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置变形补偿模块的智能压力机

    公开(公告)号:CN114801302B

    公开(公告)日:2023-03-31

    申请号:CN202210575004.7

    申请日:2022-05-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内置变形补偿模块的智能压力机,属于压力机领域,其包括压力机主体、变形补偿模块和控制模块,其中压力机主体用于对待成形样品进行成形处理;变形补偿模块中激光发射器与光纤传感器连接用于向其发射脉冲信号,光纤传感器布置在压力机主体的预紧拉杆上并产生反射光信号,光信号处理器用于处理反射光信号以测得预紧拉杆的应变信息;控制模块用于根据应变信息获得压力机主体中上滑块的实际下压量,进而对机身变形进行补偿。本发明通过获得上滑块的实际下压量以对机身变形进行补偿,能够有效解决现有液压机在工作过程中受力和冲击载荷使得机身变形、预紧拉杆预紧力变化导致滑块行程测量精度不足的问题。

    一种高强度高塑性多相高熵合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821145A

    公开(公告)日:2023-03-21

    申请号:CN202211446648.2

    申请日:2022-11-1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高熵合金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高强度高塑性多相高熵合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高熵合金材料化学组成为FeaCubNicBedVx,其中10≤a≤35,5≤b≤35,10≤c≤35,10≤d≤35,5≤x≤20;且a+b+c+d+x=100。本发明通过添加V元素形成高熵合金体系Fe‑Cu‑Ni‑Be‑V,改变钒元素和其他元素的比例,获得兼具强度和塑性的高熵合金。通过改变钒元素与其他元素的含量,调控高熵合金中金属间化合物的生成倾向,获得具有不同基体相组织的合金,从而控制高熵合金的强度和塑性,最终在提高高熵合金的强度的同时保留较大塑性。

    一种冷作模具钢真空气淬工艺参数的确定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652036A

    公开(公告)日:2023-01-31

    申请号:CN202211358186.9

    申请日:2022-11-0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冷作模具钢真空气淬工艺参数的确定方法。技术方案是:确定真空气淬过程中的淬火温度、保温时间、气淬压力、等温温度和等温时间等工艺参数及范围,按每个工艺参数和及各自的3个水平值,建立L18(35)正交试验表。以18根同批次生产的冷作模具钢为原始试样,对每根原始试样分别按照各自对应的正交试验方案进行真空气淬,再切成室温冲击试验试样,测得每组所述试样的冲击韧度αki。建立18组正交试验方案中第i组正交试验方案的冲击韧度αki的回归方程,最后将得到的冷作模具钢冲击韧度最大值所对应的等温气淬的工艺参数为确定冷作模具钢的生产中参数的依据。本发明所确定的工艺参数能提高冷作模具钢的性能、尤其是冲击韧度。

    一种氧化物界面增韧非晶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360272B

    公开(公告)日:2021-10-15

    申请号:CN202010319279.5

    申请日:2020-04-21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非晶合金领域,并具体公开了一种氧化物界面增韧非晶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在含氧环境中对非晶合金粉末进行高能球磨处理,使得非晶合金粉末表面形成非晶态氧化层;S2对表面形成了非晶态氧化层的非晶合金粉末进行热等静压烧结成形,使非晶合金粉末表面形成网络状的非晶态氧化物界面,完成氧化物界面增韧非晶基复合材料的制备。该复合材料中,网络状非晶态氧化物界面将非晶合金粉末分割成微纳米尺度的元胞,氧化物界面既可以有效地促进剪切转变区的形核,避免剪切变形的局域化,同时氧化物界面上金属原子与氧原子强键合作用使得剪切转变区很难通过氧化物界面扩张,实现了非晶基复合材料强度和塑性的协同提高。

    一种氧化物界面增韧非晶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360272A

    公开(公告)日:2020-07-03

    申请号:CN202010319279.5

    申请日:2020-04-21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非晶合金领域,并具体公开了一种氧化物界面增韧非晶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在含氧环境中对非晶合金粉末进行高能球磨处理,使得非晶合金粉末表面形成非晶态氧化层;S2对表面形成了非晶态氧化层的非晶合金粉末进行热等静压烧结成形,使非晶合金粉末表面形成网络状的非晶态氧化物界面,完成氧化物界面增韧非晶基复合材料的制备。该复合材料中,网络状非晶态氧化物界面将非晶合金粉末分割成微纳米尺度的元胞,氧化物界面既可以有效地促进剪切转变区的形核,避免剪切变形的局域化,同时氧化物界面上金属原子与氧原子强键合作用使得剪切转变区很难通过氧化物界面扩张,实现了非晶基复合材料强度和塑性的协同提高。

    微沟槽表面结构的超声辅助柔性滚压成形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0788182A

    公开(公告)日:2020-02-14

    申请号:CN201910975887.9

    申请日:2019-10-15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金属塑性成形领域,公开了微沟槽表面结构的超声辅助柔性滚压成形方法及装置,其中装置包括夹持子装置(1)、压印辊(3)、支承辊(6)及超声振动系统(4),压印辊(3)和支承辊(6)两者能够沿预先设定的轨迹在待处理金属件的表面同步滚动,在超声振动的辅助下,配合对待处理金属件产生挤压作用进而在待处理金属件的表面滚压形成微沟槽;其中,超声振动能够对待处理金属件进行软化,起到辅助作用。本发明通过对装置中各个组件的设置及它们之间相互配合的工作关系等进行改进,利用压印辊和支承辊两者配合在金属板件表面的滚动挤压,使金属板件表面的材料发生连续地弹塑性变形,同时利用超声软化效应降低材料变形抗力。

    一种高压扭转成形模具
    2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9759488A

    公开(公告)日:2019-05-17

    申请号:CN201811630428.9

    申请日:2018-12-29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金属材料塑性成形技术领域,并公开了一种高压扭转成形模具。包括上模板和下模板,所述上模板两端固定设有齿条,所述齿条的下方设有直齿轮,所述直齿轮上设有转轴,所述上模板下方设有上模固定板,所述上模固定板的下方设有上模,所述下模板两端设有支架,所述下模板上还设有下模锥齿轮,所述下模锥齿轮上固定连接有下模固定板,所述下模固定板的上端固定设有下模。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压扭转成形模具,该模具能同时提供轴向下压和径向扭转力,进而能实现保证压力的同时,提供足够大的扭力,以产生轴向压缩和切向剪切的塑性变形,细化材料晶粒,结构简单,易于操作。

    一种适用于成形过程的温度及气氛控制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6466916B

    公开(公告)日:2018-10-30

    申请号:CN201610902639.8

    申请日:2016-10-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成形过程的温度及气氛控制系统,该系统包括定位固定单元、电阻接触加热单元、气体冷却保护单元和温度及图像监测单元,定位固定单元包括结构相同的上模组件和下模组件,电阻接触加热单元包括上电极、下电极和电源,上电极与上模组件中的上模芯组直接接触,下电极与下模组件中的下模芯组直接接触;气体冷却保护单元包括依次相连的储气瓶、进气通道、螺旋气流道和出气通道;温度及图像监测单元包括安装在下模芯组中的红外温度传感器和CCD图像传感器。本发明可实现微成形过程中温度和气氛的快速精确控制,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控制精确等优点。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