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912444A
公开(公告)日:2019-06-21
申请号:CN201910080769.1
申请日:2019-01-28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IPC: C07C231/06 , C07C233/6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采用无溶剂体系催化苯甲腈水合制备苯甲酰胺的方法,属于催化化学技术领域。所述方法通过向反应容器中加入苯甲腈、水和催化剂搅拌均匀后形成无溶剂体系,将反应容器密封,搅拌至反应完全后结束,冷却,析出终产物为苯甲酰胺。所述方法的产率高,产物选择性优异;原料易得,成本较低,不需另加溶剂,反应结束后将产物析出过滤收集,无需经过任何处理,直接向滤液中补加水即可开始下一轮水合反应,催化剂在所述方法无溶剂体系下能做到均相原位循环,实现连续反应连续生产,具有较高的工业化生产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5879289B
公开(公告)日:2018-09-25
申请号:CN201610258515.0
申请日:2016-04-22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IPC: A62D3/38 , B01J23/22 , A62D101/02 , A62D101/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采用多铌钒氧簇催化氧化降解2‑氯乙基乙基硫醚的方法,属于催化化学领域。该方法是向反应容器中加入2‑氯乙基乙基硫醚、钒帽型多铌钒氧簇催化剂或混配型多铌钒氧簇催化剂、无水甲醇,充分溶解,逐滴加入H2O2水溶液,在搅拌下反应一段时间,完成2‑氯乙基乙基硫醚的催化氧化降解。使得2‑氯乙基乙基硫醚的转化效率和产物选择性较高,且使用的多铌钒氧簇催化剂可连续使用;此外,所述方法条件温和,常温常压即可进行反应。
-
公开(公告)号:CN104280470B
公开(公告)日:2018-08-24
申请号:CN201410453230.3
申请日:2014-09-05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IPC: G01N30/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液相色谱测定LLM‑105生产废水中中间体的方法,属于化学分析领域。所述方法步骤如下:步骤一、分别用液相色谱流动相配制DCP、DMP和ANPZ标准物质的标准溶液;步骤二、将所述LLM‑105生产废水用微孔滤膜过滤除杂,得到液相色谱检测样品;步骤三、对所述标准溶液进行液相色谱分析,绘制标准曲线;步骤四、将所述样品分别用液相色谱分析,对比标准曲线测定LLM‑105生产废水中的中间体。所述方法可准确检测LLM‑105生产废水中微量的中间体有关物质DCP、DMP和ANPZ,定量分析结果的重复性良好,填补了现有技术的缺陷。
-
公开(公告)号:CN107501158A
公开(公告)日:2017-12-22
申请号:CN201710979054.0
申请日:2017-10-19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IPC: C07D209/08 , C07D209/1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D209/08 , C07D209/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钯催化羧酸酯制备吲哚衍生物的方法,属于有机方法学领域。所述方法为(1)芳香羧酸与羟胺类化合物反应生成羧酸酯,再和单取代炔烃反应,经历脱羧、偶联等一系列串联反应步骤,生成2-取代吲哚化合物;(2)羧酸酯和二取代炔烃反应,经历脱羧、偶联、环化等一系列串联步骤,生成2,3-二取代吲哚化合物。本发明所述方法中羧酸原料便宜易得,可以降低其生产成本;实验条件温和,底物普适性强,采用多步串联反应,反应中间体不需分离,简化操作步骤,可应用于企业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05001176A
公开(公告)日:2015-10-28
申请号:CN201510408209.6
申请日:2015-07-13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IPC: C07D263/3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D263/3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本一种2-噁唑啉酮衍生物的制备方法,属于有机合成技术领域。所述制备方法如下:向伯胺中通入二氧化碳,得到氨基甲酸铵盐,然后将氨基甲酸铵盐与催化剂、溶剂、末端炔烃和醛混合,密封后于搅拌下40~120℃反应8~24h,反应完毕,硅胶柱层析分离得到所述一种2-噁唑啉酮衍生物;催化剂为氯化亚铜、溴化亚铜、碘化亚铜、硫氰酸亚铜、三氟甲磺酸铜、氧化亚铜、硫酸铜、硝酸铜或醋酸铜;溶剂为甲醇、乙醇、乙二醇、二乙二醇、异丙醇或N,N-二甲基甲酰胺。所述制备方法用二氧化碳作为伯胺的保护试剂,同时作为反应物,极大降低了催化剂用量,提高了反应效率,反应在常压下进行,不需要无氧操作,简便安全,原料廉价易得。
-
公开(公告)号:CN103480416B
公开(公告)日:2015-02-11
申请号:CN201310437602.9
