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却系统和车辆
    2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3561979B

    公开(公告)日:2015-10-21

    申请号:CN201280025702.4

    申请日:2012-05-22

    Abstract: 一种冷却系统(1)包括:压缩机(12);第一热交换器(14);膨胀阀(16);第二热交换器(18);管道,该管道连接这些部件并使致冷剂循环通过这些部件;冷却单元(30),该冷却单元设置在第一热交换器(14)与膨胀阀(16)之间的管道中并用致冷剂冷却发热源(31);和将第一通路(21)与第二通路(36)连通的连接通路,第一通路(21)是在压缩机(12)与热交换器(14)之间的管道,第二通路(36)是在冷却单元(30)与膨胀阀(16)之间的管道。第一热交换器(14)配置在比冷却单元(30)高的位置,并且管道配置成使得由第一热交换器(14)冷凝的致冷剂在重力作用下流入冷却单元(30)。

    冷却装置和冷却装置的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906983A

    公开(公告)日:2014-07-02

    申请号:CN201180074312.1

    申请日:2011-10-21

    Abstract: 提供可得到与来自发热源的发热量相适应的冷却性能的冷却装置。冷却HV设备(31)的冷却装置(1)具备:压缩机(12),其用于使制冷剂循环;热交换器(14),其在制冷剂和大气之间进行热交换;膨胀阀(16),其对制冷剂进行减压;热交换器(18),其在制冷剂和空调用空气之间进行热交换;冷却部(30),其设置于在热交换器(14)和膨胀阀(16)之间流动的制冷剂的路径上,使用制冷剂来冷却HV设备(31);旁通路径(41),其绕过膨胀阀(16)和热交换器(18);以及切换阀(52),其选择性地切换制冷剂从冷却部(30)朝向膨胀阀(16)的流动、和制冷剂经由旁通路径(41)的流动。

    冷却系统
    2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3429867A

    公开(公告)日:2013-12-04

    申请号:CN201280013299.3

    申请日:2012-03-1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5K7/20881 B60H1/004 B60H2001/00949 F01P9/02

    Abstract: 一种冷却HV设施(31)的冷却系统(1),该冷却系统包括使制冷剂循环的压缩机(12)、使制冷剂冷凝的冷凝器(14)、贮存由冷凝器(14)冷凝的液态的制冷剂的气液分离器(40)、降低制冷剂的压力的膨胀阀(16)、使由膨胀阀(16)降低压力的制冷剂蒸发的蒸发器(18)、制冷剂从气液分离器(40)从中通过流向膨胀阀(16)且被并联设置的第一通道(23)和第二通道(34、36、32),和沿着第二通道设置并且使用制冷剂冷却热源(31)的冷却部分(30)。液态的制冷剂从气液分离器(40)流过第二通道。

    冷却设备
    28.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589212B

    公开(公告)日:2011-10-05

    申请号:CN200880003103.6

    申请日:2008-01-25

    Abstract: 一种冷却设备,其以冷却剂对作为热源的冷却对象进行冷却。所述冷却设备包括冷却回路、电动泵、切换部、以及控制部。通过冷却剂的循环,使得冷却回路中的空气流至放气部分并通过放气部分从冷却回路排出。切换部能够在正常模式与用于将冷却回路中的空气汇集至放气部分的放气模式之间切换电动泵的运转模式。在放气模式期间,控制部能够控制电动泵以便根据允许冷却回路各段中的滞留空气流至放气部分的变化方式来改变电动泵的冷却剂排量。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