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207799A
公开(公告)日:2021-01-12
申请号:CN202011353317.5
申请日:2020-11-27
Applicant: 北京京能能源技术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 北京京西燃气热电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防爆特种轨道机器人,防爆特种轨道机器人包括第一驱动装置、第二驱动装置和第三驱动装置。第一驱动装置用于固定摄像装置,并带动摄像装置做旋转运动。第一驱动装置设置于第二驱动装置。第二驱动装置设置于第三驱动装置。防爆特种轨道机器人通过第一驱动装置、第二驱动装置和第三驱动装置实现了摄像装置的平行、竖直和转动运动,摄像装置的运动距离和运动角度均增大,则摄像装置的检测范围增大,减少了监控死角。第一驱动装置、第二驱动装置和第三驱动装置均包括防爆壳体。第一驱动装置、第二驱动装置或第三驱动装置发生爆炸或损坏时,防爆壳体有效避免爆炸后的碎片或部件破坏隧道电缆,提高了隧道电缆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2094675A
公开(公告)日:2020-12-18
申请号:CN202010928054.X
申请日:2020-09-07
Applicant: 北京京能能源技术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混合煤,混合煤由塔然高勒矿区精煤和塔然高勒矿区煤矸石组成,所述塔然高勒矿区精煤与所述塔然高勒矿区煤矸石的质量比为(25~35):1。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塔然高勒矿区煤粘温特性的调节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塔然高勒矿区精煤与塔然高勒矿区煤矸石按照(25~35):1的质量比进行混合得到所述的混合煤;将所述混合煤加入气化炉中,在1100℃~1400℃下加热气化,所述混合煤在粘度在3Pa·s~25Pa·s之间时,所述混合煤的温度区间波动范围大于50℃。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塔然高勒矿区煤的气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提供所述的混合煤;将所述混合煤加入气化炉中,在1100℃~1400℃下加热气化,所述混合煤在粘度在3Pa·s~25Pa·s之间时,所述混合煤的温度区间波动范围大于50℃。
-
公开(公告)号:CN113184073B
公开(公告)日:2025-02-07
申请号:CN202110355521.9
申请日:2021-04-01
Applicant: 北京京能能源技术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IPC: B62D57/024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水冷壁管道爬壁机器人。机器人包括第一吸附装置、第一移动装置和第二移动装置。第一吸附装置用于吸附于水冷壁的管壁。第一吸附装置设置于第一移动装置。第一移动装置用于带动第一吸附装置沿第一方向移动第一预设距离。第一方向垂直于水冷壁所在平面。第一移动装置设置于第二移动装置。第二移动装置用于带动第一移动装置和第一吸附装置沿第二方向移动第二预设距离。第二方向垂直于第一方向,且垂直于所述水冷壁延伸的方向。第一移动装置还用于带动第一吸附装置沿第一方向的反向移动第一预设距离。机器人能够带动检测装置在水冷壁的表面移动,提高了水冷壁检测的便捷性,提升了在水冷壁管排间横向移动的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037587A
公开(公告)日:2024-11-29
申请号:CN202411328157.7
申请日:2024-09-24
Applicant: 鄂尔多斯市昊华红庆梁矿业有限公司 , 北京京能能源技术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IPC: B62D57/028 , B62D57/03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行星滚珠丝杠的四轮足机器人,包括机器人本体,所述机器人本体的前后左右两端均设有四条沿着所述机器人本体纵向分布的柱状机器人轮腿,各个所述柱状机器人轮腿均采用行星滚柱丝杠传动机构进行伸缩运动并配合独立受控动作进行行走。本发明采用行星滚柱丝杠传动机构,利用行星滚柱丝杠传动机构传动比准确、传动平稳、承载能力强的优点,同时行星滚珠丝杠还具有自锁能力,能大幅度降低机器人的承载能耗;同时柱状关节腿相比传统双关节串联结构机械腿减少了一节腿部结构,在不降低障碍跨越能力的基础上,降低了机械腿的重量,即降低了机械腿的惯性,提高四足机器人的运动灵活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688834A
公开(公告)日:2024-03-12
申请号:CN202311685231.6
申请日:2023-12-11
Applicant: 北京京能能源技术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6F30/27 , G06F17/18 , G06Q10/20 , G06F111/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水氢氢汽轮发电机线圈绝缘过热故障预警方法,包括S1:归类分析发电机运行数据,建立静态温度模型;S2:采用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算法,寻找适宜的动态温度模型算法;S3:引入静态温度模型输出值与实际值的偏差、线圈层间温度与线圈出水温度极差、线圈层间温度与线圈出水温度上升速率的动态分级判据,形成动态自学习引擎系统;S4:根据历史数据进行模型验证与迭代优化;S5:寻找有温升隐患的机组数据。本发明所述水氢氢汽轮发电机线圈绝缘过热故障预警方法,无需增加发电机温度测点、无需进行发电机温度数据降维分析、无需让使用者进行大量的建模与分析计算,利用发电机运行数据即可完成对发电机线圈过热故障的自动预警。