申请日:2013-09-24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IPC: B01J31/22 , C07C45/38 , C07C47/54 , C07C47/542 , C07C47/575 , C07C47/55 , C07C49/786 , C07C49/78 , C07C205/44 , C07C201/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钯-钒-多金属氧簇单组份三活性中心催化剂、制备方法及应用。本发明提供的单组份双活性中心催化剂具有以下特点:1、制备方法简单、并且催化剂都具有明确的分子结构,利于研究反应机理。2、催化剂具有Pd、钒、多金属氧簇三活性中心,有对醇分子的氧化起到协同催化作用。3、催化剂便于容易分离,经处理后可以多次使用,并且仍能保持良好的催化活性,有利于工业化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04261503A
公开(公告)日:2015-01-07
申请号:CN201410468410.9
申请日:2014-09-15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化工材料研究所
IPC: C02F1/2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2F1/285 , C02F2103/3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TATB生产工艺中硝化反应废水的处理方法,属于化学工艺废水处理技术领域。将TATB硝化反应产生的废水过滤,收集沉淀,洗涤,得到硝化废水;将所述硝化废水加入装填有超高交联吸附树脂的吸附柱,使废水中的苯酚类化合物吸附在树脂上,同时得到流出液,所述流出液即为处理后的硝化废水,并对超高交联吸附树脂进行脱附处理,循环利用。所述硝化反应废水的处理方法在提高废水处理效果的同时实现2,4,6-三硝基间苯三酚和酸液的循环利用,减少污染,降低成本,实现废水治理与资源回收循环利用的有机结合。
-
公开(公告)号:CN104130236A
公开(公告)日:2014-11-05
申请号:CN201410334785.6
申请日:2014-07-15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IPC: C07D317/36 , B01J31/2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D317/36 , B01J31/2217 , B01J2531/0275 , B01J2531/16 , B01J2531/26 , B01J2531/62 , B01J2531/72 , B01J2531/84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常压下催化转化CO2合成环状碳酸酯的方法,属于催化化学领域。所述方法为(1)甘氨酸和氢氧化钠反应得到甘氨酸钠,甘氨酸钠再与含取代基的水杨醛反应得到缩合物,缩合物与过渡金属硝酸盐得到催化剂L(M);(2)环氧化合物在L(M)和助催化剂条件下与CO2反应得到所述的环状碳酸酯。本发明所述方法中制备并使用的催化剂经过简单处理即可进行重复使用,易于回收;且助催化剂的范围得到了扩展。在该催化剂和助催化剂的条件下,合成环状碳酸酯的条件温和,且降低了环境污染。
-
公开(公告)号:CN104119232A
公开(公告)日:2014-10-29
申请号:CN201410367070.0
申请日:2014-07-29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IPC: C07C211/35 , C07C211/38 , C07C209/00 , C07C213/08 , C07C215/12 , C07D295/027 , C07D295/088 , C07D295/023 , C07D487/18 , B01J31/18 , B01J31/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金属氧簇有机胺盐及制备方法,属于无机多金属氧簇的化学技术领域。所述多金属氧簇有机胺盐的分子式为(Q)mXM12O40,是将有机胺溶液逐滴加到多金属氧簇溶液中,反应一段时间后,离心,洗涤,干燥,重结晶后得到;制备方法简单、便于操作且原料皆可从市场获得,成本低廉;所制备的新型多金属氧簇有机胺盐引入了具有一定空间结构的有机胺阳离子,丰富了阴、阳离子之间的作用力类型进而增强了其作用强度,有助于拓展多金属氧簇催化剂的应用范围,应用前景广泛。
-
公开(公告)号:CN103480416A
公开(公告)日:2014-01-01
申请号:CN201310437602.9
申请日:2013-09-24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IPC: B01J31/22 , C07C45/38 , C07C47/54 , C07C47/542 , C07C47/575 , C07C47/55 , C07C49/786 , C07C49/78 , C07C205/44 , C07C201/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钯-钒-多金属氧簇单组份三活性中心催化剂、制备方法及应用。本发明提供的单组份双活性中心催化剂具有以下特点:1、制备方法简单、并且催化剂都具有明确的分子结构,利于研究反应机理。2、催化剂具有Pd、钒、多金属氧簇三活性中心,有对醇分子的氧化起到协同催化作用。3、催化剂便于容易分离,经处理后可以多次使用,并且仍能保持良好的催化活性,有利于工业化生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