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333605A
公开(公告)日:2024-07-12
申请号:CN202410429379.1
申请日:2024-04-10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贵州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Q10/20 , G06Q10/0631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架空输电线路日常巡视计划制定方法,包括根据架空输电线路的健康度和重要度评价结果,按照架空输电线路的风险矩阵确定架空输电线路的管控级别;根据架空输电线路杆塔所处的位置、是否安装有智能终端对架空输电线路杆塔进行分类;根据架空输电线路的管控级别以及架空输电线路分类,制定相应的日常巡视计划,分为人工日常巡视计划、无人机日常巡视计划及智能终端日常巡视计划;解决了现有技术针对输电线路日常巡视存在的计划制定过程复杂、耗时较长,无法及时响应线路运行状况的变化,以及巡视资源分配不合理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294985A
公开(公告)日:2024-07-05
申请号:CN202410422883.9
申请日:2024-04-09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贵州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北斗的输电铁塔摆动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步骤1、在北斗基站30km范围内选取铁塔,在铁塔上部和下部分别安装基于北斗的铁塔姿态监测装置,通过监测装置实时获取铁塔的倾斜、位移、振动及监测点坐标;步骤2、通过RTK载波差分定位技术对采集的数据进行预处理;步骤3、基于北斗短报文通信技术将数据传输至监控中心;步骤4、进行铁塔摆幅计算,计算铁塔倾斜度γ;步骤5、通过铁塔倾斜度γ判断铁塔是否发生摆动;解决了现有技术对输电铁塔摆动监测在环境因素如大风、地震等可能对监测设备产生干扰,导致监测数据失真等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174779A
公开(公告)日:2024-06-11
申请号:CN202410422811.4
申请日:2024-04-09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贵州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H04B7/185 , H04L41/0631 , H04L41/0681 , H04L41/12 , H04L69/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北斗的能源时空服务系统及实现方法,包括北斗终端管理模块,分别与北斗终端以及北斗数据处理模块连接,负责接收来自北斗终端的原始数据,并将数据传输至北斗数据处理模块;北斗数据处理模块用于对接收到的原始数据进行解析和处理,得到北斗终端的实时位置和状态信息,且分别与告警模块和数据管理模块通信连接;告警模块用于将数据处理结果绘制为图形,并将异常状态生成为告警信息进行展示,与数据管理模块进行通信连接;数据管理模块用于存储和管理北斗终端的历史数据和实时数据;当前能源领域北斗终端数量繁杂,应用类型多样,终端管理较为混乱,终端数据分析利用率低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994467A
公开(公告)日:2024-05-07
申请号:CN202311805047.0
申请日:2023-12-26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贵州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气设备虚拟安全围栏绘制方法,包含:采集电气设备和周围环境的三维数据,并对采集的数据进行预处理;使用预处理后的数据构建三维模型,并对关键特征进行标识;明确定义电气设备的安全工作要求;使用三维模型和安全要求数据,分析电气设备周围的区域,确定需要绘制安全围栏的位置;运用路径规划算法,确定围栏的轮廓;运用绘制工具和绘制材料对围栏进行绘制;实时监测围栏的状态,分析监控数据,自动检测安全问题,并提供实时通知或警报;收集实际使用中的数据,基于反馈数据,自动进行围栏调整;本发明通过实时监测围栏的状态并分析监控数据,可以快速检测到任何潜在的安全问题,从而提高了系统的适应性和灵活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770568A
公开(公告)日:2024-03-29
申请号:CN202311807606.1
申请日:2023-12-26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贵州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北斗定位的头盔及安全系统,北斗系统,用于获取作业人员的操作信息;摄像系统,用于记录作业人员的工作步骤;智能学习系统,用于构建人工智能模型,以学习作业人员的操作信息和工作步骤之间的关系;语音提醒系统,连接智能学习系统,用于将作业人员的操作信息输入构建的人工智能模型,输出作业人员的工作步骤,同时用语音提醒作业人员当前的工作步骤;智能监督系统,连接智能学习系统,用于将作业人员的操作信息输入构建的人工智能模型,输出作业人员的工作步骤,并与上个输出的工作步骤作比较,判断是否有遗漏或重复的工作步骤;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人工智能模型由于数据噪声而导致的精度差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761577A