-
公开(公告)号:CN113716043B
公开(公告)日:2022-04-01
申请号:CN202111158744.2
申请日:2021-09-30
Applicant: 北京京能能源技术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IPC: B64C39/02 , B64D47/08 , G01S13/93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检测无人机,所述检测无人机包括机身主体和防护结构,所述机身主体设置在所述防护结构的内部,在所述防护结构上设置可伸缩组件和开口,所述开口设置在所述机身主体的下方。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检测无人机,防护结构上的开口设置在机身主体的下方,一方面便于机身主体通过开口安装/拆卸在防护结构的内部;另一方面,当检测无人机不使用时,便于检测无人机平稳的放在地面上,不来回滚动。
-
公开(公告)号:CN112230235B
公开(公告)日:2021-12-10
申请号:CN202011018559.9
申请日:2020-09-24
Applicant: 北京京能能源技术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Inventor: 孟超 , 谢正和 , 张博洋 , 梁国杰 , 梅东升 , 冯宝泉 , 蔡来生 , 毛永清 , 郭永红 , 朱迎春 , 陈国伟 , 郭强 , 刘政修 , 赵潇然 , 梁浩 , 赵宁宁 , 段立国 , 王志红 , 武国旺 , 王伟 , 赵永良 , 张超力 , 闫立华 , 彭晓军 , 朱凯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风机叶片定位方法、系统、计算机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所述风机叶片定位方法包括:首先接收风机中三个叶片的叶尖坐标,并得到第一位置坐标、第二位置坐标和第三位置坐标。其次,根据所述第一位置坐标、所述第二位置坐标和所述第三位置坐标确定所述风机中轮毂中心的第四位置坐标。最后,根据所述第四位置坐标、所述第一位置坐标、所述第二位置坐标和所述第三位置坐标确定三个所述叶尖相对于所述轮毂中心的相对坐标。本申请采用上述方法步骤,可实现对风机中三个叶片的叶尖以及轮毂中心进行精确定位,提高定位精度。同时采用相对位置进行无人机巡航路径规划,能够消除采用绝对位置带来的误差,从而可进一步提高定位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3716043A
公开(公告)日:2021-11-30
申请号:CN202111158744.2
申请日:2021-09-30
Applicant: 北京京能能源技术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IPC: B64C39/02 , B64D47/08 , G01S13/93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检测无人机,所述检测无人机包括机身主体和防护结构,所述机身主体设置在所述防护结构的内部,在所述防护结构上设置可伸缩组件和开口,所述开口设置在所述机身主体的下方。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检测无人机,防护结构上的开口设置在机身主体的下方,一方面便于机身主体通过开口安装/拆卸在防护结构的内部;另一方面,当检测无人机不使用时,便于检测无人机平稳的放在地面上,不来回滚动。
-
公开(公告)号:CN113274681A
公开(公告)日:2021-08-20
申请号:CN202110822719.3
申请日:2021-07-21
Applicant: 北京京能能源技术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Inventor: 武国旺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智能轨道机器人系统及其控制方法,智能轨道机器人系统包括轨道、机器人装置、喷射装置,机器人装置具有火灾检测装置,机器人装置以能够沿着轨道运动的方式与轨道连接,喷射装置与机器人装置固定连接,轨道内具有水路结构,水路结构与外部水源连通,喷射装置以能够自动拆装的方式与水路结构连接;本发明简化了机器人装置的部件结构,机器人装置无需负载灭火剂,降低了轨道机器人的负荷,减小了其空间占用体积,还减轻了其自身负重,有利于轨道机器人进行更为机动灵活的移动;本申请中灭火用水由外部水源来源源不断地提供,能够充分满足灭火的需求,确保智能轨道机器人系统能够充分灭火,以保障人民群众的人身安全、财产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13184073A
公开(公告)日:2021-07-30
申请号:CN202110355521.9
申请日:2021-04-01
Applicant: 北京京能能源技术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IPC: B62D57/024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水冷壁管道爬壁机器人。机器人包括第一吸附装置、第一移动装置和第二移动装置。第一吸附装置用于吸附于水冷壁的管壁。第一吸附装置设置于第一移动装置。第一移动装置用于带动第一吸附装置沿第一方向移动第一预设距离。第一方向垂直于水冷壁所在平面。第一移动装置设置于第二移动装置。第二移动装置用于带动第一移动装置和第一吸附装置沿第二方向移动第二预设距离。第二方向垂直于第一方向,且垂直于所述水冷壁延伸的方向。第一移动装置还用于带动第一吸附装置沿第一方向的反向移动第一预设距离。机器人能够带动检测装置在水冷壁的表面移动,提高了水冷壁检测的便捷性,提升了在水冷壁管排间横向移动的稳定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