孔层的厚度为28~45μm,以2MPa加压时的上述微多孔层的厚度为25~35μm。

    气体扩散电极基材以及具备其的膜电极接合体及燃料电池

    公开(公告)号:CN106063008B

    公开(公告)日:2019-05-10

    申请号:CN201580009936.3

    申请日:2015-02-17

    Abstract: 一种气体扩散电极基材,其用于燃料电池,所述气体扩散电极基材由电极基材和微多孔部构成,其中,在电极基材的一面形成有微多孔部(A),在电极基材内部的一部分形成有微多孔部(B),且所述气体扩散电极基材具有以下部分:从形成有微多孔部(A)的那一侧的电极基材表面至相反侧的电极基材表面附近,微多孔部(B)连续存在的部分;以及,从形成有微多孔部(A)的那一侧的电极基材表面至相反侧的电极基材表面,空隙连续分布的部分。

    气体扩散电极
    2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2928283A

    公开(公告)日:2021-06-08

    申请号:CN202110177615.1

    申请日:2016-12-16

    Abstract: 一种气体扩散电极,其特征在于,在导电性多孔基材的至少单面具有微多孔层,上述微多孔层至少具有与导电性多孔基材相接的第1微多孔层、和第2微多孔层,气体扩散电极的细孔直径分布至少在10μm~100μm的第1区域、0.2μm以上且小于1.0μm的第2区域和0.050μm以上且小于0.2μm的第3区域具有峰,第2区域中的细孔的容积之和为第1区域中的细孔的容积之和的10%~40%,第3区域中的细孔的容积之和为第2区域中的细孔的容积之和的40%~80%。提供兼具耐干涸性和耐溢流性、作为气体扩散电极的发电性能良好且成本低的气体扩散电极。

    气体扩散电极基材、层叠体和燃料电池

    公开(公告)号:CN108780901B

    公开(公告)日:2021-05-11

    申请号:CN201780016856.X

    申请日:2017-03-2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兼具抗短路性和抗水淹性且耐久性高、发电性能良好的气体扩散电极基材。一种气体扩散电极基材,是在导电性多孔基材的单面具有微多孔层(1)的气体扩散电极基材,微多孔层(1)具有致密部A和致密部B,致密部A是含有氟树脂和1次粒径为20nm~39nm的碳质粉末的区域,在将微多孔层(1)的厚度设为100%时,致密部A为30%~100%的厚度,宽度为10μm~200μm,致密部B是含有氟树脂和1次粒径为40nm~70nm的碳质粉末的区域。

    气体扩散电极
    30.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8432007B

    公开(公告)日:2021-03-02

    申请号:CN201680075019.X

    申请日:2016-12-16

    Abstract: 一种气体扩散电极,其特征在于,在导电性多孔基材的至少单面具有微多孔层,上述微多孔层至少具有与导电性多孔基材相接的第1微多孔层、和第2微多孔层,气体扩散电极的细孔直径分布至少在10μm~100μm的第1区域、0.2μm以上且小于1.0μm的第2区域和0.050μm以上且小于0.2μm的第3区域具有峰,第2区域中的细孔的容积之和为第1区域中的细孔的容积之和的10%~40%,第3区域中的细孔的容积之和为第2区域中的细孔的容积之和的40%~80%。提供兼具耐干涸性和耐溢流性、作为气体扩散电极的发电性能良好且成本低的气体扩散电极。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