公开(公告)日:2024-03-26
申请号:CN202311805049.X
申请日:2023-12-26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贵州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北斗的接地线挂接状态分析及异常预警方法,所述方便包含以下步骤:基于北斗卫星和传感器网络收集接地线挂接点的实时参数;对接收到的实时参数进行处理和分析,基于深度学习算法建立接地线的基准模型;设定阈值和预警规则,比较实时数据与基准模型的差异;持续监控接地线的状态和参数变化;监测到接地线挂接状态异常或超过设定的阈值,触发预警规则,通过北斗卫星通信进行交互,向相关人员发送警报通知,并采取紧急措施;对触发的预警事件和应急响应进行记录,并生成分析报告;可以提高安全性,减少潜在风险,保护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17705014A
公开(公告)日:2024-03-15
申请号:CN202311814683.X
申请日:2023-12-27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贵州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北斗定位的悬垂绝缘子偏斜实时监测方法,包括:步骤1、在电力线上加装北斗监测设备,实时获取电力线上离散点的三维空间位置;步骤2、基于电力线上离散点的实时位置,采用双多项式方程进行曲线拟合,得到整体电力线空间曲线方程;步骤3、基于连续电力线空间曲线方程求解曲线交点,通过水平交点、高差交点距离进行质量检查,确定下挂点坐标;步骤4、结合悬垂绝缘子串上挂点固定位置,基于下挂点平面坐标与高程位置实时计算悬垂绝缘子倾斜值;解决了现有悬垂绝缘子偏斜检测困难、偏斜程度需要现场使用测量仪器进行测量、无法获取到悬垂绝缘子偏斜极限程度的技术难题。
-
公开(公告)号:CN116680904A
公开(公告)日:2023-09-01
申请号:CN202310651397.X
申请日:2023-06-02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贵州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nventor: 赵健 , 强爽 , 杨泽伟 , 蔡云 , 周青媛 , 黄隆 , 余江顺 , 邹江 , 犹珀玉 , 陈雨然 , 王迪 , 董鹏 , 余容 , 刘丹丹 , 刘汉婕 , 杨建华 , 吕明 , 邓杰文 , 张国和
IPC: G06F30/20 , G06Q10/04 , G06Q10/20 , G06Q50/06 , G01R31/08 , G01S19/42 , G01S17/86 , G01S17/88 , G01B15/06 , G01L1/24 , G06F111/10 , G06F113/04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针对电网设施的多源动态监测与预警方法,包括建立基于时间排序的历史电网设施的动态受力特征参数库;建立基于时间排序的历史电网设施的动态形变特征参数库;基于时间排序并联合同一时间排序下的受力特征参数与形变特征参数以构建动态受力形变模型;通过获取当前时刻下的目标电网设施的受力特征参数,并根据动态受力形变模型判断当前时刻下的受力特征参数对应的目标输电设备的形变特征参数以提供对电网设施微损情况下进行相应的加固措施的评判依据。本发明通过选取研究灾地质本体及电网设施现场的力学相关的这一基础数据变化特征,使得预警综合囊括了各种地质灾害,最终获得智能预警模型更加精确而及时。
-
公开(公告)号:CN116009585A
公开(公告)日:2023-04-25
申请号:CN202211707566.9
申请日:2022-12-28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贵州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5D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输电线路多旋翼无人机精细化巡视航线提取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步骤1、获取已分类的输电线路激光点云数据和杆塔文件;步骤2、根据已分类的输电线路激光点云数据和杆塔文件,从小号侧往大号侧依次确定每个杆塔的空间坐标系;步骤3、提取杆塔关键点坐标;步骤4、确定无人机拍摄点位置;步骤5、面向大号侧先右后左,从上至下,先小号侧后大号侧,根据步骤4中获取的拍摄点位置,固化作业拍摄点,建立标准化航线库;解决了无人机精细化巡视航线规划效率低以及准确性差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5095589B
公开(公告)日:2018-07-03
申请号:CN201510483726.X
申请日:2015-08-10
Applicant: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贵州电力设计研究院
IPC: G06F17/5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山区电网风区分布图绘制方法,它包括:步骤1、数据采集;步骤2、数据处理;步骤3、数据分析;步骤4、构建风区计算模型;步骤5、风区划分;步骤6、风区分布图汇制等步骤,最终得到能够反映山区瞬时最大风速各重现期分布图,既能指导线路设计,根据瞬时最大风速风区等级进行因地制宜的设计引流风偏,节约工程造价,也能指导在输电线路进行建设或改造时选择出最安全、经济的线路走向和预防“风偏”事故的设计,解决了现有技术的风区分布图绘制方法不能满足高原山区地区“风偏”事故防治工作的需要;现有技术风区分布图缺乏常年的数据收集、采集统计、建模比较的论证,缺乏理论支撑等技术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