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高铁移动通信的无重叠无线覆盖系统及其切换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517274A

    公开(公告)日:2014-01-15

    申请号:CN201310484377.4

    申请日:2013-10-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支持高铁移动通信的无重叠无线覆盖系统及其切换方法,涉及高速铁路通信领域。本发明采用多个车载天线交替与RAU辐射电磁微小区通信实现,再按照确定RAU小区覆盖距离和确定车载天线数量两个方面来设计。本系统是地面管理单元(110)、地面接入管理单元(120)和光波长管理单元(130)依次连接,车载接入控制单元(210)和车载控制单元(220)连接,地面接入管理单元(120)与车载接入控制单元(210)连接。本发明用适度增加车载通信系统复杂度来降低地面通信系统的复杂度,其所表现出来成本优势和性能优势效果将更加明显。

    反谐振空芯波导光热光谱气体传感器

    公开(公告)号:CN119470279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1573679.3

    申请日:2024-11-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反谐振空芯波导光热光谱气体传感器,涉及光学气体传感器。本发明包括泵浦激光(1)、探测激光(2)、输入光纤(3)、空芯反谐振光纤(4)、输出光纤(5)和光电探测器(6);泵浦激光(1)和探测激光(2)经耦合器合束并经输入光纤(3)耦合至空芯反谐振光纤(4)的空气芯中;输入光纤(3)、空芯反谐振光纤(4)、输出光纤(5)和光电探测器(6)依次连接;所述的空芯反谐振光纤(4)包括波导气室(4‑0)、气体入口(4‑1)和气体出口(4‑2)。本发明利用反谐振反射光波导机理实现光相位解调,无需外部干涉相位解调结构,系统简单,成本低,响应速度快。

    一种时变大气湍流算法及其激光传输模拟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8233327A

    公开(公告)日:2024-06-21

    申请号:CN202410098238.6

    申请日:2024-01-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时变大气湍流算法及其激光传输模拟系统,涉及空间光调制技术领域。本发明是通过激光光束在自由空间静态传输系统中引入时变大气湍流算法生成的时变大气湍流模型,使模拟更符合真实大气湍流的变化情况。本系统包括依次交互的激光器、扩束准直透镜、偏振片、第1空间光调制器、第2空间光调制器、透镜、接收器和处理器;第1空间光调制器内加载有涡旋光束图;第2空间光调制器内加载有时变大气湍流相位屏。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下列优点和积极效果:①时变大气湍流模拟更接近真实大气湍流变化情况;②激光光束在时变大气湍流中传输的模拟系统为后续的光通信的校正和检测提供了更好的研究基础;③系统结构简单,易于实现。

    一种多尺度特征优化的遥感影像分割模型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154868A

    公开(公告)日:2024-06-07

    申请号:CN202410272189.3

    申请日:2024-03-11

    Abstract: 一种多尺度特征优化的遥感影像分割模型和方法,分割模型包括数据处理模块、特征提取预处理模块、特征融合分割模块、分割输出模块。数据处理模块是获取公开的语义分割基准数据集并进行预处理;特征提取预处理模块,用于遥感图像的特征提取,重构骨干网络中在其中引入Resnest的分裂注意力网络连接结构,并集成可变形卷积,提高网络对不同尺度遥感影像的特征提取能力,对遥感图像进行特征提取;特征融合分割模块由金字塔池化模块、特征金字塔模块和高效通道注意力机制组成,用于对提取出来的特征进行特征融合;分割输出模块用于处理最后的结果图像。本发明提升了对遥感影像的分割精度,提高了分割效率,提高了遥感影像语义分割的性能表现和应用效果。

    一种适配频率调制的VMD迭代噪声抑制系统及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987731B

    公开(公告)日:2024-04-16

    申请号:CN202211665778.5

    申请日:2022-12-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配频率调制的VMD迭代噪声抑制系统及其方法,涉及调制信号噪声干扰抑制技术领域。本系统包括依次连通的调制模块(1)、波形发生器(2)、可见光发射模块(3)、信号源(0)、可见光接收模块(4)、信号采集器(5)、VMD迭代降噪模块(6)和解调模块(7)。所述的VMD迭代降噪模块(6)是一种将VMD降噪算法与频率调制相结合,并引入相关系数进行判决的模块,VMD迭代噪声抑制算法能够自适应地将噪声频率成分滤除,能有效地抑制频率调制信号噪声干扰问题。本发明解决了频率调制信号在传输过程中噪声干扰问题,可以显著提高信噪比,降低误码率。

    一种复用涡旋光束轨道角动量模式的检测系统及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235146B

