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511919A
公开(公告)日:2024-02-06
申请号:CN202311483584.8
申请日:2023-11-08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油莎豆固态发酵生产纳豆激酶的方法,利用油莎豆作为唯一基质,将纳豆激酶生产菌接种于该固体培养基上生产纳豆激酶,包括清洗、粉碎、浸泡、灭菌、接种、发酵、浸提等工艺。发酵过程中控制温度在30‑40℃,湿度在60‑80%,培养基厚度在1‑5 cm,发酵16‑32 h,纳豆激酶的产酶量达到8628.3 IU/g。与使用大豆为原料的传统发酵方法相比,油莎豆发酵过程中产生的氨味低,生产的纳豆激酶更容易被接受。本发明利用油莎豆固态发酵生产纳豆激酶,简化了发酵过程,降低了纳豆激酶的生产成本,为纳豆激酶的生产的提供了新方法,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4854661B
公开(公告)日:2024-01-30
申请号:CN202210614119.2
申请日:2022-06-01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菌共培养体系利用混糖原料生产L‑鸟氨酸的方法,以鸟氨酸高产菌株Corynebacteriumglutamicum jp‑07092为出发菌株构建木糖利用菌株Corynebacterium glutamicum GX01和阿拉伯糖利用菌株Corynebacterium glutamicum GA01;利用双菌共培养体系发酵生产L‑鸟氨酸。本发明方法可以利用木糖和阿拉伯糖,使其能够生产鸟氨酸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只能利用单一葡萄糖而造成的发酵成本高的问题;通过双菌共培养体系的构建,可实现谷氨酸棒杆菌利用木糖、阿拉伯糖、葡萄糖的复杂碳源生产鸟氨酸,减少了环(56)对比文件李燕军;赵岩;黄龙辉;李娟;谢希贤;陈宁.微生物同步利用葡萄糖和木糖代谢工程概述.发酵科技通讯.2017,(第01期),第54-59页.
-
公开(公告)号:CN113897410B
公开(公告)日:2023-10-03
申请号:CN202111078090.2
申请日:2021-09-15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利用里氏木霉与地衣芽孢杆菌一体化生物加工制备杆菌肽的方法,包括纤维素分解和产杆菌肽两个阶段。在产杆菌肽阶段,由于这两株菌的生长周期与生长条件各不相同,通常难以兼容。因此本发明采用一体化生物加工的工艺,通过调整温度、pH、培养基成分、转速等发酵条件同时满足两者的生长需求,有效解决了里氏木霉与地衣芽孢杆菌进行共发酵时难以相互兼容的关键问题,提高了豆渣中纤维素和蛋白质的利用效率。本发明方法与其他发酵方法相比,明显地缩短发酵周期;在培养基成分方面,充分利用豆渣为粗原料降低生产成本,减少豆制品加工的环境污染。
-
公开(公告)号:CN115404227A
公开(公告)日:2022-11-29
申请号:CN202211162541.5
申请日:2022-09-22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火麻籽粕固态发酵生产纳豆激酶的方法,利用火麻籽粕作为唯一基质,将纳豆激酶生产菌接种于该固体培养基上,控制温度在30‑40℃,湿度在60‑80℃,发酵16‑24 h,纳豆激酶的产酶量达到9592.8IU/g。本发明利用榨油废弃物火麻籽粕作为唯一发酵基质,极大地降低了纳豆激酶生产成本,简化了发酵过程,同时实现了火麻籽粕的高价值利用。火麻籽清香味很好地中和了纳豆激酶发酵过程中产生的氨味,使纳豆激酶更易被接受。该方法是首次使用火麻籽粕固态发酵生产纳豆激酶,为纳豆激酶的生产的提供了新方法,具有广阔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3005043B
公开(公告)日:2022-06-03
申请号:CN202110340840.2
申请日:2021-03-30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丁酸液态发酵紫红曲霉的方法。发酵培养基为豆渣10~50 g/L,硫酸铵10~30 g/L,磷酸二氢钾1~10 g/L,氯化钾0.1~1 g/L,七水合硫酸亚铁0~0.1 g/L,氯化钙0.1~1 g/L,丁酸0.02~0.2 g/L,pH 3~5.5。丁酸可以增强组蛋白乙酰化的水平,催化形成多聚酮的活性分子,有效促进紫红曲霉聚酮体代谢途径生产色素、莫纳克林K等次级代谢产物。本发明方法可以显著提高紫红曲霉色素和莫纳克林K的产量,并且促进紫红曲霉自身分泌纤维素酶和蛋白酶,可有效分解豆渣,实现废弃资源再利用,有效降低生产成本,兼具环保和经济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8410782B
