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多方向燃料流动的燃料电池

    公开(公告)号:CN1864297A

    公开(公告)日:2006-11-15

    申请号:CN200480028941.0

    申请日:2004-10-01

    Inventor: 加藤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04559 H01M8/04089 H01M8/04753 H01M8/2425

    Abstract: 在不再循环燃料气体供应的非循环型燃料电池组(20)中,控制电路(50)将转换阀装置(41)设置成从高压氢罐(30)以及电池组主体(21)的外部断开的状态,而将其余的转换阀装置(40、42和43)设置成连接状态,以使电池组主体(21)的内部和高压氢罐(30)连接。燃料气体的供应因此经由转换阀装置(40、42和43)被提供到燃料电池组(20)中,并且参加电化学反应。电化学反应之后的含有杂质的气体在连接端口(22)附近累积。控制电路(50)然后将转换阀装置(41)设置成连接状态,以使燃料电池组(20)的内部和外部连接,并且将含有杂质的气体排放到燃料电池组(20)的外部。控制电路(50)依次将转换阀装置(40到43)转换成连接状态,从而防止了含有杂质的气体在任何特定的连接端口附近累积。这种布置令人满意地抑制了燃料电池发电性能的潜在恶化,并且增强了燃料电池的耐用性。

    燃料电池组
    2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0137529A

    公开(公告)日:2019-08-16

    申请号:CN201811589681.4

    申请日:2018-12-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燃料电池组。第一及第三流体沟槽部在膜电极组件与第一和第二分隔件被堆叠的堆叠方向上彼此面对,第二及第四流体沟槽部在堆叠方向上彼此面对,第一和第二冷却剂沟槽部在堆叠方向上彼此面对,且限定公共冷却剂流路,第一流体沟槽部包括宽部,在宽部中,第一流体沟槽部的沟槽宽度被部分地增大,第二流体沟槽部包括窄部,在窄部中,第二流体沟槽部的沟槽宽度被部分地减小,第一流体沟槽部的宽部被接合到第三流体沟槽部,第三流体沟槽部的被接合到第一流体沟槽部的宽部的部分的沟槽宽度大于第一流体沟槽部中的除了第一流体沟槽部的宽部之外的部分的沟槽宽度,且第一流体沟槽部的宽部通过第一冷却剂沟槽部与第二流体沟槽部的窄部相邻。

    燃料电池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918694B

    公开(公告)日:2015-04-15

    申请号:CN201180025687.9

    申请日:2011-05-25

    Abstract: 燃料电池系统(100)包括累计电流值测量单元(21)。累计电流值测量单元(21)通过在在负电压电池(11)的阳极中通过水分解反应产生氧气期间对燃料电池(10)输出的电流进行时间积分测量累计电流值。控制单元(20)使用氧气生成期间的累计电流值和阳极中的氧气消耗速度之间的第一对应关系和氧气生成期间的燃料电池(10)的电流密度和阳极中的氧气生成速度之间的第二对应关系来获得电流密度,并且所述控制单元致使燃料电池(10)以比所获得的电流密度低的电流密度输出电力,其中在等于或低于所获得的电流密度的条件下,阳极中的氧气量可以减少。

    具有多方向燃料流动的燃料电池

    公开(公告)号:CN100435397C

    公开(公告)日:2008-11-19

    申请号:CN200480028941.0

    申请日:2004-10-01

    Inventor: 加藤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04559 H01M8/04089 H01M8/04753 H01M8/2425

    Abstract: 在不再循环燃料气体供应的非循环型燃料电池组(20)中,控制电路(50)将转换阀装置(41)设置成从高压氢罐(30)以及电池组主体(21)的外部断开的状态,而将其余的转换阀装置(40、42和43)设置成连接状态,以使电池组主体(21)的内部和高压氢罐(30)连接。燃料气体的供应因此经由转换阀装置(40、42和43)被提供到燃料电池组(20)中,并且参加电化学反应。电化学反应之后的含有杂质的气体在连接端口(22)附近累积。控制电路(50)然后将转换阀装置(41)设置成连接状态,以使燃料电池组(20)的内部和外部连接,并且将含有杂质的气体排放到燃料电池组(20)的外部。控制电路(50)依次将转换阀装置(40到43)转换成连接状态,从而防止了含有杂质的气体在任何特定的连接端口附近累积。这种布置令人满意地抑制了燃料电池发电性能的潜在恶化,并且增强了燃料电池的耐用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