    公开(公告)日:2024-03-15

    申请号:CN202111496086.8

    申请日:2021-12-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用涡旋光束轨道角动量模式的检测系统及其方法,涉及光通信技术领域。本系统包括高斯光源、调制装置、产生待测复用涡旋光束装置、产生辅助高斯光束装置、第1检测装置、第1接收装置、第2检测装置和第2接收装置;第1控制器控制第1空间光调制器;第2控制器控制第2空间光调制器和第1接收器,并显示第1检测结果;第3控制器控制第3空间光调制器和第2接收器,并显示第2检测结果。本方法包括①在发射端:②在检测端;③在接收端。本系统简单而又高效地实现复用涡旋光束高阶OAM模式的检测;本系统的结构简单,易于实现;本发明适用于光学微操作、光学成像、光通信和量子信息研究领域提供对复用涡旋光束OAM模式的检测。

    基于多径利用的单站式非视距无人机定位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7192527A

    公开(公告)日:2023-12-08

    申请号:CN202310907748.9

    申请日:2023-07-2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多径利用的单站式非视距无人机定位方法及系统,包括:S1:将雷达探测装置放置在建筑第一墙面的外侧,将无人机放置在建筑第二墙面的外侧,令无人机位于雷达探测装置的非视距区域;S2:设置位置信息,通过雷达探测装置重复获取无人机的回波信号;S3:对回波信号中的回波时延进行视距时延剔除,获得非视距时延;S4:通过位置信息和非视距时延,计算获得无人机的真实位置。本发明通过功率加权将回波信号中的回波时延进行视距时延剔除,可以将视距范围内的虚假无人机目标进行剔除,获得真实非视距无人机目标产生的非视距时延,最后通过建筑布局和雷达位置进行无人机真实位置的解算,实现对非视距无人机目标的真实位置的精确估计。

    一种级联式空芯光纤干涉传感器及其制作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16718286A

    公开(公告)日:2023-09-08

    申请号:CN202310640229.0

    申请日:2023-06-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级联式空芯光纤干涉传感器及其制作工艺,涉及空芯光纤测量技术领域。本级联式空芯光纤干涉传感器包括依次连接的宽带光源(1)、第1光纤跳线(2)、第1单模光纤(3)、第1熔接点(4)、第1反谐振布拉格空芯光纤(5)、第2熔接点(6)、第2单模光纤(7)、第3熔接点(8)、第2反谐振布拉格空芯光纤(9)、第4熔接点(10)、第3单模光纤(11)、第2光纤跳线(12)和光谱仪(13)。与现有技术相比,①本发明提供的集成光纤法布里‑珀罗干涉结构和高精细度反谐振效应的光纤温度传感结构,从而可实现大动态范围测量和温度校准作用。②本发明提供的反谐振空芯光纤,从而可实现微型化尺寸的光纤温度传感器。

    OAM复用光束动态传输模拟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2614415B

    公开(公告)日:2022-06-07

    申请号:CN202011559826.3

    申请日:2020-12-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OAM复用光束动态传输模拟系统,涉及涡旋光束在动态大气湍流下的持续传输模拟技术。本系统包括依次连通的光源(10)、调制OAM光束(20)、OAM模式复用(30)、动态大气湍流模拟装置(40)和接收解调装置(5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下列优点和积极效果:①在OAM复用传输系统中引入了一种动态大气湍流模型,可以更加真实地模拟自由空间复用涡旋光束动态传输;②能进一步提升涡旋光通信仿真系统的有效性,针对不同强度地大气湍流,更加科学地分析和设计相应的恢复补偿算法;③在动态大气湍流模型里展开实验有利于推动复用涡旋光通信从实验过渡到工业使用,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④结构简单,易于实现。

    二维光子晶体平板、设计方法及利用此平板的光器件

    公开(公告)号:CN111308582B

    公开(公告)日:2021-10-01

    申请号:CN202010151013.4

    申请日:2020-03-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二维光子晶体平板、设计方法以及利用此平板的光器件。所述二维光子晶体平板包括上包层、下包层和位于所述上包层和所述下包层之间的二维光子晶体核心层。二维光子晶体核心层为有限高的二维光子晶体。所述二维光子晶体平板具有完全光子带隙,其位于上包层和下包层所确定的包层光线以及二维光子晶体平板的类TE模式的最低阶光子能带曲线下方并位于类TM模式的最低阶光子能带曲线上方,并且所述有限高的二维光子晶体所对应的无限高理想二维光子晶体在TM模式的最低阶能带曲线与第二低阶能带曲线之间具有TM偏振态的光子带隙。所述二维光子晶体平板可以在最大折射率比较低的情况下形成完全光子带隙。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