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318428A
公开(公告)日:2019-10-11
申请号:CN201910544567.8
申请日:2019-06-21
Applicant: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Inventor: 张鸿 , 施志勇 , 翟世鸿 , 杨秀礼 , 张永涛 , 谭啸峰 , 杨钊 , 蒋道东 , 孟奎 , 许超 , 李雪松 , 方之遥 , 刘毅 , 陈培帅 , 杨睿 , 徐杰 , 程茂林 , 华晓涛 , 吴中正 , 李涛 , 管政霖 , 刘修成 , 夏昊 , 朱明清 , 涂同珩
IPC: E02D29/07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水底浅埋隧道预制拼装施工的敞口式盾构机,包括:前盾体、顶推设备、螺旋输送机和后盾体,所述后盾体顶部敞开,并在其顶部设置敞口支护舱,所述敞口支护舱连通于下方的后盾体;所述敞口支护舱顶部敞开,且顶部高于水面;所述螺旋输送机上端竖直通过所述敞口支护舱顶部并伸出外部。本发明可以垂直吊装到设备内拼装,也可以垂直输泥,设备布置面积小,且能提供类似移动围堰移动基坑支护的功能,无需临时围堰和永久基坑支护,能大大减少水域占用面积和水下泥渣疏浚量,能将隧道预制成整节段吊放入设备内进行连续顶进装配,实现水底浅埋隧道的预制装配化施工。
-
公开(公告)号:CN110258699A
公开(公告)日:2019-09-20
申请号:CN201910502444.8
申请日:2019-06-11
Applicant: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IPC: E02F5/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内支撑式竖向掘进取土装置,包括:回转支承;支架;机械臂,其为可伸缩机构,所述机械臂的非伸缩端铰接在所述支架一侧;至少一个变幅油缸;切土装置,其包括第二液压马达及铣刀;所述第二液压马达固定在所述机械臂的伸缩端的端部,所述第二液压马达的输出轴水平穿设在所述铣刀的中部;吸泥罩,其罩设在所述铣刀外部;潜水离心泵;其中,所述变幅油缸的活塞杆伸缩,能带动所述机械臂的非伸缩端绕机械臂的铰接点在竖直平面内转动。本发明具有效率高的、适用于坚硬土质、不受下沉深度影响等优点,可广泛应用于掘进取土装置技术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7622784B
公开(公告)日:2024-12-20
申请号:CN202310018568.5
申请日:2023-01-06
Applicant: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自动化分体式套丝钢筋半成品运输车及其使用方法,包括分体式接料架组、分体式运输车组和储料架组,分体式接料架组和储料架组之间设有行走路径,分体式运输车组沿行走路径往返分体式接料架组和储料架组之间,改变了套丝钢筋半成品传统的转运方式,解决了套丝钢筋半成品转运效率低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125327A
公开(公告)日:2024-06-04
申请号:CN202410284487.4
申请日:2024-03-13
Applicant: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IPC: B66C23/88 , B66C13/16 , H04L67/1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塔式起重机附着装置安装识别方法及系统,识别方法包括:S1、手持终端和塔机运行风险监控平台接收附着装置安装任务;S2、附着装置吊至安装位,实时采集吊钩数据并上传至算法服务器、塔机运行风险监控平台以及监控主机;S3、根据手持终端的提示安装附着装置;S4、算法服务器获取安装参数,并确定当前实际工序;S5、算法服务器判断当前实际工序的上一工序是否在手持终端上完成;S6、算法服务器识别附着装置的安装是否符合要求,若符合要求,则将完工图上传至塔机运行风险监控平台,并允许施工人员操作手持终端进入下一工序或下班。该方法能够实现作业进度相互校核,督促作业人员完成工序自检,从而实现对塔机附着装置安装的远程管控。
-
公开(公告)号:CN117868779A
公开(公告)日:2024-04-12
申请号:CN202311543238.4
申请日:2023-11-20
Applicant: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IPC: E21B44/00 , E21B47/00 , E21B33/138 , E02D5/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钻孔灌注桩数字化施工控制方法,该控制方法,包括:步骤一、采用数字化钻机进行自动辅助钻进;步骤二、开启泥浆智能控制系统,自动监测、调整泥浆性能;步骤三、钻进至设计标高后,进行一次清孔;步骤四、进行成孔检测;步骤五、自动化生产线生产钢筋笼,然后起重设备下放钢筋笼,自动统计钢筋笼下放信息;步骤六、导管下放,自动记录导管入孔长度;步骤七、进行二次清孔;步骤八、进行水下混凝土可视化浇筑;整个施工过程中对将采集参数上传至云端,进行可视化展示及关键参数预警。本发明实现钻孔灌注桩关键工序智能感知、辅助决策,提升桩基智能建造和精细化管理水平,保证钻孔灌注桩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7452887A
