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602708A
公开(公告)日:2019-04-12
申请号:CN201910072360.5
申请日:2019-01-25
Applicant: 南京中医药大学
IPC: A61K9/14 , A61K47/36 , A61K47/26 , A61K31/12 , A61P29/00 , A61P39/06 , A61P35/00 , A61P3/06 , A61P25/00 , A61P31/12 , A61P31/04 , A61P3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定型姜黄素的固体分散体及其制备方法,该固体分散体是由姜黄素和壳寡糖所制成,且姜黄素分子在该分散体中以无定型形式存在。其主要是采用球磨法或溶剂蒸发法所制成。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将姜黄素与壳寡糖联合应用制备成无定型固体分散体,该固体分散体无需使用聚合物载体和表面活性剂,制备方法操作简单,成本低廉,重现性好,易于实现,适合工业化生产。本发明解决了现有姜黄素溶解度差的问题,为以后解决BCS IV药物的生物利用度的问题提供了新思路。
-
公开(公告)号:CN104173568A
公开(公告)日:2014-12-03
申请号:CN201410446080.3
申请日:2014-09-03
Applicant: 南京中医药大学
IPC: A61K36/804 , A61P3/10 , A61P9/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防治糖尿病及其血管病变的药物有效部位配伍组合物,它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生地、山茱萸有效部位制备而成:生地总环烯醚萜苷提取物2-3份、山茱萸总环烯醚萜苷提取物3-5份、山茱萸总三萜酸提取物0.5-1.5份。该组合物经STZ致C57BL/6小鼠糖尿病模型的研究结果表明,该组合物能够明显改善糖尿病小鼠“三多一少”症状,降低血糖值,增加胰岛素的分泌,降低血清肌酐、尿素氮、AGEs水平,增加尿肌酐和减少尿蛋白的排出,改善胰腺、肾脏、睾丸、心脏病理变化。表明该组合物具有降血糖及抗糖尿病血管病变的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03446234A
公开(公告)日:2013-12-18
申请号:CN201310423369.9
申请日:2013-09-17
Applicant: 南京中医药大学
IPC: A61K36/537 , A61K9/107 , A61P7/02 , A61P9/10
Abstract: 多元多相丹参固体自微乳、其在制备药物中的应用及其制备方法。固体自微乳组合物由丹参多组分提取物、乳化剂、助乳化剂、油相、固体吸附剂组成,各组分的重量比是:丹参多组分提取物:0.1~10g,乳化剂:10~30g,助乳化剂:5~20g,油相:10~30g,固体吸附剂:20~50g。本发明在一种制剂中同时载入了丹参内两种组分(丹参总酮,丹参酚酸类)并提高了丹参内多种成分的体内吸收;本发明可以增加自微乳制剂的稳定性并大大减少表面活性剂的用量,同时提高丹参多组分提取物的生物利用度。
-
公开(公告)号:CN102824463A
公开(公告)日:2012-12-19
申请号:CN201210357812.2
申请日:2012-09-24
Applicant: 南京中医药大学
IPC: A61K36/804 , A61P3/10 , A61P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类中药提取物,该提取物分为:生地山茱萸分煎水提液水提物,生地山茱萸合煎水提液水提物,生地、山茱萸分煎和合煎水提液物含药血清,生地有效部位——环烯醚帖苷、寡糖、多糖与山茱萸有效部位——环烯醚帖苷、多糖、三萜酸,及6个有效部位的正交配伍组合。其中有效部位含量分别为:生地环烯醚萜苷部位中梓醇含量为1.91%,多糖纯度为68.52%;山茱萸环烯醚萜苷部位中两苷含量为44.8%等。以体外AGEs生成模型为研究对象,对该类中药提取物进行较为系统的筛选研究,结果表明,该类中药提取物可显著抑制体外糖基化产物——果糖胺(前期)和AGEs(晚期)的生成,因此本发明为中医临床应用生地、山茱萸治疗糖尿病肾病等血管病变提供实验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02225153A
公开(公告)日:2011-10-26
申请号:CN201110155223.1
申请日:2011-06-10
Applicant: 南京中医药大学