公开(公告)日:2022-04-22
申请号:CN201810513826.6
申请日:2018-05-25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包含废弃豆腐黄浆水和废弃豆渣的发酵培养基及其应用,所述每升发酵培养基中包括如下组分:处理后的废弃豆腐黄浆水500 mL‑1000 mL,终处理的废弃豆渣60~80 g,无机盐为0.25~30 g,pH 6.5‑7.5。本发明采用酶解与陶瓷膜过滤相结合的处理方式处理废弃豆腐黄浆水,可得到蛋白质截留率为78%~85%,总糖透过率为92%~96%;通过处理将废弃豆渣中的大量纤维素水解成为葡萄糖,供谷氨酸棒杆菌发酵中所需的碳源。本发明可以将豆腐黄浆水和豆渣这些生产中的废弃物得以利用,不仅可以降低工业生产的成本、避免了废弃物资源的浪费还可以减少了废弃材料对环境的污染,同时提高了谷氨酸棒杆菌的生物量及L‑鸟氨酸的产量。
-
公开(公告)号:CN108271785B
公开(公告)日:2021-08-06
申请号:CN201810088052.7
申请日:2018-01-30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豆腐黄水发酵生产的生物农药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生物农药是由微生物利用豆腐黄浆水作为发酵原料发酵得到的,发酵产物中含有γ‑聚谷氨酸和抗菌肽。所述生物农药对植物病原性真菌有明显的抑菌效果。取豆腐生产中沥出的黄浆水,调节豆腐黄浆水的pH=6.5~7.5;将微生物种子液按2%~10%(V/V)的接种量接入豆腐黄浆水中,发酵温度25℃~40℃,好氧发酵20 h~72 h;发酵产物中含有γ‑聚谷氨酸和抗菌肽作为生物农药。本发明方法可以充分回收利用废弃物豆腐黄浆水,综合利用,减少环境污染,同时变废为宝,提高经济效益;利用豆腐黄浆水粗原料降低成本,能耗低,污染小,生产效率高,工艺简单,操作方便。
-
公开(公告)号:CN108719991A
公开(公告)日:2018-11-02
申请号:CN201810580212.X
申请日:2018-06-07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豆渣和豆腐黄浆水制备含有纳豆菌的红曲的方法,将红曲接种到红曲液态培养基中进行菌种扩培,30-33℃下培养50~92 h后作为红曲液态种;将纳豆菌接种到纳豆液态培养基中进行菌种扩培,30-35℃下培养10~60 h后作为纳豆菌液态种;将红曲液态种接种到固体培养基中进行发酵,30-33℃下培养4-6天,然后转入18-25℃下培养10-20天,灭活处理;将纳豆菌液态种接种到灭活处理后的固体培养基中进行二次发酵,发酵结束后经干燥处理得到含有纳豆菌的红曲;所述红曲液态培养基、纳豆液态培养基和固体培养基中均添加有豆渣和豆腐黄浆水。与传统红曲液态培养和纳豆菌液态培养相比,本发明添加豆腐黄浆水和豆渣的培养基可以有效促进洛伐他丁的产量和纳豆激酶酶活。
-
公开(公告)号:CN108676747A
公开(公告)日:2018-10-19
申请号:CN201810505997.4
申请日:2018-05-24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包含红曲废弃菌丝体和玉米粗原料的培养基及其在培养纳豆激酶生产菌中的应用。将发酵产生的红曲废弃菌丝体进行回收,用酸性纤维素酶和复合酶水解成含有还原糖、游离氨基酸和小肽等物质的水解液;再用KOH将水解液pH调制6.5~7.5,最后用中和后的水解液配置纳豆芽孢杆菌发酵培养基。本发明的水解红曲废弃菌丝体和玉米粗原料作为纳豆激酶生产菌发酵原料,为纳豆激酶生产菌提供了丰富的氨基酸碳源,实现了废物再利用,降低了纳豆激酶生产菌培养基的成本;纳豆激酶生产菌在其发酵培养基中生长良好,显著降低了发酵法生产红曲过程中发酵废弃物的处理量,不仅提升了菌体的培养效果,而且大大提高其附加值。
-
公开(公告)号:CN115404227B
公开(公告)日:2025-04-04
申请号:CN202211162541.5
申请日:2022-09-22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火麻籽粕固态发酵生产纳豆激酶的方法,利用火麻籽粕作为唯一基质,将纳豆激酶生产菌接种于该固体培养基上,控制温度在30‑40℃,湿度在60‑80℃,发酵16‑24 h,纳豆激酶的产酶量达到9592.8IU/g。本发明利用榨油废弃物火麻籽粕作为唯一发酵基质,极大地降低了纳豆激酶生产成本,简化了发酵过程,同时实现了火麻籽粕的高价值利用。火麻籽清香味很好地中和了纳豆激酶发酵过程中产生的氨味,使纳豆激酶更易被接受。该方法是首次使用火麻籽粕固态发酵生产纳豆激酶,为纳豆激酶的生产的提供了新方法,具有广阔应用前景。
-
-
-
-
-
-
-
-
-