公开(公告)日:2024-01-26
申请号:CN202311320896.7
申请日:2023-10-12
Applicant: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Inventor: 张永涛 , 杨秀礼 , 田唯 , 程茂林 , 程雪聪 , 张益鹏 , 肖浩 , 夏昊 , 吴中正 , 刘修成 , 朱明清 , 张晓平 , 涂同珩 , 黄剑 , 董奇峰 , 纪晓宇 , 李涛 , 李冬冬 , 潘道辉 , 程雪斌
IPC: G05B19/418 , G06T7/62 , G06T7/00 , G06T1/00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用于混凝土搅拌站的无人电动装载机调度系统及方法,系统包括料仓检测模块、料斗检测模块、终端显示模块和控制模块。所述料仓检测模块由激光雷达、边缘控制器和DTU模块组成,所述料斗检测模块由双目相机、边缘控制器和DTU模块组成,该模块可以实时输出料斗余料体积数据;所述终端显示模块由显示大屏和电脑组成;所述控制模块由服务器组成。一种用于混凝土搅拌站的无人电动装载机调度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首先根据任务总数量确定本次调度无人电动装载机数量;然后建立轮询指派调度模型,其中包括无人电动装载机电量轮询阈值、作业费用矩阵和目标函数;最后通过匈牙利算法对目标函数进行求解即可输出对无人电动装载机的最优调度方案。
-
公开(公告)号:CN117144792A
公开(公告)日:2023-12-01
申请号:CN202311115893.X
申请日:2023-08-31
Applicant: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IPC: E01D19/10 , E01D22/00 , G01B11/02 , B62D57/02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桥梁裂缝检测机器人及其工作方法,安装壳两侧交接有转动架,转动架内部呈桶状结构,转动架内部设有动力风扇,动力风扇朝转动架后端抽气,转动架吸气口端面用于吸附在墙面上,且转动架吸气口端面设有橡胶环;转动架靠近安装壳位置还设有多个驱动轮,驱动轮与驱动电机电连接,驱动轮最低端高于转动架吸气口端面;安装壳内部还设有驱动设备,驱动设备分别驱动两个转动架围绕着安装壳一侧转动角度。该机器人可到达桥梁任意指定位置,检测成本明显低于人工检测,该机器人还可到达利用常规人工检测无法到达的桥梁部位检测,给检测人员带来极大的便利。
-
-
公开(公告)号:CN117030428A
公开(公告)日:2023-11-10
申请号:CN202310940809.1
申请日:2023-07-28
Applicant: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Inventor: 张鸿 , 张永涛 , 田唯 , 杨秀礼 , 游新鹏 , 程茂林 , 肖浩 , 李冬冬 , 吴中正 , 张益鹏 , 严双桥 , 余昌文 , 陈斌 , 刘航 , 涂同珩 , 张晓平 , 夏昊 , 朱明清 , 骆钊 , 程雪斌 , 潘道辉 , 程雪聪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适时质量检测功能的钢筋连接设备及其运行方法,包括大数据分析系统、钢筋连接器安装工具和自锁紧式钢筋连接器,安装工具在连接器安装过程中不断收集行程‑压力数据,上传至钢筋连接大数据分析系统,大数据分析系统统计分析后更新安装工具的标准行程‑压力曲线。在本发明描述的钢筋连接器安装过程中,安装工具通过适时的行程‑压力曲线与预制的标准曲线进行匹配对比检测出钢筋机械连接质量,对不满足要求的连接器进行标记并发出警报,采取补救措施,从而使钢筋连接质量可控、可视、可追溯。
-
公开(公告)号:CN117026808A
公开(公告)日:2023-11-10
申请号:CN202310758586.7
申请日:2023-06-26
Applicant: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Inventor: 张鸿 , 张永涛 , 田唯 , 李拔周 , 陈鸣 , 杨秀礼 , 肖文福 , 黄厚卿 , 苏艳 , 李阳 , 袁航 , 曾炜 , 程茂林 , 翟保进 , 罗航 , 陈诚 , 阮明华 , 刘建波 , 张超 , 王磊 , 刘可心 , 彭强 , 王琦 , 李冕 , 夏欢 , 吴中正 , 涂同珩 , 李涛 , 管政霖 , 文定旭 , 吴柯
IPC: E01D21/00 , E01D19/14 , G06Q10/047 , G06Q50/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桥塔工业化建造的一体化智能筑塔机,包括:架体、自动爬升机构、模板系统、振捣系统、布料系统、开合机构、养护系统及模板自动清理机器人组成;所述开合机构包括:三角架、开合油缸、拉板及开合梁;所述三角架焊接于外模支架的走道梁下方,开合油缸一端铰接固定在三角架竖杆上,开合油缸另一端铰接在开合梁上,开合梁与外模板背楞铰接,开合梁另一端与三角架竖杆的下端铰接,拉板的一端与走道梁的侧面铰接,拉板的另一端铰接于模板背部平台梁上。本发明实现了装备在主塔施工各工序的自动化、智能化水平的提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