IPC: A61K36/8969 , A61P37/02 , A61K35/32 , A61K35/6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中药组合物,它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水牛角12~30份,生地黄9~15份,白花蛇舌草10~30份,漏芦5~10份,牡丹皮6~12份,赤芍6~12份,炙僵蚕5~10份,秦艽3~10份,青风藤6~15份,制黄精9~15份,炒白术6~12份,陈皮3~9份。本发明还公开了上述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具有清热解毒、凉血化瘀、滋养阴液、扶正祛邪功效,可以缓解红斑狼疮病人发热(体温38℃以下)、皮损、关节痛、脱发、雷诺氏现象、光过敏、月经不调、口干、盗汗等症状,恢复血常规及主要免疫学指标的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02204990A
公开(公告)日:2011-10-05
申请号:CN201110128929.9
申请日:2011-05-18
Applicant: 南京中医药大学
IPC: A61K36/804 , A61P3/10 , A61P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药对提取物,该提取物由生地和山茱萸按重量比2:1提取制得,其制备方法为:(1)称取生地和山茱萸,按重量比2:1混匀,用药材量的8~12倍量蒸馏水提取2~3次,每次1~2小时;(2)将上述药对水提液用纱布过滤,滤液离心,合并上清液,用旋转蒸发浓缩、水浴蒸干、减压干燥至恒重,制得药对提取物浸膏。该浸膏得率为71.9%,浸膏中总环烯醚萜苷含量为12.48%。经药理试验结果表明该提取物有降糖作用,具有保护血管,改善血管内外因子水平,在保护肾脏、心脏方面作用独特。因此本发明提供的药对提取物可作为制备降糖及保护糖尿病血管病变的药物。
-
公开(公告)号:CN101797293B
公开(公告)日:2011-08-31
申请号:CN201010147054.2
申请日:2010-04-15
Applicant: 南京中医药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中药枕芯,通过芳香透达,舒筋活络,活血化瘀,行气止痛达到治疗颈椎病之目的,为了达到这个目地,采用如下技术方案:用于治疗颈椎病的中药枕芯,它所含的活性成分由下列重量份原料配比制备而成:葛根60-120份、薄荷60-120份、桑枝10-50份、桂枝10-50份、当归40-80份、透骨草40-80份、红花40-80份、威灵仙40-80份、钩藤40-80份,并采用了相应的制备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1721572B
公开(公告)日:2011-05-25
申请号:CN200910264139.6
申请日:2009-12-30
Applicant: 南京中医药大学
Abstract: 一种治疗出血性中风的中药复方制剂,它是由大黄、水牛角、赤芍、丹皮、生地、广地龙、参三七、石菖蒲为原料,按重量比例配制而成。本复方制剂为汤剂、合剂、口服液、颗粒剂及注射剂。本发明根据周仲瑛教授长期的临床实践,提出瘀热阻窍、络损血溢为出血性中风急性期的基本病机。为此确立凉血通瘀法,由于瘀热阻窍与阳明通降失司有关,故凉血散瘀又以通降为要。故采用凉血化瘀、通腑泄热之品,用于治疗出血性中风的药物。
-
公开(公告)号:CN101721572A
公开(公告)日:2010-06-09
申请号:CN200910264139.6
申请日:2009-12-30
Applicant: 南京中医药大学
Abstract: 一种治疗出血性中风的中药复方制剂,它是由大黄、水牛角、赤芍、丹皮、生地、广地龙、参三七、石菖蒲为原料,按重量比例配制而成。本复方制剂为汤剂、合剂、口服液、颗粒剂及注射剂。本发明根据周仲瑛教授长期的临床实践,提出瘀热阻窍、络损血溢为出血性中风急性期的基本病机。为此确立凉血通瘀法,由于瘀热阻窍与阳明通降失司有关,故凉血散瘀又以通降为要。故采用凉血化瘀、通腑泄热之品,用于治疗出血性中风的药物。
-
公开(公告)号:CN101596205A
公开(公告)日:2009-12-09
申请号:CN200910181756.X
申请日:2009-07-23
Applicant: 南京中医药大学
IPC: A61K31/7072 , A61K31/522 , A61K31/513 , A61P29/00 , A61K35/5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抗炎药物组合物,包括按质量份计的下述组分:次黄嘌呤5-30份,黄嘌呤5-15份,胸腺嘧啶20-40份,尿嘧啶10-15份,尿苷4-10份,该抗炎药物组合物具有明显的抑制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和小鼠棉球肉芽肿的活性,本发明同时提供从中药河蚌肉中提取分离该抗炎药物组合物的方法。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